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的作用是()

题目

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的作用是()

  • A、通过非特异投射系统激动大脑皮层产生特定感觉
  • B、通过非特异投射系统维持或改变大脑皮层的兴奋状态
  • C、通过特异投射系统激动大脑皮层产生特定感觉
  • D、通过非特异投射系统激发大脑传出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C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关于觉醒状态维持的叙述,下列错误的是( )。

A、与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的作用有关

B、行为觉醒与黑质多巴胺递质系统有关

C、脑电觉醒与脑干网状结构乙酰胆碱递质系统有关

D、脑电觉醒与蓝斑NA递质系统也有关

E、觉醒状态的维持与感觉冲动的传入无关


参考答案:E

第2题:

氯丙嗪抗精神病作用机制主要是

A、阻断中枢多巴胺受体

B、激动中枢M胆碱受体

C、抑制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

D、激动中枢5-HT受体

E、阻断中枢α肾上腺素受体


参考答案:A

第3题:

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是通过丘脑()系统发挥作用的。


参考答案:非特异性投射

第4题:

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有何功能?


正确答案: 脑干网状结构内存在的具有上行唤醒作用的功能系统,它通过丘脑非特异性投射系统而发挥维持与改变大脑皮质兴奋状态的作用。该系统是一种多突触传递系统,易受药物影响而发生传递阻滞。例如巴比妥类催眠药的作用机制就是由于阻断了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的传递,乙醚全身麻醉也可能与此有关。人第Ⅲ脑室后部因肿瘤压迫中脑被盖髓板内核群,阻断脑干网状结构上行系统的传递,将导致昏睡。因此,人如果长时期昏睡不醒而找不到原因时,要想到第Ⅲ脑室后部肿瘤压迫的可能。

第5题:

吗啡的镇痛作用是由于

A.抑制外周感觉神经末梢
B.抑制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
C.激动第三脑室及导水管周围灰质的阿片受体
D.抑制中枢的阿片受体
E.抑制大脑边缘系统

答案:C
解析:

第6题:

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的主要功能是

A.形成模糊的感觉

B.激发情绪生理反应

C.起上行唤醒作用

D.维持躯体姿势的平衡


正确答案:C
解析:该题与1991N148、1994N143及1998N17基本相同。感觉投射系统分特异性与非特异投射系统,上行激动系统主要通过非特异性感觉投射系统弥散投射至大脑皮质的广泛区域。在感觉特异投射系统活动时,它们的二级神经元纤维在通过脑干时,发出侧支与脑干网状结构中的神经元发生联系,然后在网状结构中多次交换神经元,失去特异性并上行达到下丘脑后再向大脑皮层弥散性投射。因此,网状结构是不同感觉的共同上行系统,它可投射到大脑皮层中各层细胞,不能引起特殊的感觉,起维持和改变大脑皮质兴奋状态的作用。

第7题:

氯丙嗪抗精神病作用的机制主要是

A:阻断中枢多巴胺受体
B:激动中枢M胆碱受体
C:抑制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
D:激动中枢5-HT受体
E:阻断中枢α肾上腺素受体

答案:A
解析:
本题重在考核氯丙嗪的药理作用机制。氯丙嗪的药理作用广泛而复杂,是因为它可以阻断中枢5种受体:D2、α、M、5-HT、组胺受体。多巴胺受体分为两大类5型,D1样受体包括D1、D5亚型,D2样受体包括D2、D3、D4亚型。精神分裂症病因的DA功能亢进学说认为,精神分裂症是由于中脑-边缘系统和中脑-皮质系统的D2样受体功能亢进所致,氯丙嗪的抗精神病作用主要是通过阻断中脑一边缘系统和中脑一皮质系统的D2样受体而发挥疗效的。故正确的作用机制是A。

第8题:

对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主要通过特异性投射系统发挥作用

B、破坏中脑网状结构,动物将处于昏睡

C、参与脑干网状结构上行唤醒作用的递质可能为乙酰胆碱

D、它为一个多突触接替系统

E、催眠药和麻醉药可在此发挥作用


参考答案:A

第9题:

地西泮(安定)的抗焦虑作用机制是

A:抑制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
B:激动中枢α肾上腺素受体
C:阻断中枢M胆碱受体
D:阻断中枢GABA作用
E:激动中枢苯二氮受体

答案:E
解析:

第10题:

吗啡的镇痛作用是由于( )

  • A、抑制外周感觉神经末梢
  • B、抑制大脑边缘系统
  • C、激动第三脑室及导水管周围灰质的阿片受体
  • D、抑制中枢的阿片受体
  • E、抑制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

正确答案:C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