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机房布线系统中的铜缆与电力电缆或配电母线槽之间的最小间距应根据()确定。A、机房的面积和线缆保护方式B、机柜的数量和线缆保护方式C、机柜的容量和线缆的数量D、机柜的容量和线缆保护方式

题目

主机房布线系统中的铜缆与电力电缆或配电母线槽之间的最小间距应根据()确定。

  • A、机房的面积和线缆保护方式
  • B、机柜的数量和线缆保护方式
  • C、机柜的容量和线缆的数量
  • D、机柜的容量和线缆保护方式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在建筑群子系统所采用的铺设方式中,能够对线缆提供最佳保护的方式是______ 。

A.巷道布线

B.架空布线

C.直埋布线

D.地下管道布线


正确答案:D

第2题:

在建筑群布线子系统所采用的铺设方式中,能够对线缆提供最佳保护的方式是

A.巷道布线

B.架空布线

C.直埋布线

D.地下管道布线


正确答案:D

第3题:

根据线缆的敷设方式和途经环境的条件确定线缆型号规格。()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正确

第4题:

一个大站型的站点,需要1个主机柜和两个副机柜共3个机柜,主副机柜之间的连线都需要()和()线缆。


正确答案:PCM线缆;同步线缆

第5题:

下列关于建筑智能化工程线缆的施工要求,说法错误的是()。

A.同轴电缆的最小弯曲半径应大于其外径的15倍
B.线缆敷设时,多芯线缆的最小弯曲半径应大于其外径的6倍
C.信号线缆和电力电缆平行或交叉敷设时,其间距不得小于0.3m
D.信号线缆与电力电缆交叉敷设时,宜成钝角

答案:D
解析:
2020版教材P213 / 2019版教材P201
(一)线缆的施工要求:
1.信号线缆和电力电缆平行或交叉敷设时,其间距不得小于0.3m;信号线缆和电力电缆平行或交叉敷设时,其间距不得小于信号线缆与电力电缆交叉敷设时,宜成直角。
2.线缆敷设时,多芯线缆的最小弯曲半径应大于其外径的6倍;同轴电缆的最小弯曲半径应大于其外径的15倍。

第6题:

以下哪项不是机柜的配套部件()

A.KVM切换器

B.PDU插排

C.FC线缆

D.机柜托盘


参考答案:C

第7题:

下列关于线缆的施工要求,说法错误的是( )。

A.同轴电缆的最小弯曲半径应大于其外径的15倍
B.线缆敷设时,多芯线缆的最小弯曲半径应大干其外径的6倍
C.信号线缆和电力电缆平行或交叉敷设时,其间距不得小于0.3m
D.信号线缆与电力电缆交叉敷设时,宜成钝角

答案:D
解析:
教材P201
(一)线缆的施工要求:(1)信号线缆和电力电缆平行或交叉敷设时,其间距不得小于0.3m;信号线缆与电力电缆交叉敷设时,宜成直角。(2)线缆敷设时,多芯线缆的最小弯曲半径应大于其外径的6倍;同轴电缆的最小弯曲半径应大于其外径的15倍。(3)线缆敷设时,为避免干扰,电源线与信号线、控制线,应分别穿管敷设;当低电压供电时,电源线与信号线、控制线可以同管敷设。线缆在沟内敷设时,应敷设在支架上或线槽内。(4)明敷的信号线缆与具有强磁场、强电场的电气设备之间的净距离,宜大于1.5m,当采用屏蔽线缆或穿金属保护管或在金属封闭线槽内敷设时,宜大于0.8m。(5)信号线缆的屏蔽性能、敷设方式、接头工艺、接地要求等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

第8题:

在建筑群布线子系统所采用的铺设方式中,能够对线缆提供最佳保护的方式是

A) 卷道布线

B) 架空布线

C) 直埋布线

D) 地下管道布线


正确答案:D

第9题:

对于可移动的机柜,连人机柜的全部线缆在连入机柜的入口处,至少预留( )。

A.0.5m
B.1m
C.1.5m
D.2m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建筑智能化工程施工技术。对于可移动的机柜,连人机柜的全部线缆在连入机柜的入口处,至少预留1m。

第10题:

下列关于RNC保护地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RNC保护地线用于将机柜以及机柜内部模块安全保护接地
  • B、每台RNC机柜必配置1条机柜外接保护地线
  • C、机柜并柜时相邻机柜间需要增加3条机柜互连保护地线
  • D、RNC保护地线是必备线缆

正确答案:A,B,C,D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