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当代教学的新观点。

题目

试述当代教学的新观点。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1)从重视教师向重视学生转变:随着教育的发展,人们认识到教师并不是支配课堂教学活动的决定权威,学生虽然是教育的对象,但却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和主人。
(2)从重视知识传授向重视能力培养转变:由于科技的飞速发展,教学的任务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授,而是学生能力的培养,即着重培养学生学习、掌握和更新知识的能力。
(3)从重视教法向重视学法转变:教学过程实质上应该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这样的认识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教学设计的实质是学生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辅导手段以及学习评价的设计。
(4)从重视认知向重视发展转变: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提出了“情感智慧”的概念,在教学中重视学生身体、认知和情感全面和谐的发展。
(5)从重视结果向重视过程转变: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切身体验决定着教学的最终结果。
(6)从重视继承向重视创新转变:重视学生、能力、学法、发展等无不体现了对创新的重视。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试述当代世界高校教学方法改革的趋势。


答案:
解析:
高等学校教学方法的改革,是在高等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与高等教育其他方面的改革同时进行的。一般而言,教学方法的改革,离不开教育思想的转变、教育理论的深化和教育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当今世界高等教育改革及相应的教学方法改革,从目前来看存在着一些共同趋势,下面从教学方法的功能、指导思想和结构特征三个方面的变化,来阐述教学方法改革的一些共同趋势。
(1)在教学方法的功能定位上,由教给知识向教会学习转变
在传统的高等教育观念中,高等学校教学的主要目标是通过使学生掌握某一门专业技术知识,来实现成为某一方面专业技术人才的教育教学总体目标。科学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表明,通过高等学校教学传授给学生的各种专业技术知识,已经无法达到使学生成为某一方面专业技术人才的目的,学生通过教学过程所获得的知识在一个不长的时期内可能就会被淘汰殆尽,应付不断变化的专业技术发展要求的知识和技能,主要由学生在毕业后自己获得。因此,在高等学校教学中,人们越来越多关注教会学生学习的问题。
(2)在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上,推行启发式,废止注入式
启发式与注入式并不是两种具体的教学方法,而是两种不同的教学指导思想。因此,即使是同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如讲授法,在实际运用过程中,由于指导思想的不同,既有可能被列入启发式,也有可能被列为注入式。在启发式教学中,教师既要发挥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也要注意充分调动学生接受知识和锻炼能力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保持一种积极的兴奋状态。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所获得的不仅是知识的增加,更重要的是通过独立的经常性的积极思考,一方面把新知识以较快的速度内化到自己原有的知识体系中去,另一方面锻炼了自己的独立思考和研究能力、逻辑归纳能力和表达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
(3)在教学方法的结构上,由讲授为主向指导学生独立学习与研究为主
由于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限制,讲授法是传统高等学校教学过程中最常见的教学方法。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高等学校的教学内容日渐丰富和深入,学生需要学习和掌握的内容也越来越多,高等学校已经无法把学生希望学的、教师希望教的所有知识都通过讲授法来完成了。与此同时,学生对新知识的渴求与敏感,促使他们越来越希望能够通过多种手段获取他们希望得到的知识。因此,教会学生独立进行学习和研究已经成为高等学校教学的一个不可忽视的目标和任务。

第2题:

试述当代教育民主化的表现。


答案:
解析:
教育民主化是对教育的等级化、特权化和专制性的否定。
一方面,它追求让所有人都有受到同样教育的权利,不同种族、性别,不同的社会经济、政治地位的成员,都享有均等的受教育机会,包括教育起点的机会均等,教育过程中享受教育资源的机会均等。
另一方面,教育民主化追求教育的自由化,包括教育自主权的扩大,如办学的自主性,根据社会要求设置课程、编写教材的灵活性,价值观念的多样性等,这就涉及教育管理的民主化问题。教育管理民主化,从宏观上讲,是指教育立法、教育决策的民主化和教育行政管理体制的民主化,使更多的人参与教育决策,以保证教育决策的科学化;从微观上讲,是指学校管理的民主化,要吸引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参与教育发展的重大问题讨论,形成政府、社会、学校及家长共同参与管理的模式,这就要求必须正确处理学校组织和个人、学校和社会的关系,使学校全体成员及校外有关人员都参与学校的管理。

第3题:

现在教育技术在语文学科教学中应用,还需要了解当代语文教育的基本观点。()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正确

第4题:

试述我国新时期发生的教学过程性质的争论有哪些不同的观点?这场争鸣有何意义?你认为应当怎样认识教学过程的性质才是科学的?


答案:
解析:
新时期关于教学过程性质的论争主要有六种不同的观点,这些观点对教学过程的不同认识反映了不同教学观的根本差异。教学过程的本质问题是教学论中重大的理论问题,对教学过程本质的论争有助于形成科学的教学观。(1)特殊认识说。特殊认识说在我国是影响最大的教学本质观。此说首先强调教学活动本质上是一种认识过程。这是因为,学生体力、智力和思想品德的形成都在认识的基础上产生,并通过认识过程来实现的,所以认识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占据着基础的地位和作用,它理应是教学过程的本质特征。(2)认识一发展说。此说认为教学过程不仅是教师领导下学生自觉地认识世界的一种特殊认识过程,而且也是以此为基础的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过程。这种观点的理由是对教学过程本质的探讨不能局限于认识论的角度,因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是作为个体参加活动的。(3)认识一实践说。这种观点强调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对探讨教学过程本质的根本指导作用。它认为教学过程就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对人类已有知识经验的认识活动和改造主观世界,形成和谐发展个性的实践活动的统一过程。(4)关联说。关联说的着眼点是教和学的联系、相互作用及其统一,认为没有二者的相互作用就没有教学。教与学同居首位。(5)交往说。此说认为,教学是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教学活动中没有师生共享的教学经验及成果,就没有交往,就称不上教学活动。(6)多重本质说。这种观点认为,教学过程既不是单一的认识过程,也不是单一的发展过程,而是一个多层次、多方面、多形式、多序列和多矛盾的复杂过程。应从以下几个角度认识教学过程的性质:(1)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在教学中,无论是由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或是引导学生探究与发现新知,均离不开有目的地对人类文化知识的学习、运用于传承,离不开教师对学生认识与实践活动的组织与指导。因此教学过程是一种认识过程,确切地说,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其特殊性在于它是学生个体的认识过程具有不同于人类总体认识的显著特点:其一,间接性,主要以掌握人类长期积累起来的科学文化知识为中介,间接地认识现实世界;其二,引导性,需要在富有知识的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认识,而不能独立完成;其三,简捷性,走的是一条认识的捷径,是一种科学文化知识的再生产。(2)教学过程必须以交往为背景和手段教学活动不是孤立的个体认识活动,而是社会群体性的有目的有组织的认识活动。它离不开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的交流、互动,离不开人们的共同生活。教学过程以社会交往为背景。人类个体最初的学习和认识是在交往中发生与发展的。所以,有目的地进行的教学也必须以交往为背景,并通过社会交往与联系社会生活来帮助和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理解所学知识的实际意义和社会价值。教学还以交往、沟通、交流为重要手段和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和运用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常常有意识地在师与生、生与生之间进行问答、讨论、交流、互助、以便学生得到启发、进行思想碰撞与反思、集思广益与加深理解,并学会运用,使教学中的认识活动进行的更加生动活泼而有效。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运用交往引导学生进行学习知识,进行认知,而且还运用交往和学生进行情感方面的沟通、感染和培养。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注意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思想情趣的坦诚沟通,以便激起师生在认识与情感上的共鸣,智慧与志趣的共享,从而在学生的个性发展上培养和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品质。(3)教学过程也是一个促进学生身心发展、追寻与实现价值目标的过程教学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认识世界、进行交往,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并追寻与实现价值增值目标的过程。其中,引导学生通过掌握知识、进行认识及交往的活动是教学的基本与基础的活动;而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及其价值目标实现则是在这个认识及交往活动过程中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

第5题:

试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的主要观点及其对当代教育改革的启示。


答案:
解析:
皮亚杰是瑞士的发展心理学家,终身致力于个体认识发展的研究,提出了认识发展的阶段理论,其主要观点如下:(1)认知发展的实质皮亚杰认为,认知的实质就是适应,即儿童的认知是在已有图式的基础上,通过同化、顺应和平衡,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2)影响认知发展的因素皮亚杰认为影响个体认知发展基本因素有四个:成熟、练习和经验、社会性经验、具有自我调节作用的平衡过程。成熟指的是机体的成长,特别是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发育,它是某些行为模式出现的必要条件。练习和经验指的是个体对物体施加动作过程中的练习和习得的经验的作用。社会性经验是指社会环境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社会文化的传递,主要涉及教育、学习和语言等方面。平衡过程调节个体与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从而引起认知发展的一种新的建构。(3)认知发展的阶段其一、感觉一运动阶段(0~2岁)。此为儿童思想的萌芽期。在这一阶段中,儿童的认识活动主要是通过探索感知觉与运动之间的关系来获得动作经验,其中,手的抓取和嘴的吸吮是他们探索世界的主要手段。其二、前运算阶段(2~7岁)。这一时期是儿童表象思维阶段。在这一阶段,儿童能运用语言或较为抽象的符号来代表他们经历过的事物,凭借表象思维,他们可以进行各种象征性活动或游戏,延缓性模仿以及绘画活动等。其三、具体运算阶段(7—l1、12岁)。这一阶段相当于小学阶段。此阶段儿童的认知结构已经发生了重组和改善,思维具有一定的弹性,可以逆转,已经获得长度、体积、重量和面积等的守恒,能凭借具体事物或从具体事物中获得的表象进行逻辑思维和群集运算。但其思维仍然需要具体事物的支持。其四、形式运算阶段(11、12—15、16岁)此阶段儿童的思维已经超越了对具体的可感知的事物的依赖,能以命题的形式进行,并能发现命题之间的关系,能理解符号的意义,能作一定的概括。思维已经接近成人的水平。对当代教学改革的启示: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要想发展个体的认知能力,需要遵循以下教学原则:(1)提供活动。为了增进儿童的活动经验,应该为他们提供大量丰富的、在真实环境中发生的活动。(2)创设最佳的难度。根据他的观点,认知发展是通过不平衡来促进的。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通过提问来引起学生认知的不平衡,并提供有关的学习材料和活动材料,促进学生认知发展。(3)了解儿童如何思考。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认识到儿童思考问题的方式与成人不同,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帮助儿童的认知发展。(4)认识儿童认知发展水平的有限性。教师需要认识到各年龄阶段儿童认知发展所发达到的水平,这样在教学中就会更加主动。(5)让儿童多参与社会活动。他特别强调社会活动对儿童认知发展的作用。

第6题:

试述高等学校常用的几种传统教学方法和新的教学方法。


答案:
解析:
(1)高等学校常用的几种传统教学方法
①讲授法。讲授法是通过教师的口头语言表述、讲解、讲演等形式,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也称课堂讲授法。
讲授法的优点是:第一,讲授法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有计划、有目的地借助各种教学手段,传授给学生较多的有关各种现象和过程的知识信息,教学效率相对较高;第二,成本低;第三,通用性强,一堂讲授课的内容常常是通用的,可以通过增加或删除其中的某些内容以适应教材和学习者的变化。
讲授法的缺点是:第一,讲授法主要是一种单向的信息传输方式,过多地使用,容易造成学生思维和学习的被动;第二,讲授法作为一种以语言为主要媒介的教学方法,不能使学生直接体验知识;第三,讲授对记忆的影响较差,不利于学生记忆知识,对较长课时的课程尤其明显。
②讨论法。讨论法是指以加深对所学内容的认识、辨明是非或获得新的结论为目的,把学生组织起来,激发思维,各抒己见以取得共识和交流,分享不同见解的教学方法。讨论法是双向的,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还可以激发学生就所讨论的问题进行积极思考,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③自学指导法。自学指导法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学教材和参考资料,以及进行实验并通过思考和研究而获得知识、掌握技能的一种方法。采用自学指导法,学生由于采取独立的自学方法,对自己的学习明显地负有主要责任,迫使学生不得不深入钻研某一问题,综合地运用已学过的知识对问题进行解答,并通过选择、搜集和整理材料,从中获得研究的经验。
(2)高等学校采用的新的教学方法
①发现法。发现法是指美国的布鲁纳提出的一种教学方法,特别强调要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精神,独立解决问题和预见未知的能力。发现法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像科学家进行研究一样,通过自己的探索去发现以前未曾认识的东西;强调教师要按照发现事物的方式进行指导,促使学生积极思考,独立研究,自行发现并掌握知识。
②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是指在教师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的需要,采用案例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研究以锻炼能力的方法,也是考察学生学习成绩与能力的方法。这一教学方法中,学生的独立活动在案例教学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但这种活动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
③问题教学法。问题教学法是指在教师帮助下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寻求假设,以求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方法。此法由杜威首创,20世纪20年代以来为苏联教育学者所提倡。

第7题:

试述奥苏伯尔和罗杰斯关于学习与教学的观点,并比较其不同之处。


答案:
解析:
(1)奥苏伯尔关于学习与教学的观点学校学习应该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有意义学习指的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的联系。接受学习指的是教师讲授的学习方式。为了使学校教学中能够保证有意义学习的进行,教师需要采取先行组织者的教学策略。(2)罗杰斯关于学习与教学的观点罗杰斯提出了“自由学习”和“学生中心”的教学观。罗杰斯特别强调人类具有天生的学习愿望,当他们理解到学习与自身需要的关系时,当学习是自我发起时,他们特别愿意学习。教师应该给学生创造好的气氛,以学生为中心,使其能够自由学习。罗杰斯提出了学习的两种类型,认知学习和经验学习,对应的学习方式是无意义学习和有意义学习。认知学习等同于有无意义学习,经验学习等同于有意义学习。当个体认识到学习对自身的价值时,有意义学习发生了。(3)二者的比较二者都提到了“有意义学习”,但却有不同之处。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阐释的是学生认知的发展,强调前后知识联系在学习中的重要性,强调学生认知结构的发展。罗杰斯的有意义学习强调情感因素在个体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强调知情统一,强调学生人格和价值观的发展。 本题考查认知理论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奥苏伯尔和罗杰斯提出的学习与教学观点,能够在深刻理解两种理论的基础上分析其不同之处。奥苏伯尔的meaningful learning和罗杰斯的significant learning翻译成中文都可译为“有意义学习”,但是二者的含义却相差很远。奥苏伯尔是认知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强调学生认知结构的发展。罗杰斯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强调知情统一,强调全面的发展。

第8题:

各主要发达国家都注意把当代教育、教学上的新成果补充进来,以加深、拓宽师范教育的专业知识。()


参考答案:正确

第9题:

试述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观点及教学启示。


答案:
解析:
(1)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内容。 社会建构主义是认知建构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是以维果茨基的思想为基础发展起来 的.它主要关注学习和知识建构的社会文化机制。 主要观点: 虽然知识是个体主动建构的,但这种建构也不是随意的建构.而是需要 与他人磋商后调整和修正,且要受到当时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 @学习是一个文化参与的过程,学习者只有借助一定的文化支持来参与某一学习共 同体的实践活动,才能内化有关的知识。 @学习共同体,就是由学习者及其助学者(包括专家、教师、辅导者)共同构成的 团休,成员之间相互影响,形成了一定的规范和文化。 @知识建构的过程,不仅需要个体与物理环境的相互作用,更需要通过学习共同体 的合作,,: 动来完成。 (2)计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启示。 计会建构仁义学习理论重视人在教学中重视情境的作用,并以“情境”为核心推出很多教学模式,对教学应用有很大帮助。 (I)情境性教学:强训与实际情境相类似的教学,强调以事例、问题为基础。学生完 成1飞实的任务,加探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支梨式教学:起初助学者为学习者提供某种外部支持,随着活动的进行,逐步减 少外部支持,到最后完全由学生独立完成任务为止。 @抛铀式教学:将学习活动与某种有意义的情境挂钩,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进行 学习。 @合作学习:是一种教学策略,同一小组的学生通过合作共事,共同完成小组的学 习Fl标。 @认知学徒制:指经验较少的学生在专家指导下参与某种真实性的活动,从而获得 与该活动有关的知识技能。 @交互式教学:是教师通过示范传授知识与技能的一种方法。a. 着眼于培养学生特 定的、具体的用以促进理解的策略; b. 以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对话为背景。

第10题:

试述当代教学改革中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基本特征。


正确答案: (1)在学习动机上:主动参与学习表现为学生有内在学习动力的支持,有丰富情感的投入,能够积极地参与制定自己认为有价值和有意义的学习目标。
(2)在学习方法上:主动参与学习表现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努力摆脱对教师或他人的依赖,主动地对学习活动的各个方面进行自主选择、自主设计和自我调控,积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使自己的学习活动达到最优化,并独立地开展各种学习活动,能够从学习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3)在学习时间上:主动参与学习表现为学生能够自觉地从事和管理自己的学习活动积极制定学习计划和学习进度,合理安排时间,能够做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从而更好地事先预定的学习目标。
(4)在学习结果上:主动参与学习表现为学生能够及时地对自己的学习结果进行自我检查、自我监控、自我判断,积极参与设计评价指标,并能够根据学习目标和任务的要求作出相应的调整和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