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设计(模块设计)的原则有哪些?

题目

系统设计(模块设计)的原则有哪些?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软件系统设计一般分为总体设计和详细设计两个阶段,属于详细设计任务的是( )

A.确定模块的算法

B.确定模块间的接口

C.划分模块和子系统

D.评价模块划分的质量


正确答案:A

第2题:

系统设计是根据系统分析的结果,完成系统的构建过程。系统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的主要任务是将系统的功能需求分配给软件模块,确定每个模块的功能和调用关系,形成软件的( )。

A.概要设计和详细设计B.架构设计和对象设计C.部署设计和用例设计 D.功能设计和模块设计 A.用例图B.模块结构图C.系统部署图D.类图


正确答案:A,B

第3题:

移动学习教学模块设计有哪些()

A、教师协助策划环节

B、学生参与设计环节

C、协作学习设计

D、学习支持服务系统


答案:ABD

第4题:

根据模块化和复用的原则,设计嵌入式微控制器系统时,需要设计哪些电路?


正确答案: 设计复用的关键是模块化,普遍需要设计
1、人机交互的接口,如键盘输入电路,显示输出电路如数码显示和LCD电路;
2、联机所用的总线接口电路,如USB总线接口,RS232接口和以太网网络接口;
3、用于系统扩展的通用I/O配置电路,方便二次开发。

第5题:

系统设计是根据系统分析的结果,完成系统的构建过程。系统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27);系统总体结构设计的主要任务是将系统的功能需求分配给软件模块,确定每个模块的功能和调用关系,形成软件的(28)。

A.概要设计和详细设计
B.架构设计和对象设计
C.部署设计和用例设计
D.功能设计和模块设计

答案:A
解析:
系统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概要设计和详细设计。概要设计又称为系统总体结构设计,它是系统开发过程中很关键的一步,其主要任务是将系统的功能需求分配给软件模块,确定每个模块的功能和调用关系,形成软件的模块结构图,即系统结构图。在概要设计中,将系统开发的总任务分解成许多个基本的、具体的任务,为每个具体任务选择适当的技术手段和处理方法的过程称为详细设计。根据任务的不同,详细设计又可分为多种,例如,网络设计、代码设计、输入/输出设计、处理流程设计、数据存储设计、用户界面设计、安全性和可靠性设计等。

第6题:

系统详细设计的主要工作是()设计。

A、系统模块结构

B、代码

C、数据(库)文件

D、模块算法


参考答案:D

第7题:

系统设计是根据系统分析的结果,完成系统的构建过程。系统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的主要任务是将系统的功能需求分配给软件模块,确定每个模块的功能和调用关系,形成软件的(请作答此空)。

A.概要设计和详细设计
B.架构设计和对象设计
C.部署设计和用例设计
D.功能设计和模块设计

答案:A
解析:
系统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概要设计和详细设计。概要设计又称为系统总体结构设计,它是系统开发过程中很关键的一步,其主要任务是将系统的功能需求分配给软件模块,确定每个模块的功能和调用关系,形成软件的模块结构图,即系统结构图。在概要设计中,将系统开发的总任务分解成许多个基本的、具体的任务,为每个具体任务选择适当的技术手段和处理方法的过程称为详细设计。根据任务的不同,详细设计又可分为多种,例如,网络设计、代码设计、输入/输出设计、处理流程设计、数据存储设计、用户界面设计、安全性和可靠性设计等。

第8题:

公安信息系统设计的原则有哪些?


参考答案:

系统性、灵活性、可靠性、经济性。


第9题:

邹六脱硫工艺系统设计原则有哪些?


正确答案: (1)采用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工艺。
(2)脱硫装置采用一炉一塔,每套脱硫装置的烟气处理能力为对应锅炉BMCR工况时的烟气量。脱硫效率在煤质含硫量Sar=2.5~2.8%时不小于96%。
(3)脱硫系统设置烟气旁路。
(4)每台炉配备一台静叶可调轴流式增压风机,不设GGH。
(5)吸收剂采用外购成品石灰石岛内制浆。
(6)脱硫副产品—石膏脱水后含水率<10%。当脱硫石膏综合利用有困难时,石膏脱水后可经汽车运至灰场。
(7)脱硫岛内设置脱硫废水处理设施,处理后的脱硫废水排放至下水道。
(8)岛内仪用与杂用压缩空气系统分别取自主机仪用与杂用压缩空气系统。
(9)脱硫工艺水采用电厂循环水排水,冷却水用电厂工业水。
(10)烟囱冷凝水可经收集后回收利用。
(11)事故浆液箱容积为1200m3。浆液制备箱:500m3回流水箱100m3工艺水箱:90m3
(12)脱硫设备年利用小时按5000小时考虑。
(13)FGD装置可用率不小于95%。
(14)FGD装置服务寿命为30年。

第10题:

设计原则有哪些?


正确答案: (1)轨道设计应根据油藏特性、区域地质资料和工程资料,选择合适的造斜工具,满足地质目标要求。
(2)力争施工风险最小,力求设计的井眼轨迹长度最短,成本低。
(3)造斜点应选在可钻性较好、无坍塌、无缩径的地层。
(4)调整井段的位置应放在最后一个增斜段之前。
(5)对确定的井眼轨道,应进行典型钻具组合的摩擦阻力和扭矩进行计算及钻具强度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