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认为,多遇地震(小震)烈度大约比罕遇地震(大震)烈度低()A、0.5度B、1度C、1.55度D、2.55度

题目

一般认为,多遇地震(小震)烈度大约比罕遇地震(大震)烈度低()

  • A、0.5度
  • B、1度
  • C、1.55度
  • D、2.55度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D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大震是罕遇地震,它所对应的烈度在50年内的超越概率约为3%、5%。( )


答案:错
解析:
小震定义为烈度概率密度曲线上的峰值所对应的烈度,即众值烈度或称多遇烈度时的地震,50年内的超越概率为63。这就是第一水准烈度;地震基本烈度,即第二水准烈度,50年内的超越概率为10%;大震是罕遇地震,即第三水准烈度》它对应的烈度在50年内的超越概率为2%?3%。

第2题:

根据《述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下列哪个选项是我国建筑抗震设防三个水准的准确称谓?
(A)小震、中震、大震 (B)多遇地震、设防地震,罕遇地震
(C)近震,中远震、远震 (D)众值烈度、基本烈度、设防烈度


答案:B
解析:

第3题:

与基本烈度对应的地震为多遇地震,即“小震”。()


正确答案:错

第4题:

建筑抗震设防烈度是根据下列哪一项确定()

  • A、多遇地震烈度
  • B、罕遇地震烈度
  • C、基本地震烈度
  • D、震级

正确答案:C

第5题:

第一阶段设计中,不应采用( )烈度值对应的地震作用。
A.罕遇地震 B.基本烈度 C.多遇地震 D.大震


答案:A,B,D
解析:
参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 —2010)条文说明第1.0. 1条规定。

第6题: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Ⅰ350011-2001),进行结构构件截面抗震验算时,计算地震作用应采用( )地面水平运动加速度。

A.设防烈度的地震
B.高于设防烈度的预估的罕遇地震
C.低于设防烈度的多遇地震
D.比设防烈度高一度的地震

答案:C
解析:

第7题: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众值烈度对应于“多遇地震”
B、基本烈度对应于“设防地震”
C、最大预估烈度对应于“罕遇地震”
D、抗震设防烈度等同于基本烈度

答案:D
解析: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第2.1.1条规定,抗震设防烈度是指按国家规定的权限批准作为一个地区抗震设防依据的地震烈度,一般情况,取50年内超越概率10%的地震烈度。根据条文说明第1.0.1条,50年内超越概率约为63%的地震烈度为对应于统计“众值”的烈度,比基本烈度约低一度半,称为众值烈度(多遇地震);50年超越概率10%的地震烈度,规范取为第二水准烈度,称为基本烈度(设防地震)。50年超越概率2%~3%的地震烈度,规范取为第三水准烈度,称为最大预估烈度(罕遇地震)。

第8题:

多遇地震烈度是指()

A.基本地震烈度

B. 大震烈度

C. 众值烈度

D. 罕遇烈度


参考答案C

第9题:

什么是罕遇地震烈度?


正确答案:建筑所在地区在设计基准期(50年)内具有超越概率2%~3%的地震烈度。也称为大震烈度,重现期约为2000年。

第10题:

抗震设防烈度一般情况下采用()

  • A、多遇地
  • B、罕遇地震
  • C、基本烈度
  • D、震中烈度

正确答案:C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