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梁法将基础梁视为多跨连续梁,()A、以土反力作为荷载,假定土反力梯形分布B、以土反力作为荷载,假定土反力均匀分布C、以上部结构自重作为荷载,假定土反力梯形分布D、以上部结构自重作为荷载,假定土反力均匀分布

题目

倒梁法将基础梁视为多跨连续梁,()

  • A、以土反力作为荷载,假定土反力梯形分布
  • B、以土反力作为荷载,假定土反力均匀分布
  • C、以上部结构自重作为荷载,假定土反力梯形分布
  • D、以上部结构自重作为荷载,假定土反力均匀分布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计算基底净反力时,不需要考虑的荷载是下列中的哪一项?

A.建筑物自重
B.上部结构传来轴向力
C.基础及上覆土自重
D.上部结构传来弯矩

答案:C
解析:

第2题:

某双柱下条形基础梁,由柱传至基础梁顶面的竖向力设计值分别为F1和F2。基础梁尺寸及工程地质剖面如图所示。假定基础梁为无限刚度,地基反力按直线分布。



3.假定竖向荷载标准值F1=1206kN,F2=804kN,c=1800mm,b=1000mm,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300kPa,设计算基础梁自重和基础梁上的土重标准值用的平均重度=20kN/m3,地基反力可按均匀分布考虑。试确定基础梁翼板的最小宽度b为(  )mm。

A. 1000
B. 1095
C. 1200
D. 1300

答案:B
解析:
已知竖向荷载的合力为:∑F=F1+F2=1206+804=2010kN,fa=300kPa,



=20kN/m3,基础梁长为:L=1.8+4.0+1.0=6.8m;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5.2.2条规定,基础梁翼缘宽度应满足:

第3题:

地基反力是由什么引起的()

A.上覆土自重

B.基础自重

C.上部结构传来荷载

D.基础及上覆土自重


答案:C

第4题:

地基应力是指由于土的自重和荷载作用而在地基内引起的应力,包括土的()

  • A、自重应力
  • B、地其附加应力
  • C、地基反力
  • D、有效应力

正确答案:A,B

第5题:

进行柱下条形基础的内力计算时,满足( )条件时可按连续梁计算,地基反力看作直线分布。
A.上部结构刚度较小、地基土和荷载分布较不均匀
B.上部结构刚度较大、地基土和荷载分布都比较均匀
C.条形基础梁高度不大于柱距的1/6
D.条形基础梁高度不小于柱距的1/6


答案:B,D
解析:
条形基础梁的内力按连续梁计算的条件包括:当地基持力层土质均匀,上部结构刚度较好,各柱距相差不大(<20%),柱荷载分布较均匀,且基础梁的高度大于1/6 柱距时,地基反力认为符合直线分布,基础梁的内力可按简化的直线分布法计算。当不满足之前的条件,则按弹性地基梁法计算。

第6题:

地基净反力包括下列哪一部分荷载引起的基底应力?

A.上覆土自重
B.基础自重
C.上部结构传来荷载
D.基础及上覆土自重

答案:C
解析:
提示:钢筋混凝土基础底板厚度及配筋计算均需使用地基净反力,地基净反力不包括基础及上覆土自重。

第7题:

框架结构的柱下独立基础,承受由柱传下的轴向力Ⅳ和弯矩M,地基土为黏性土,则地基反力分布( )说法是正确的。

A.底板上各点反力为等值
B.底板中心反力大,周边小
C.底板中心反力小,周边大
D.底板一侧反力最小,另一侧反力最大,中间直线分布

答案:D
解析:

第8题:

把基底附加压力作为作用在弹性半无限体表面上的局部荷载,用弹性理论方法求得土中的应力为土中的()。

(A)自重应力;

(B)附加应力;

(C)地基反力;

(D)有效应力


正确答案:B

第9题:

( )是指建筑本身的自重,以及地基给建筑的土反力或土压力。

A.永久荷载
B.必然荷载
C.可变荷载
D.偶然荷载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建筑设计。永久荷载是指建筑本身的自重,以及地基给建筑的土反力或土压力。

第10题:

当建筑地基土比较均匀、上部结构刚度较好,相邻柱荷载和柱间距的变化不超过20%,且梁板式筏形基础梁的高跨比或平板式筏形基础底板的厚跨比为(),则筏形基础基底反力按直线分布计算。()

  • A、≥1/3
  • B、≥1/4
  • C、≥1/5
  • D、≥1/6

正确答案:D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