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玻璃丝材料的绑绳使用前要进行脱蜡处理?应如何进行脱蜡处理?

题目

为什么玻璃丝材料的绑绳使用前要进行脱蜡处理?应如何进行脱蜡处理?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玻璃纤维在生产过程中,为了集束成纱,采用了浸润剂使纤维黏合集束、润滑和防静电,以保证拉丝和纺织工序顺利完成。玻璃纤维耐磨性差,但经浸渍处理后性能显著提高。我国多采用石蜡乳剂作浸润剂,这层浸润剂对树脂的黏接有较大的妨碍作用。
现在有的绑线材料采用了改进的工艺,如采用含有偶联剂组份的增强性浸润剂等,既能满足纤维的制造要求,又不妨碍树脂的浸渍和黏接。这些材料不用脱蜡处理,有的可以在不浸胶的情况下先行绑扎,绑扎后再刷胶即可浸透。实际使用中应注意区分。
采用玻璃丝材料的绑绳,应在工作开始前在烘箱中180~200℃右温度下约4~8h焙烘进行脱蜡处理,使石蜡成分挥发,以保证浸胶处理时,胶能浸入纤维,否则,胶只能停留在表层,导致绑绳在运行中绑扎不牢而开裂。绑绳应在使用前浸胶后凉至半干,呈柔韧时再使用,过干的绑绳则不可再用。浸胶配方各厂家使用不一,应尽量按厂家要求的配方处置。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原油在蒸馏前,一般先经过()处理。

A、脱盐、脱水

B、脱硫、脱盐

C、脱蜡、脱水

D、脱盐、脱硫


参考答案:A

第2题:

染色过程中关于脱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组织切片脱蜡要彻底

B、石蜡切片必须经过脱蜡后才能染色

C、二甲苯的新鲜与否不影响脱蜡的效果

D、脱蜡前切片经过烘烤

E、脱蜡主要取决于二甲苯的温度和时间


参考答案:C

第3题:

下列各项不属于原位PCR扩增前的预处理的是

A、脱蜡

B、去污

C、蛋白酶K处理

D、内源性生物素和酶的去除

E、固定


参考答案:E

第4题:

为什么新树脂在使用前应进行预处理?


正确答案: 因为新树脂中含有少量的低聚和物和未参与聚合、缩合反应的单体,当树脂与水、酸、碱、盐等溶液接触时,上述物质就会转入溶液中,影响出水水质,而且新树脂往往含有铁、铝、铜等无机杂质,为防止这些有机物和无机物影响出水水质和效率,应对新树脂进行预处理。

第5题:

新树脂使用前为什么要处理?应如何处理?


正确答案: 新的离子交换树脂常含有低聚合物和未参加聚合反应的物质以及铁铝、铜等杂质,当树脂与水、酸碱或其它溶液接触时,上述可溶性杂质就会转入溶液中而影响水质,所以新树脂使用前要处理。
处理办法:必须先用水使树脂充分膨胀,然后用稀酸除去无机质,用稀NaOH除去有机物。如树脂已脱水,则应放在浓食盐水中浸泡一定时间后再用水稀释使其缓慢膨胀至最大体积,至于阴树脂在浸泡在10%的食盐水中。

第6题:

为什么新树脂在使用前要进行预处理?


正确答案:新树脂中常含有少量的低聚合物和未参与聚合或缩合反应的单体。当树脂运行时会转入水中而影响水质,除此之外往往还会有铁、铝、铜等无机杂质影响树脂效率,所以对水质要求较高时使用前必须进行预处理,防止树脂中杂质影响出水水质和效率。

第7题:

制作电缆接头用的黄腊绸带、黑玻璃漆带、无碱玻璃丝带等,施工前如何进行排潮处理?


正确答案: (1)恒温干燥法:将绝缘带卷成直径为25—30mm小卷,放人110—120℃恒温干燥箱内烘4—5h,冷却干取出,放入干燥的密封筒内。(2)油浸排潮法:将绝缘带小卷放入恒温在120—130℃的电缆油中,离锅底保持30mm距离,经一定时间后油面不再生产泡沫后取出,装入贮有电缆油的桶中,油位应超过所有装入的物体并将其密封。

第8题:

下列哪项不属于原位PCR扩增前的预处理

A、脱蜡

B、去污

C、蛋白酶K处理

D、内源性生物素和酶的去除

E、固定


参考答案:E

第9题:

玻璃表面为什么要进行适性处理?如何处理?


正确答案: 玻璃的主要材料是SiO 2、Al 2O3、Fe 2O3等氧化物,表面张力一般在200-300mN/m,也属于高能表面,有益于油墨的吸附,尤其是更容易吸附带正离子的物质的吸附。玻璃的另一个重要特性是亲水性。H0+Si-O-Si→2(SiOH)一般要进行清洁处理,一是为了清除表面的覆盖层和污秽物,其次是改变其表面活性使之对油墨易于润湿。
其处理方法有以下几种:
(1)采用表面处理剂对玻璃表面进行处理;
(2)采用脱脂和化学方法等综合处理。先用丙酮、甲乙酮清洗玻璃表面使之脱脂,然后用铬酸、重铬酸盐、硫酸液在室温下浸泡10-20分钟,再用蒸馏水洗净并干燥;
(3)采用机械方法处理。用水磨砂进行水磨,或在中性洗涤剂中进行机械打磨,以增加比表面积,减小润湿接触角,便于油墨的润湿,最后用蒸馏水充分洗净,室温下干燥。

第10题:

为什么气相色谱填充柱在首次使用前要进行老化处理?


正确答案: (1)彻底去除残余的溶剂和挥发性杂质;
(2)使固定液均匀地、牢固地分布在载体表面上。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