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效道提出的心理健康标准有哪些。

题目

王效道提出的心理健康标准有哪些。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在王效道看来,判断一个人是否健康的标准有:

A、适应能力

B、耐受力

C、控制力

D、意识水平


参考答案:ABCD

第2题:

许又新提出的心理健康标准包括( )。

(A)体验标准

(B)操作标准

(C)发展标准

(D)内省标准


正确答案:ABC

第3题:

简述王登峰等人提出的心理健康指标。


正确答案:1、了解自我、悦纳自我2、接受他人、善与人相处3、正视现实、接受现实4、热爱生活、乐于工作5、能协调与控制情绪、心境良好6、人格完整和谐7、智力正常8、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第4题:

确定心理健康的标准有哪些?
1.统计学规范标准
2.社会规范标准
3.主观经验标准
4.生活适应标准
5.心理成熟标准
6.生理学标准

第5题: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有哪些


答案:
解析:
答:心理健康包括两层涵义:其-是无心理疾病;其二,能积极调节自己的心态,顺应环境并有效地、富有建设性地发展和完善个人生活。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包括以下几方面:
(1)能够从心理上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
一个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应能够体验到自己存在的价值,既能了解自己又能接受自己,对自己的能力、性格和优点能做出恰当、客观的评价,对自己不会提出苛刻、非分的期望与要求;同时,努力发展自身的潜能,即使对自己无法补救的缺陷,也能安然处之。
(2)能较好地适应现实环境
心理健康的大学生能面对现实、接受现实,并能主动地适应现实、改造现实;对周围事物和环境能做出客观的认识和评价,并能与现实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对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各种困难和挑战都能妥善处理。
(3)具有和谐的人际关系.
心理健康的大学生乐于与人交往,能认可别人存在的重要性和作用,能融于集体中,在与人相处时,积极的态度多于消极的态度,在社会生活中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较充分的安全感。
(4)具有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能较好地协调与控制情绪
心理健康的大学生情绪稳定,他们愉快、乐观、开朗、满意等积极情绪状态总是占优势,身心处于积极向上、充满希望的乐观状态;能适度地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合理地宣泄不良的情绪。

从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总体水平看,在校大学生中出现心理障碍倾向者的比例约有30% ~40%左右。而其中存在较严重心理障碍的大学生约占学生总数的10%左右。大学生中主要存在的心理障碍为神经症性的情绪障碍、人际关系敏感和强迫倾向等问题。

未能适应大学生活,没能掌握大学学习、生活的规律,缺乏独立生活经验与能力,是造成大一学生心理不良的重要原因; 2~3年级大学生在学习任务重、人际交往不佳与情感矛盾方面易表现出诸多问题,进而给其心理健康带来消极影响; 4年级大学生因面临就业,担心找不到理想的工作而倍感压力,由此也会对其心理健康带来不良的影响。

(2)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既受客观影响,又受主观因素的影响,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有:
①自我意识明显分化,理想我和现实我出现矛盾;
②情绪控制能力较低,表现为情绪起伏较大,遇事不冷静,思考容易冲动,牢骚不满较多;
③缺乏人际沟通能力。表现为人际交往的圈子窄,缺乏基本交往技巧,自我封闭与自做或自卑心理过重; .
④缺乏学习动机和兴趣。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学习目标不明确,缺乏专业兴趣,从而使自已面对学习压力丧失自信,产生焦忠等不良心理反应;
⑤社会适应能力差。表现为不能很快适应新环境,包括学习、生活、人际环境等;
⑥家庭问题的影响。如家庭教养方式不当造成学生人格的缺陷;家庭经济困难、亲人患重病所带来的心理压力;
⑦缺少心理卫生知识。在心理困扰面前,学生由于缺少心理卫生知识,不知如何面对困难,有效地调整个人心态或寻求帮助,致使个人的心理问题日趋严重。

第6题:

许又新提出的心理健康标准有( )。

A.三类标准

B.十个标准

C.四类标准

D.六个标准


正确答案:A

第7题:

对心理健康标准的理解,最经典的是马斯洛和米特尔曼提出的心理健康()标准;我国学者也提出了心理健康的()条标准。


A.8、8
B.8、10
C.10、8
D.10、10


答案:C
解析:
对心理健康标准的理解,最经典的是马斯洛(Maslow)和米特尔曼(Mittelman)提出的心理健康十条标准:

(1)有足够的自我安全感;

(2)能充分地了解自己,并能对自己的能力做出适度的评价;

(3)生活理想切合实际;

(4)不脱离周围现实环境;

(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

(6)善于从经验中学习;

(7)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8)能适度地发泄情绪和控制情绪;

(9)在符合集体要求的前提下,能有限度地发挥个性;

(10)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能恰当地满足个人的基本要求。

我国学者也提出了心理健康的标准,内容包括如下:

(1)智力水平处于正常范围内,并能正确客观地反映事物;

(2)心理与行为特点和生理年龄相匹配;

(3)情绪稳定,积极与情景相适应;

(4)心理与行为协调一致;

(5)社会适应良好,人际关系和谐;

(6)行为反应适度,不过敏,不迟钝;

(7)在遵循基本社会行为规范的基础上,能实现个人动机,满足个人合理要求;

(8)自我意识与自我实际基本相符,“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基本保持一致。

第8题:

王效道认为判断一个人是否健康有以下标准:

A、适应能力

B、社会交往能力

C、康复力

D、愉快胜于痛苦的道德感


参考答案:ABCD

第9题:

心理健康的标准有哪些?


答案:
解析:
(1)对现实的有效知觉。(2)自知、自尊与自我接纳。
(3)自我调控能力。
(4)与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
(5)人格结构的稳定与协调。
(6)生活热情与工作高效率。

第10题:

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有哪些?
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主要有:
第一,对教师角色的认同。
第二,有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
第三,能正确地了解自我,体验自我和控制自我。
第四,具有教育独创性。
第五,在教育活动和日常生活中能真实地感受情绪并恰如其分地控制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