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肾病辨证常见证型及辩证要点。

题目

试述肾病辨证常见证型及辩证要点。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试述心虚的脏腑兼证,并列举其辨证要点。


参考答案:心虚的脏腑兼证有心肾不交、心肾阳虚、心肺气虚、心脾两虚、心肝血虚证。
心肾不交证:多见惊悸失眠,多梦遗精,腰膝痠软,伴见阴虚之象。
心肾阳虚证:多见心悸怔仲,肢体浮肿,伴见虚寒之象。
心肺气虚证:多见心悸,咳喘,伴见气虚证候。
心脾两虚证:多见心悸失眠,食少腹胀,慢性出血,伴见气血亏虚证候。
心肝血虚证:见神志、目、筋、爪甲等失养征象,伴见血虚证候。

第2题:

试述表里辩证的鉴别要点。


正确答案:鉴别里证与表证,主要是审察病证寒热、舌象、脉象等变化,一般来说,外感病中,发病恶寒同时并见的属表证,但寒不热或但热不寒属里证。表证舌象变化少,里证舌象变化多,脉浮主表证,脉沉主里证。

第3题:

试述咳嗽的辨证要点


参考答案:(1)辨外感内伤 外感咳嗽,多为新病,起病急,病程短,常伴恶寒、发热、头痛等肺卫表证。内伤咳嗽,多为久病,常反复发作,病程长。(2)辨证候虚实 外感咳嗽以风寒、风热、风燥为主,一般均属邪实。内伤咳嗽多为虚实夹杂,本虚标实,其中痰湿、痰热、肝火多为邪实正虚;肺阴亏耗则属正虚,或虚中夹实。应分清表本、主次、缓急。

第4题:

试述脾病常见证型及辩证要点。


正确答案:脾病在妇科临床上主要是虚证或虚中挟实的表现,有脾气虚(胃虚)、脾阳虚(痰湿)等证型。脾虚证多有“脘腹胀满,不思饮食,四肢无力”的证候,其脾气虚者常兼口淡乏味,面色淡黄,舌淡,苔薄白,脉缓弱;脾阳虚者常兼畏寒肢冷,大便溏泄,甚则浮肿,舌淡,苔白腻,脉缓滑无力;痰湿内盛者常兼头晕目眩,心悸气短,形体肥胖,苔腻,脉滑。

第5题:

试述温病卫分证的证候及辨证要点、治则及代表方剂。


正确答案: (1)证候表现:发热,微恶风寒,少汗,全身不适,舌边尖红,脉浮数,常伴有头痛、口干微渴、咳嗽及咽红肿痛。
(2)辨证要点:发热,微恶风寒,脉浮数,舌边尖红。
(3)治则:辛凉解表。
(4)方剂:银翘散。

第6题:

试述肝胆湿热的辨证要点。


正确答案: 多因感受湿热之邪,或嗜酒肥甘,酿湿生热,或脾胃失健,湿浊内生,郁而化热所致,故临床以右胁肋部胀痛、纳呆、尿黄、舌红苔黄腻为辨证要点。

第7题:

试述清暑益气汤的组成意功用与辩证要点。


正确答案: 清暑益气汤以西瓜翠衣,知母,橘梗,竹叶,黄连清热涤暑,以西洋参,麦冬,石斛,甘草,粳米益气生津,体现了驱邪扶正,以扶正为主的组方原则。全方功用清暑益气汤,养阴生津。临床以体倦少气,口渴汗多,脉虚数为辩证要点。

第8题:

试述肾虚的脏腑兼证,并列举其辨证要点。


参考答案:肾虚的脏腑兼证有心肾不交证、心肾阳虚证、肺肾气虚证、肺肾阴虚证、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
心肾不交证:多为心烦不寐,多梦遗精,腰膝痠软和虚热症状并见。
心肾阳虚证:表现为心悸怔仲,肢体浮肿,伴见虚寒之象。
肺肾气虚证:表现为久咳久喘,呼多吸少,动则益甚,伴肺肾气虚证候。
肺肾阴虚证:表现为咳嗽少痰,腰膝痠软,遗精,伴见虚热之象。
肝肾阴虚证:表现为腰膝痠软,胁痛,眩晕耳鸣,遗精,伴见虚热之象。
脾肾阳虚证:表现为腰腹冷痛,久泄久痢,浮肿,伴见虚寒之象。

第9题:

试论肝病的临床表现常见证型及辩证要点?


正确答案:肝病在妇科临床上主要是实证和虚中挟实的表现,有肝气郁结、肝郁化火、肝经湿热、肝阳上亢、肝风内动等证型。肝实证多有“胸胁、乳房、少腹胀痛,烦躁易怒”的证候;其肝气郁结者常兼时欲太息,食欲不振,舌苔正常,脉弦;肝郁化火(热)者常兼头晕胀痛,目赤肿痛,或头晕目眩,口苦咽干,舌红,苔薄黄,脉弦数;肝经湿热者常兼头晕目眩,口苦咽干,便秘溲赤,舌红,苔黄腻,脉弦滑而数。肝阳上亢者主要表现为虚中挟实证,头晕头痛,目眩心烦,少寐多梦,四肢麻木,震颤,手足心热,舌红苔少,脉弦细或弦而有力;肝风内动也为虚中挟实证,较前证又进一步发展,常兼四肢抽搐,角弓反张,突然昏厥不省人事,舌红或绛,无苔或花剥,脉弦细而数。

第10题:

试述肾病综合症的特征及肾性水肿的护理要点?


正确答案: 肾病综合症的特征是“三高一低”,即大量蛋白尿、全身严重浮肿、高脂血症、低蛋白血症。
肾性水肿的护理要点是:
⑴观察要点:
记出入液量,准确记录尿量;定时测体重;重度水肿有腹水者需测腹围。
应用利尿剂时应注意观察有无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和低血压;有无心、肝、肾功能不全及有无酸碱平衡,电解质紊乱(低钾、低钠、高钾血症);有无恶心、呕吐、上腹疼痛及胃肠道出血;有无听力损害及诱发痛风等。观察有无并发感染、重度高血压和心力衰竭等。
⑵护理措施:
按病情给予低盐或低盐高蛋白饮食,并注意摄入水分和钾含量是否适当。
保持皮肤清洁,防止损伤和感染。重度水肿者应防止发生褥疮,男性病人有阴囊水肿时宜用阴囊托带。
各种穿刺前必须严密消毒皮肤,进针前宜将皮下水分推开,拔针后需用干棉球按压,直到不渗液为止。
静脉输液必须控制滴速和总量,以免发生心力衰竭和脑水肿。
注意保暖,定期对病室进行清洁、消毒,以防止各种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