简述组织环境如何影响劳动力的流动。

题目

简述组织环境如何影响劳动力的流动。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将劳动力流动划分为水平流动和垂直流动的依据是( )。

A.劳动力流动的意愿

B.流入地和流出地的状况对劳动力流动的影响

C.劳动力流动的方向

D.劳动力流动的原动力因素


参考答案:C

第2题:

简述社会环境如何影响个人行为。


正确答案:社会环境从心理角度讲对个人行为的影响,主要指态度,意见,成见,舆论,谣言,群众行为及其他心理的社会情境。社会环境从文化角度讲对个人行为的影响,主要指道德法律,宗教,风俗,时尚及人格的形成等。在上述影响下人作为“社会人”,追求着共同的自下而上需要,共同的生活服务设施,共同的文化,共同的风俗,共同的利益,共同关心的问题。这六方面的追求交错互动,升华为道德,信念,情感的和谐。从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看这种和谐表现为人与自然的和谐,物象文化与心意文化的和谐,人际关系的和谐。人从心理上适应社会环境来实现这种和谐,即是环境优化。

第3题:

简述影响劳动力流动的因素有哪些?


参考答案:(1)自然因素。影响劳动力流动的因素很多,包括气候、土壤、水、矿产资源等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2)教育因素。教育是同一年龄群体内部影响流动性大小的重要因素,教育程度越高,流动的可能性也越大。(3)职业因素职业也是影响劳动力流动性大小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劳动力流动的经济原因中约有1/3的人是为了变动职业,并期望由此获得更高收入或良好的工作环境;职业流动是劳动力供给结构的调整,它是一国产业结构变动的具体反映。(4)成本因素。劳动力流动是劳动力的自主选择行为,流动本身不是目的,而只是一种手段。劳动力通过流动预期得到更高的收入、选择更好或稳定的职业等。

第4题:

简述影响组织绩效的环境因素。


正确答案: (1)企业组织的愿景、目标和战略因素
(2)组织发展规模
(3)组织文化和价值观
(4)企业利益相关者
(5)竞争对手、可比较的绩效标杆

第5题:

简述组织环境如何影响劳动力的流动。


正确答案: 在经济社会学看来,组织本身的规模和特征、它与外界联系的机会和特点都将深刻影响其内部成员的流动决策和流动方向。
1)组织规模深刻影响着劳动者对工作报酬和组织内部机会的预期。
2)劳动者对外部机会的看法也受到组织规模的影响。
3)企业组织规模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工作特点:规模越大,它内部的工作分工越细,因而对劳动者的工作自主性的要求也越低;相反,规模越小,劳动者个人所要承担的工作职能可能越多。

第6题:

你如何看待我国劳动力流动的现状,改善我国劳动力流动机制应采取什么对策。
劳动力流动现状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劳动力流动的规模正在逐步扩大,劳动力从低生产率、低收入部门(农业)向高生产率、高收入区域(城市)和部门(如工业)的转移,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源泉。
就目前来看,在我国劳动力的流动主要有以下四大流向:一是从农村、小城镇向大中城市流动;二是由内地落后城市向沿海发达城市流动;三是由各地传统经济部门向新技术、新产业开发区流动;四是由技术力量雄厚的部门和单位流向技术力量薄弱的部门和单位或技术雄厚部门或单位之间的流动。
流动的范围也将打破各种界限,逐步扩大,由企业内部流动发展到企业之间流动;由省市内部流动发展到省市之间流动;由国内流动发展到国际之间的流动。
1.城乡劳动力流动的主要途径
目前,我国城乡劳动力流动主要包括两种方式,一是,农村劳动力向农村非农产业流动,不实行跨区域流动;二是,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实行跨区域流动。
2.城乡劳动力流动整体现状
城乡劳动力的流动,使得在城市中出现了一个新的群体——农民工。这里所讲的农民工,既包括那些跨地区外出务工的农民,也包括在原籍居住地乡镇企业务工的农民。目前,我国农民工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群体。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结果显示,2006年,农村外出从业人员达1.32亿,占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的25%左右。如果再考虑在本地从事非农产业的8000-9000万农村劳动力,则转移到非农业部门就业的农村劳动力数量在2.1-2.2亿之间,占农村劳动力总资源的40%还多。
3.劳动力流动特点:
(1)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程度和地区之间的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程度均在加强。
(2)社会网络对迁移的重要性进一步加强
(3)省际间流动人口所占比重将持续增长
(4)进城务工人员的职业呈现多元化趋势
(5)劳动力自我预期提高
应采取的对策:
1.城市改革政策
(1)坚定不移地改革城乡分割的户籍管理制度,清除劳动力流动的指导性障碍。改革的难点是剥离户籍制度背后的城市偏向性的各种福利制度,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登记制度。
(2)改革城市住房制度,加快建立面向包括城市农民工在内的低收入阶层的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制度。
(3)改革城市用工制度,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让农民工平等参与就有竞争,平等地享受劳动权利和劳动保险,消除城市就业歧视。
(4)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要加大小城镇建设和发展的力度。首先,国家要把小城镇发展作为一项大的发展战略纳入国家和各地发展规划;其次,要以县城、中心镇和乡镇企业发展的集中地为依托,结合新农村建设规划,合理布局,统一规划,积极推荐小城镇建设;三是加大对小城镇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运用市场机制,调动社会投资的积极性,建立可持续的小城镇基础设施投入和管理体制。
2.新农村建设政策
(1)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加大对现有农村劳动力和农民工的培训力度,用十年的时间培养出一代有文化有技术的新人。这是今后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内容。首先要高度重视对40岁以下尤其是25岁以下青年劳动力的教育和培训工作;其次,要对农村学龄儿童实行强制性九年义务教育,鼓励完成高中教育。
(2)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投入,重点是实现“村村通”工程。并且可以将资金重点用在通电和通广播电视工程上,因为这有利于促进农村人口的观念转变和人力资本的提高,有利于推动农村劳动力流动。
(3)完善农村土地制度,建立和规范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一要重视和维护农民的土地所有权;二要稳定和维护农民的土地经营权,对外出劳动力不能取消或随意收回其土地经营权,一消除劳动力外出的后顾之忧;三要积极探索和建立土地使用权有偿流转机制,要鼓励土地流动和转包;四要积极谈说和建立农村人口进城宅基地置换制度,降低农民在城市置房的成本和迁移成本。
(4)因地制宜地做好村镇发展规划,允许农民到就近的集镇建房。房屋问题是一个大问题,既涉及到农民收入和消费,又涉及到是否有利于农村劳动力流动转移和推动经济增长,值得政府高度重视和关心。
(5)加强政府对农民的金融支持,建立和完善农村信贷和保险体系。
(6)发展职业中介,规范劳动力迁移网络。在减少信息不对称,从而提高农民工就业的成功率和稳定性,降低交易成本和心理成本。
解决对策:
1、在降低劳动者偏高的流动成本方面:
A.将劳动力流动作为一种投资行为看待。对政府来说,应加强职业信息系统和中介机构的建设,降低劳动力在流动中的成本支出。对个人来说,不仅要考虑现期收入与预期收入的比较,还应考虑流动成本的可能变动,遵循收入最大化、成本最小化原则,动用可能的资源以支持合理有序的流动,降低流动成本。
B.强化劳动者的流动激励,通过财政援助推动劳动者的流动。鼓励在有过剩劳动的地区创造就业岗位,通过采取发放迁居津贴,在工资、雇用上优惠鼓励企业到劳力过剩地区投资等办法,把财政援助与当地经济发展和增加劳动力就业结合起来。
C.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一是要扩大社保覆盖面,逐步将参与流动的劳动者全部纳入到社保体系中来;二是建立覆盖全国各地和各行业的社会化保障体系;三是在现行户籍制度尚无突破性进展的情况下,可考虑在流动人口中首先推行工伤、医疗保险,最后逐步实现本地户籍人口与流动劳动力人口公平地享有社会保障。
D.完善法律法规制度。首先应抓紧与劳动法相配套的社会保障、促进就业、劳动保护等一系列配套法规建设;二是加大执法力度,依法保护参与流动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三是加快配套规章制度建设,逐步制定全国统一规范的劳动力流动管理制度。
2、在户籍制度和城市化管理改革方面:
E.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可根据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管理水平的状况,首先推动劳动力在中小城市之间的自由流动,继而推动劳动力在我国大城市和特大城市间的流动以及城乡之间实现良性对流。
F.加快城市化进程,尤其应加快我国有潜力、有前景的大中城市的发展。

第7题:

影响国际饭店劳动力供给的宏观环境因素是指针对某一特定行业起作用的因素,如劳动力流动率、培训、行业地位、歧视态度、工资水平、就业条件等。


正确答案:错误

第8题:

劳动力在职业之间的流动受到影响的因素包括()

A. 劳动力类型对职业流动的影响

B. 地区差异

C. 年龄与职业流动

D. 流动层次差异


答案:ACD

第9题:

简述高温/低温作业环境对人的影响,如何改善?


正确答案: 高温:
1.对体力工作的影响
2.对运动神经绩效的影响
3.对安全行为的影响
建议:
1.使用空调
2.改变任务方式
3.进行适当的工作及加强培训4使用保护设备。
低温:
生理影响:
1.血管收
2.寒颤
对绩效影响:
1.体力劳动
2.触觉灵敏度
3.手工任务绩效
4.跟踪任务的绩效
5.脑力活动
建议:
1.使用手套
2.使用辅助加热器
3.取暖设施4讨论

第10题:

影响劳动力流动的因素主要有哪些?他们是怎样影响劳动力流动的?


正确答案: 影响劳动力流动的因素有很多,有社会历史因素,也有文化因素,但是对劳动力市场中劳动力的流动影响最大的因不比还是经济因素。经济因素通过以下各种因素发挥作用的。
(一)年龄。
1.一个人越年轻那么他从人力资本投资中所能获得的潜在收益也就会越高
2.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会联系紧密,流动所造成的心理成本会变得更高,阻碍流动。
3.随着年龄的增长,流动所带来的社会成本也会更高,阻碍流动。
(二)家庭。
劳动力流动成本会随家庭规模的扩大而成倍增加。
(1)未婚比已婚更易流动;
(2)妻子就业阻碍着流动;
(3)妻子就业时间越长,家庭越不易流动;
(4)有学龄儿童的家庭不易流动。
(三)教育。
教育是同一年龄群体内部影响流动性大小的重要因素。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学历越高,越有可能流动。
(四)流动的距离。
1.距离越远,可能流动的劳动力获得工作机会的信息越有限。
2.流动距离越远,流动本身以及流动后探望亲友和家属的交通问题等有关的货币成本和心理成本增加。
3.不过,高智力的劳动力流动往往背离“流动人数虽距离的延长而减少”的规律,反而出现远距离流动人数增加的现象。
(五)职业与技术等级
流动率与技术等级成反比。专业技术人员之所以变换岗位很频繁,但很少改变职业是使变换岗位可以更好地发挥职业特长,而改变职业则会丧失专业优势。
劳动力流动不单受个人因素影响,劳动力总体因素也占一重要角色。因此,若从劳动力市场总体因素来考量,劳动力市场能否留住本*市场的工人或吸引别的劳动力市场的人力资源,重要的决定银子也包括诸如劳动力市场的人口数(可代表市场之潜在经济规模)、就业成长率、失业人口数及失业率、都市化程度、产业结构形态、所得水准和环境品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