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文心雕龙•物色》所述心物交融。

题目

试述《文心雕龙•物色》所述心物交融。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试述《毛诗序》所述诗歌的本质特征。
(1)《毛诗序》提示了诗歌抒情与言志相统一的艺术本质。其云:“诗者,志之所之也”,阐明了诗歌创作的本源在于“志”,“志”构成诗的内容,与先秦时代时已产生的“诗言志”的观点一脉相承。《毛诗序》出于汉儒之手,与儒家的整个思想体系是融洽的,因而“诗言志”正逐渐被纳入到这一体系中而被经学化。更进一步提出“情动于中而形于言”的观点,比较“在心为志,发言为诗”的表述,在这里“志”与“情”的关系与内涵虽没有得到明确的说明,但《毛诗序》认为它们是可以统一的。
(2)抒情之说,早先主要用在乐论之中,序文关于抒情观点的表述可说袭自《荀子 乐论》或《礼记 乐记》。序文的诗论中还保留许多乐论的因素。《毛诗序》汲取了乐论中的抒情说作为先秦以来言志说的必要补充,联系中国古代文学观念的整个发展史,这一补充有重大的意义。

第2题:

“心物交融说”出自()

  • A、刘勰
  • B、王元化
  • C、司空图
  • D、曹丕

正确答案:A

第3题:

“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出自( )

A.刘勰的《文心雕龙·物色》
B.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
C.钟嵘的《诗品序》
D.姚鼐的《古文辞类纂》

答案:C
解析:

第4题:

简述魏晋南北朝“心物交融说”的主要内容。


正确答案: (1)心物分别代表创作活动中的主体与客体。
(2)先秦时期对心物关系有三种观点:其一是《乐记》中说的由物感心,其二是老庄的“心造”,重心而轻物,其三是荀子的“精合感应”说,兼有心的主观能动性与物的客观决定性。
(3)魏晋南北朝把先秦的哲学思考化为艺术的审美认识,以刘勰为代表,主要继承了荀子的学说,既注重心在感物之中的主导作用,又看到物对心的制约、决定作用。作家一方面投情与物,使物与情交融并在情的指导下运转,另一方面,物又与情共游,使情随着物的变化而变化,并最终充分而全面地反映情和物的本质。

第5题:

试述物流配送中心物业管理发展趋势


正确答案: 物流配送中心物业管理是一项创新活动,但总的发展趋势是实现以下几个目的:
(1)信息管理网络化。物流信息管理是根据企业物流活动的需要而产生的,传统的人工管理物流信息的办法已不适应配送中心现代化管理的要求。这是因为。第一、信息的绝对数量增加;第二、信息流量在不同时段的差别很大;第三、信息发生地点、处理地点、传达对象分散往广大地区;第四、物流与信息的流动要同时进行;第五,物流与商流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全面采用网络系统来管理物流信息,才能保证高效率的商品配送。
配送中心信息管理系统。为了满足上述五个方面的信息需求,配送中心应建立五个信息管理子系统:销售管理系统、采购管理系统、仓库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辅助决策系统。
配送中心信息管理的网络化不仅需要配送中心自身完善信息设施,而且还需要以门店的POS系统、EOS系统以及社会性的VAN系统和EDI系统的建设为基础。只有全公司、全社会的相互配套,才能充分发挥配送中心信息管理的效率,最终实现整个配送作业的无纸化运作。
(2)商品分拣自动化。大型的配送中心,商品种类多达上万种,客户数量多、分布面广,而目要求拆零配送、限时送达。在这种情况下,商品分拣作业就成了配送中心内部工作量最大的一项工作。为了提高商品分拣的效率,国外的配送中心参照邮局分拣信件自动化的经验,配置了自动化分拣系统。自动分拣系统一般包括:输入系统;分拣信号设定装置;分拣传输装置。由于自动分拣系统的设备复杂,投资及营运成本也相当高,因此,不一定所有的配送中心都必须配置。配送中心要实现分拣的自动化,首先必须提高商品的条码化率和实现包装的标准化。
(3)商品储存立体化。商品储存立体化是指用高层货架储存货物,以巷道堆垛起重机(简称巷道机)存取货物,并通过周围的装卸运输设备,自动进行出入库作业。这类仓库称为“高层货架仓库”。高层货架仓库具有普通仓库无可比拟的优越性:节约空间,节省劳力;提高仓库管理水平;实行无人化操作;管理控制系统。
(4)商品配送共同化。商品配送共同化是指生产、批发或零售、连锁企业共同参与,由一家配送中心承担他们的配送作业。共同配送的实质是相同或不同类型的企业联合,其目的在于相互调剂使用各自的仓储运输设施,最大限度地提高配送设施的使用效率。从国际情况来看,商品配送共同化是配送中心的发展方向。人们逐渐意识到了共同配送的重要性。大力发展社会化共同配送共同化的基本模式包括:物流企业的配送中心;厂商联合的配送中心;商业企业的配送中心。

第6题:

试述(《文心雕龙》的)“风骨”说
刘勰在《风骨》篇中提出他著名的风骨论。“风骨”的内涵,说法纷纭,现代著名学者黄侃在《文心雕龙札记•风骨》篇中说:“风即文意,骨即文辞。”教材认为:风当是一种表现得鲜明爽朗的思想感情;而骨则当是一种精要劲健的语言表达。但仔细体会刘勰所论,并联系到以前所学的知识对于“风”的解释,“风”应该是抒发情志的作品所具有的能化感人的艺术感染力,而 “骨”则应该是指能确切表达情志的精要劲健、刚正有力的文辞。“风”和“骨”是相辅相成的,无“风”则无“骨”,“风”和“骨”不可能单独存在。从某种意义上看,风骨可以看作是文学作品的某种艺术风格,但不同于体现作家个性的一般意义上的艺术风格,如典雅、远奥等,它具有普遍性,是文学创作中作家普遍追求的审美特征,也是文学作品在内容与形式上应具有的风貌。

第7题:

试述闽台教育交融的历史概况。


正确答案:闽台科举考试制度的联系与交融:台湾的科举考试完全按福建的规定执行,接受福建地方当局的统一安排:为台湾土子参加乡试和会试设立保障名额:冒籍现象从另一个侧面验证了闽台两地关系之密切:为台湾的世子越福州乡试提供“官送”日据台湾后,闽台科举考试的历史联系并未中断。
闽台府县儒学的联系与交融:由于特殊的历史大原因,在清代闽台同属一个行政区,在统一的行政体制和教育体制引领下,闽台府县儒学成为培养闽台地区优秀人才的主要摇篮和科举的预备场所,成为当地世子上升流动的合适途径。

第8题:

试述《文心雕龙•情采》 中“情”与“采”的关系。
(1)情采:即诗人创作中的情理与文采,即文学作品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问题。
(2)刘勰认为事物的形式都是由它的内在的本质所决定的,且县应对语言进行修饰。但文章的说服力、感染力,主要取决于它所抒发的感情。
(3)刘勰将作品的情理与辞采的关系比作织布的经、纬线,认为情理摆正了,文辞才能顺畅表达出来,重申二者相互依存的关系,强调“情”在写作中的决定性作用,是“立文之本源”正确认识和处理这二者的关系,乃是写作的根本问题。
(4)刘勰还用《诗经》与辞赋为例,肯定了“为情而造文”,批评“为文而造情”,认为抒情才是创作的最终目的,强调“情”在创作中的主导作用,必须摆正“情”、“理”、“文”、“采”的关系。

第9题:

试述《浪淘沙》《虞美人》这两首词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正确答案: 这两首词的主要特点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描写的景物成了抒情的载体,景物描写与情感抒发有机地融为一体。
如:《浪淘沙》(帘外雨潺潺)以某一生活片断抒发亡国而又无奈的愁苦心情。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借眼前之景抒发无比愁苦而悔恨的心情。

第10题:

“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岁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迁,辞以情发。”这段对文人“感物”过程的描述出自()。

  • A、陆机的《文赋》
  • B、曹丕的《典论·论文》
  • C、钟嵘的《诗品》
  • D、刘勰的《文心雕龙·物色》

正确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