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刑法对特殊防卫权是如何规定的?

题目

我国刑法对特殊防卫权是如何规定的?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我国刑法对刑事责任能力是如何规定的?


参考答案:

刑法第十八条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第十九条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第2题:

下列行为,我国刑法没有作出规定的是? ( )

A、正当防卫

B、紧急避险

C、自救行为

D、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


答案:C

第3题:

我国宪法对庇护权是如何规定的?


参考答案:我国宪法第一章总纲第三十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对于因为政治原因要求避难的外国人可以给予受庇护的权利。

第4题:

我国《刑法》规定,防卫过当或避险过当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正确答案:错误

第5题:

我国刑法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处罚有哪些特殊规定?


正确答案: 年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犯罪时不满18周岁的人不得适用死刑。

第6题:

1997年《刑法》第20条第3款是关于特殊防卫的规定。下列对这一规定的认识正确的是( )。

A.这一规定是关于无限防卫权的规定

B.这一规定是关于无过当防卫权的规定 ( ⊙o⊙ )

C.特殊防卫不存在防卫过当的情形

D.这一规定是只是将正当防卫的限度条件有条件地放宽


正确答案:D
特殊防卫是指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并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行为。特殊防卫并非是关于无限防卫权的规定或无过当防卫权的规定,而是属于特殊防卫的一种形式,只是对正当防卫的限度条件有条件地放宽。

第7题:

我国《刑法》关于正当防卫的必要限度的规定采用的是基本适应说。


答案:
解析:
关于正当防卫的必要限度,在我国刑法学界,主要有客观需要说、基本适应说和相当说三种主张。其中,客观需要说主张,所谓“必要限度”,也就是防卫人制止不法侵害所必需的限度;基本适应说认为,正当防卫的必要限度就是防卫行为与不法侵害行为的性质、手段、后果和强度要基本适应。上述两种学说均有片面性,通常认为相当说较为科学,即必要限度原则上应以制止不法侵害所必需为标准,同时要求防卫行为与不法侵害行为在手段、强度等方面不存在过于悬殊的差异。我国刑法的规定实际上采用的是相当说。防卫行为只要为制止不法侵害行为所必需,并且根据不法侵害发生的环境、防卫人与不法侵害人的力量对比等客观因素判断,防卫行为的性质、手段、强度及造成的损害没有明显超过不法侵害的性质、手段、强度及可能造成的损害,或者虽然防卫行为的性质、手段、强度及可能造成的损害明显超过不法侵害,但实际造成的损害并不算重大的,均属于正当防卫的范围,而不能认为防卫过当。

第8题:

我国刑法中的“防卫不适时”指的什么情况( )

A.事先防卫

B.假想防卫

C.防卫挑拨

D.事后防卫


正确答案:AD
本题考查防卫不适时的知识点。
事前防卫是在不法侵害尚未开始之前就进行了防卫,事后防卫是在不法侵害结束之后进行的防卫。正当防卫则要求只能在不法侵害正在进行之时实行,不能实行事先防卫和事后防卫。事先防卫和事后防卫都是在不存在不法侵害的情况下进行的,因此不构成正当防卫,理论上将这两种行为统称为防卫不适时。

第9题:

我国《刑法》对毒品犯罪的刑事责任年龄是如何规定的?


正确答案: 毒品犯罪刑事责任年龄,是指法律所规定的自然人对自己所实施的毒品犯罪行为应负刑事责任必须达到的年龄。
毒品犯罪刑事责任能力,是指毒品犯罪行为人能够正确辩认自己行为的社会性质及其意义,并能够控制和支配自己行为的能力。
(1)已满16周岁的人实施毒品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2)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贩卖毒品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3)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实施毒品犯罪,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
(4)实施毒品犯罪而不满16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其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必要时,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第10题:

我国刑法规定,外国人在我国领域外对我国国家或公民犯罪的,可以适用中国刑法,这种管辖权属于()。

  • A、属人管辖权
  • B、属地管辖权
  • C、保护性管辖权
  • D、普遍管辖权

正确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