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联卡如何进行国际收支统计申报?

题目

银联卡如何进行国际收支统计申报?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未纳入海关统计的货物贸易如何进行国际收支统计申报?


正确答案: 某些货物的所有权在居民与非居民之间发生了转移,但货物未发生实际跨境,或货物虽发生跨境但无需报关的货物贸易项下涉外收付款,也应纳入国际收支统计间接申报。该类收付款申报在“货物贸易—其他收入/支出”项下,国际收支交易编码为“109000”,交易附言中应注明业务类型,如“邮寄货物”、“网络购物”等。但非批量购买的图书报刊、软件和医药分别记录在相应的服务项下。

第2题:

福费廷、保理、押汇、海外代付等特殊贸易融资的涉外收付款应在什么时候申报?如何进行国际收支统计间接申报?


正确答案: 关于福费廷、保理、押汇、海外代付等特殊贸易融资的国际收支统计间接申报,应在上述业务所涉收付款发生实际跨境时,由申报主体(境内收款人或付款人)通过原始经办银行按照实际交易性质进行国际收支统计间接申报。

第3题:

根据《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办法》第五条的规定,在我国境内设立的保税区也应进行国际收支统计申报。


正确答案:错误

第4题:

我国国际收支申报种类包括:()。

  • A、通过金融机构进行国际收支统计申报
  • B、证券投资统计申报
  • C、金融机构对境外资产负债及损益申报
  • D、汇兑业务统计申报

正确答案:A,B,C

第5题:

对境外提供优惠贷款、买方信贷等交易的如何进行国际收支统计间接申报?


正确答案: 对境外提供优惠贷款、买方信贷等交易的申报。境内银行对境外提供优惠贷款、买方信贷等,应进行金融机构对境外资产负债及损益申报,填报《金融机构对境外贷款业务申报表》,并根据贷款期限和借款人分类(外国政府/境外金融机构/境外其他部门)归属在相应项目下。如果境外借款人使用该笔优惠贷款或买方信贷从境内企业购买货物或服务,资金由境内银行直接向境内企业支付,则境内解付行/结汇行应通知境内企业进行国际收支统计间接申报,具体应按照基础交易性质申报在境内企业与境外借款人之间的交易项下,交易附言除描述该项交易外,还应注明“使用境内银行对外提供的优惠贷款/买方信贷”字样。

第6题:

境内居民收到境内非居民支付的款项时应如何进行国际收支统计间接申报?


正确答案: 境内居民收到境内非居民支付的款项时,应当填写《涉外收入申报单》,交易性质按照其与非居民之间的实际交易性质进行申报,交易附言中除需按原有规定描述该笔交易外,还需首先注明“收到境内OSA/NRA非居民款项”字样。

第7题:

国际收支统计间接申报的范围如何界定?申报主体如何认定?


正确答案: 1、境内居民通过境内银行与境内非居民发生的所有外汇及人民币收付款均属国际收支统计间接申报范围,申报主体为境内居民机构或个人。其中,境内居民个人通过境内银行与境内非居民个人之间发生的人民币收付款暂不申报;
2、境内非居民通过境内银行与境外(包括居民与非居民)发生的收付款,经办银行应按照22号文的规定办理国际收支统计间接申报,境内非居民无需进行国际收支统计间接申报;
3、境内居民与境外居民之间发生的跨境收付款,境内居民应在收付款时进行国际收支统计间接申报。

第8题:

跨境人民币收入或支出款项()。

  • A、无需进行国际收支统计间接申报,也无需核查
  • B、均需进行国际收支统计间接申报,且需核查
  • C、均需进行国际收支统计间接申报,无需核查
  • D、无需进行国际收支统计间接申报,但需核查

正确答案:C

第9题:

货物贸易出口收入存放境外业务如何如何进行国际收支统计间接申报?


正确答案: 对于货物贸易出口收入存放境外业务,其既涉及境内居民与境外居民之间发生的跨境收付款,也涉及境外居民与境外非居民之间的收付款。境内企业应按照《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实施货物贸易出口收入存放境外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汇发[2010]67号)中《出口收入存放境外收支情况报告表》的有关规定申报以下数据:境内企业的出口收入存放在境外账户时,应按照出口收入的实际交易性质进行申报;境内企业将境外账户中存放的出口收入直接用于境外支付时,应按照支出的实际交易性质进行申报。此外,当境内企业将存放在境外的出口收入调回境内时,应进行国际收支统计间接申报,具体申报在“货币和存款收回—收回或调回存放境外存款本金”项下,国际收支交易编码为“801031”。

第10题:

境内银行和申报主体如何保管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凭证?保存期限多长?


正确答案: 境内银行及申报主体应当妥善保管《涉外收入申报单》、《境外汇款申请书》和《对外付款/承兑通知书》各自留存联。
纸质《涉外收入申报单》、《境外汇款申请书》和《对外付款/承兑通知书》的保存期限至少为24个月,保存期满后可自行销毁。国家外汇管理局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