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厂家用总量为Q的生产资料生产甲乙两种商品,无税收时甲乙商品的产

题目

某厂家用总量为Q的生产资料生产甲乙两种商品,无税收时甲乙商品的产量为Q1和Q2,现对甲产品征税而乙商品不征税,则两种产品的产量的变化趋势一般为()

  • A、Q1上升,Q2下降
  • B、Q1、Q2均上升
  • C、Q1、Q2均下降
  • D、Q1下降,Q2上升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D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甲乙签订一份商品购销合同,甲要求乙提供商品的鉴定,丙愿意为该种商品提供鉴定,丁为甲的业务代理人,并代表甲与乙签订了经济合同,这一事项中,属于印花税的纳税人的是:()

A.甲乙丁

B.甲乙

C.甲乙丙丁

D.乙丁


参考答案:A

第2题:

甲商品价格(P甲)与乙商品需求量(Q乙)之间存在右图所示关系。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商品的需求量受乙商品价格的影响
B.甲商品价格上升会使乙商品价格下降
C.甲商品价值量降低时,人们对乙商品的需求增加
D.人们的某一特定需要,甲乙两种商品都可以满足


答案:A,D
解析:
AD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商品的价格与乙商品的需求量是正比例关系,故甲商品与乙商 品是相互替代品,A、D项说法正确;作为替代品,甲商品价格上升与乙商品价格下降之间无必然因果关 系,前者也可能使乙商品价格不变或稍稍上升,B项说法错误;甲商品价值量降低时,人们对乙商品的需 求减少,C项说法错误。

第3题:

公务员考试数学题甲乙两种商品成本共有200元,甲商品按例利润的30%定价,乙商品按利润的20%定价,

甲乙两种商品成本共有200元,甲商品按例利润的30%定价,乙商品按利润的20%定价,后来两种商品都按定价的90%出售,结果获利27。7%。甲种商品的成本是多少? 


解:设甲成本x元,乙成本y元
x+y=200
x*1.3*0.9+y*1.2*0.9=200+27.7
解得x=130;y=70

第4题:

如果甲商品的价格上涨,需求量下降,必然引起乙商品的价格上升,则说明甲乙两种商品是( )。

A、无价格弹性商品
B、无关商品
C、互补商品
D、相互可代替商品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在互补商品之间,一种商品价格上升,需求数量降低,会引起另一种商品价格上升,需求数量降低。

第5题:

某商店以每件100元的价格购进甲乙两种商品共1000件出售,甲商品的价格先在原价的基础_上下调10%然后再在新价的基础上。上调10%,乙商品则相反,先涨价10%,再降价10%,则1000件甲乙商品现在的总价是( ) 元。


A.99000
B.0000
C.100000
D.100010

答案:A
解析:
甲的定价方式最后得到的价格是100X0.9X1.1-99,乙商品的定价方式最后得到的价格是100X1.1X0.9-99元,两者最后价格一样,因此1000件甲乙商品现在的总价为99X 00099000元,A选项正确,B、C、D选项错误,故本题应选A。

第6题:

要比较甲乙两厂某供认某种矽肺患病率的高低对工龄进行标准化其标准构成的选择是()。

A、甲乙工人的年龄构成

B、甲乙两场合并的工人的工龄构成

C、当地较稳定人口的年龄构成

D、甲乙两厂合并的工人的年龄构成


答案:B

第7题:

共用题干
某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主要从事商品流通业务,经营商品有甲乙丙三种。其中,甲乙适用增值税税率为17%,丙属于免税商品。2013年10月发生的经济业务资料如下:(1)销售甲商品取得销售收入(不含税)100000元。(2)将价值80000元(不含税)的乙商品无偿赠与孤儿院。(3)销售丙商品取得销售收入500000元。(4)本月购进甲乙丙原材料,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进项税额为5100元。(5)本月购进的原材料入库时发现短缺20%,经查属于因管理不善造成货物的丢失。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该企业本月应缴纳增值税额为()元。
A:26520
B:17000
C:13600
D:30600

答案:A
解析:
下列项目免征增值税:①农业生产者销售的自产农产品;②避孕药品和用具;③古旧图书;④直接用于科学研究、科学试验和教学的进口仪器、设备;⑤外国政府、国际组织无偿援助的进口物资和设备;⑥由残疾人的组织直接进口供残疾人专用的物品;⑦销售的自己使用过的物品。
非正常损失,是指因管理不善造成被盗、丢失、霉烂变质的损失。
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无偿赠与他人,应视同销售,须缴纳增值税。该企业应缴纳增值税额=80000*17%=13600(元)。
由于管理不善导致货物的丢失的损失属于非正常损失,这种情况下的购进货物及相关的应税劳务,其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该企业本月可以抵扣的进项税额=5100-5100*20%=4080(元)。
该企业第(1)项业务应纳销项税额=100000*17%=17000(元);第(2)项业务需缴纳销项税额=80000*17%=13600(元);第(3)项免税;第(4)、(5)项可予抵扣的进项税额=5100-5100*20%=4080(元)。该企业本月应缴纳增值税=销项税额-进项税额=17000+13600-4080=26520(元)。

第8题:

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不同型号的相同产品,产品平均产量是甲乙产品的生产数量及职工人数的加权算术平均数。产品平均产量变动的影响因素是( )。

A.甲和乙各自产量水平变动

B.生产甲乙产品职工总人数变动

C.生产甲乙产品职工人数构成变动

D.甲和乙总平均水平变动

E.甲乙产品的平均生产数量


正确答案:AC
解析:加权算术平均数水平的高低取决于变量值的水平和权数结构这两个因素,故产品平均产量变动的影响因素是甲和乙各自产量水平变动和生产甲乙产品职工人数构成变动。

第9题:

某企业生产某种商品的成本函数为a,b,c,l,s都是正常数,Q为销售量,求:(I)当每件商品的征税额为t时,该企业获得最大利润时的销售量;(II)当企业利润最大时,t为何值时征税收益最大.


答案:
解析:

第10题:

如果甲商品的价格上涨,需求量下降,必然引起乙商品的价格上升,则说明甲乙两种商品是()。

A.无价格弹性商品
B.无关商品
C.互补商品
D.相互可代替商品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在相互替代商品之间,某一种商品价格上升,消费者就会把其需求转向替代品,从而使替代品需
求增加,最终导致替代品价格上升;在互补商品之间,一种商品价格上升,需求数量降低,另一种商品需求数量也会降低,最终导致其价格下降。@##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