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五不女”,分别指什么?出自哪位医家的哪本著作?

题目

什么是“五不女”,分别指什么?出自哪位医家的哪本著作?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某些妇女因先天性生理缺陷而造成不孕症的情况有五种,即所谓螺、纹、鼓、角、脉,称为“五不女”。明代,万全的《广嗣纪要》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五峰仙馆”一名,出自哪位诗人的什么诗句?


正确答案:“五峰仙馆”一名出自李白的诗:“庐山东南五老峰,晴天削出金芙蓉”。

第2题:

《麻科活人全书》是清代哪位医家的著作?


正确答案: 谢玉琼。

第3题:

“独取寸口”的诊脉方法是出自哪本医学著作?


正确答案: “独取寸口”的诊脉方法是出自《难经》。

第4题:

中医妇科第一张方剂是什么?药味组成是什么?相当于现代的什么药?出自哪一本医学著作?治疗什么病证?


正确答案: “四乌贼骨一芦茹丸”,乌贼骨,茜草。《内经·素问·腹中论》,血枯经闭。

第5题:

“阳明温病,下之不通,其证有五”是指哪五证?其证治方药分别是什么?


正确答案:“阳明温病,下之不通,其证有五”的五证及其治法方药分别是:
阳明腑实兼气阴两伤证,治宜益气养阴,攻下腑实,代表方为新加黄龙汤。阳明腑实兼痰热阻肺证,治宜宣肺化痰,攻下腑实,代表方为宣白承气汤。阳明腑实兼小肠热盛证,治宜导赤泄热,攻下腑实,代表方为导赤承气汤。阳明腑实兼热入心包证,治宜清心开窍,攻下腑实,代表方为牛黄承气汤。阳明腑实兼肠液亏虚证,治宜滋阴通便,代表方为增液承气汤。

第6题:

大、小温经汤分别出自哪本医著?两方共同的药味组成是什么?分别治疗什么病证?哪一个是现有文献记载的第一条调经种子方,被称为调经祖方?


正确答案:《金匮要略》温经汤是大温经汤,治疗虚寒型月经后期。《妇人大全良方》温经汤是小温经汤,治疗实寒型月经后期。两方共同的药味是当归、川芎、芍药、人参、丹皮、桂枝,甘草。《金匮要略》温经汤被称为调经祖方。

第7题:

临产六字真言是什么?出自哪代哪位医家的哪一本著作?


正确答案:“睡,忍痛,慢临盆”,清代·亟斋居士的《达生篇》

第8题:

《四书》、《五经》分别指哪四部书、哪五本经?


正确答案:《四书》是指:《大学》、《中庸》、《孟子》、《论语》。
《五经》是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第9题:

中药学研究的范围是什么?中药的药性是指什么?四气是指哪四种不同药性?五味是指哪五味?简述五味与功效的关系。


正确答案: 中药学研究的范围是:中药的药性、中药的四气五味、中药的升降沉浮、中药的归经、中药的炮制。
中药的药性是指:药物的性味和功能,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沉浮、归经等。
四气又称四性是指寒、热、温、凉;
五味是指辛、甘、酸、苦、咸。
五味与功效的关系是: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

第10题:

宋金以前伤寒八家指哪些医家?他们各自研究伤寒的成就和著作是什么?


正确答案: ⑴宋金以前伤寒八家是王叔和、孙思邈、韩袛和、朱肱、庞安时、许叔微、郭雍、成无己。
⑵八家各自研究伤寒的成就和著作:
①王叔和他对已散失不全的《伤寒杂病论》进行收集整理和重新编次,使《伤寒论》得以保存并流传后世,开启伤寒文献学研究的同时,为明清错简重订埋下伏笔。其著作有《王叔和脉诀》
②孙思邈创用了“方证同类,比类相附”的研究方法,揭示六经辨治的规律,开创了后世以方类证研究的先河。同时认为仲景治法大意不过三种:一则桂枝,二则麻黄,三则青龙。其代表著作有《千金要方》、《千金翼方》。
③韩袛和北宋医家,其分析伤寒之病机为阳气内郁,治伤寒杂病于一炉,强调从脉证入手分析,主张杂病应以证为先,脉为后;伤寒则脉为先,证为后。同时其用药依时令为据。其代表作《伤寒微旨论》。
④朱肱,开“伤寒六经辨证”先河,以经络研究六经,主张病证结合,其以足六经论三阴三阳,并以此六条经脉循行的生理特点来解释三阴三阳病证的发生、传变与转归机理,即后世所谓“六经辨证”由此而来。其代表作《南阳活人书》。
⑤庞安时研究伤寒的主要特点:一从病因病机立论,指出伤寒乃因冬受寒毒,阳气不足,着而为病;二是以“寒毒”、“异气”说为支撑,阐述伤寒“寒毒”发病,天行温病“异气”传染规律,把伤寒与温病区分开来,将温热病分为伏气与天行两大类,为明清外感热病“寒温分治”奠定了基础。其著作《伤寒总病论》。
⑥许叔微注重对八纲辨证的发挥,主张以阴阳为纲,统领表里寒热虚实,把六经分证和八纲辨证紧密结合起来。其著作《伤寒九十论》是最早的医家医案著作,精选90例病案,详细记述了自己运用仲景方的成功经验。还著有《伤寒百证歌》、《伤寒发微论》等。
⑦郭雍南宋医家,采集诸家之说,补《伤寒论》之亡,集《素问》、《灵枢》、《难经》、《外台秘要》、《千金方》、《南阳活人书》、《伤寒总病论》等进行补充。其代表作《伤寒补亡论》。
⑧成无己金代医家,著有《注解伤寒论》,全面注释《伤寒论》,倡伤寒全文注解之风,以经解论,其成就影响最大。其著作《伤寒明理论•药方论》首次依据君、臣、佐、使来剖析组方原理,首开方论先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