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老作家张天翼创作的优秀儿童小说。 A、《波办乔少爷》《大林和小林》B、《宝葫芦的秘密》《大林和小林》C、《葡萄仙子》《宝葫芦的秘密》D、《陶奇的暑期日记》《大林和小林》

题目

()是老作家张天翼创作的优秀儿童小说。 

  • A、《波办乔少爷》《大林和小林》
  • B、《宝葫芦的秘密》《大林和小林》
  • C、《葡萄仙子》《宝葫芦的秘密》
  • D、《陶奇的暑期日记》《大林和小林》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我国现代儿童文学的奠基之作是( )。

A、叶圣陶的《稻草人》和冰心的《寄小读者》
B、叶圣陶的《稻草人》和张天翼的《大林和小林》
C、冰心的《小桔灯》和陈伯吹的《阿丽思小姐》
D、张天翼的《宝葫芦的秘密》和贺宜的《野小鬼》

答案:A
解析:
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奠基之作是叶圣陶创作并发表于20年代初的童话《稻草人》和稍晚于几年问世的冰心的书信体散文《寄小读者》。张天翼的童话《大林和小林》是30年代中国儿童文学的杰作;陈伯吹的《阿丽思小姐》、贺宜的《野小鬼》也发表于30年代。而张天翼的《宝葫芦的秘密》则发表于新中国成立以后。故选A。

第2题:

下列作品中属于张天翼创作的有()。

A《包氏父子》

B《呼兰河传》

C《林家铺子》

D《大林和小林》


A,D

第3题:

张天翼在 30 年代初发表的( )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童话。

A、《稻草人》

B、《大林和小林》

C、《宝葫芦的秘密》

D、《五卷书》


参考答案:B

第4题:

1932年张天翼写了儿童文学的处女作和成名作是()。  

  • A、《大林和小林》  
  • B、《蜜蜂》  
  • C、《奇遇》  
  • D、《秃秃大王》

正确答案:A

第5题:

《大林和小林》是()写的。

  • A、张天翼
  • B、杨红樱
  • C、郑渊洁

正确答案:A

第6题:

我国现代儿童文学的奠基之作是()。


A.叶圣陶的《稻草人》和冰心的《寄小读者》

B.叶圣陶的《稻草人》和张天翼的《大林和小林》

C.冰心的《小桔灯》和陈伯吹的《阿丽思小姐》

D.张天翼的《宝葫芦的秘密》和贺宜的《野小鬼》

答案:A
解析:
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奠基之作是叶圣陶创作并发表于20年代初的童话《稻草人》和稍晚几年问世的冰心的书信体儿童散文《寄小读者》。张天翼的长篇童话《大林和小林》是30年代中国儿童文学的杰作;陈伯吹的《阿丽思小姐》、贺宜的《野小鬼》也发表于30年代;而张天翼的《宝葫芦的秘密》则发表于新中国成立以后。 学界一般认为,我国现代儿童文学的奠基之作是叶圣陶的《稻草人》和冰心的《寄小读者》。

第7题:

《大林和小林》中小林被拍卖到()那里。

  • A、四四格
  • B、老国王
  • C、中麦伯伯

正确答案:A

第8题:

大林和小林是一对兄弟,其父母先后患病去世(无其他亲人),兄弟二人相依为命长大。大林一直忙于打拼事业,婚后离异无子女。小林与王芳结婚育有子女(小圆和小方)二人。2020年5月小林因病去世,王芳未改嫁。假定2021年1月2日大林在一场交通事故中死亡,且未留有遗嘱,其遗产的处理符合《民法典》的是( )。

A.因小林先于大林死亡,导致大林没有继承人,遗产归国家
B.小林先于大林死亡,小林的妻子王芳、子女小圆和小方代小林之位继承大林的遗产
C.小林先于大林死亡,小林的子女小圆和小方代小林之位继承大林的遗产
D.小林先于大林死亡,小林的妻子王芳、子女小圆和小方通过转继承继承大林的遗产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核代位继承。《民法典》第1128条规定:被继承人的兄弟姐妹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由被继承人的兄弟姐妹的子女代位继承。本案中,小林先于大林死亡,是代位继承,且只能由小林的子女代位继承。故选项C正确。

第9题:

1933年张天翼写了儿童文学的处女作与成名作是《大林和小林》


正确答案:正确

第10题:

简论张天翼童话《大林和小林》的主要特色及其在中国现代童话史上的地位。


正确答案: 《大林和小林》的主要特色:1.采用宏大的结构,通过童话幻想的意境,展现旧中国形形色色的人生世态,深刻揭示两大阶级矛盾斗争和各自命运;2.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幻想奇特而夸张,有很强的象征性;3.语言别具一格,生动、活泼、幽默感强,常使小读者忍俊不禁;4.十分注意情节的紧凑曲折,在动态中塑造形象,作品具有热闹、动态的美感魅力;5.成功运用夸张、讽刺等手段,形成独特的风格,将我国同画创作推到一个新的高峰。
在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史上的地位: 张天翼是叶圣陶所开创现实主义童话的杰出的继承者,同时又发展了叶圣陶童话的题材和主题,描绘“真的世界”,“真的人”,讲述“真的道理”,具有鲜明和批判精神。《大林和小林》是20世纪中国最优秀的民族童话精品,标志着我国童话创作的成熟,堪称中国现代童话创作的典范之作,70多年来影响了几代的中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