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硝化碳源可以分为三类:()、()、()。

题目

反硝化碳源可以分为三类:()、()、()。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人工湿地对污染物质的净化机理非常复杂,它不仅可以去除有机污染物,同时具有一定的去除氮磷能力,关于人工湿地脱氮机理,下列哪项说明是错误的?(  )

A.部分氮因为湿地植物的吸收及其收割而去除
B.基质存在大量的微生物,可实现氨氮的硝化和反硝化
C.因为湿地没有缺氧环境和外碳源补充,所以湿地中没有反硝化作用
D.氨在湿地基质中存在物理吸附而去除

答案:C
解析:
湿地去除氮磷的作用机理是借悬浮的、底泥的以及寄生栖息于植物上的细菌的代谢作用将凝聚性与可溶性固体进行生物分解,并利用植物根毛的输氧及传递特性,使根系周围连续呈现好氧、缺氧及厌氧状态,相当于许多串联或并联的处理单元,使硝化、反硝化作用得以在湿地中进行。在此过程中,相当数量的氮、磷、重金属以及难降解有机物能被植物吸收而去除。

第2题:

在生物反硝化过程中,污水中的碳源品质和数量决定了反硝化的程度。根据化学计量学原理,从理论上计算每还原1gNO3--N需要COD的量是(  )。

A.2.14g
B.1.07g
C.3.86g
D.2.86g

答案:D
解析:
化学需氧量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氧化1L水样中还原性物质所消耗的氧化剂的量,以氧的mg/L表示。反硝化作用是在缺氧条件下由反硝化菌作用将NO2--N和NO3--N还原成气态氮,反应过程可用下式表示:

反硝化菌为异养兼性厌氧菌,只有在无分子氧而有硝酸和亚硝酸离子存在的条件下,它们才能够利用这些离子中的氧进行呼吸,使硝酸盐还原。反硝化过程中必须有一定的有机物作为电子给体。由上式可知,1gNO2--N转化为N2时需要有机物(以COD计)1.71g。1gNO3--N转化为N2时需要2.86gCOD。

第3题:

反硝化过程需要丰富的()作为能源物质。

A、水源

B、氮源

C、磷源

D、碳源


参考答案:D

第4题:

当SBR法进水处于厌氧条件时,如果原水中氨氮过高,()会优先于消耗水中有机碳源,直接影响除磷效果。

  • A、硝化菌、聚磷菌
  • B、反硝化菌、聚磷菌
  • C、聚磷菌、硝化菌
  • D、聚磷菌、反硝化菌

正确答案:B

第5题:

什么是硝化作用?什么是反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适宜的PH范围是多少?


正确答案: 硝化作用是指NH3氧化成NO2-,然后再氧化成NO3-的过程。
反硝化作用是指硝酸盐和亚硝酸盐被还原为气态氮和氧化亚氮的过程。
反硝化作用适宜的PH值7.0~8.0之间。

第6题:

在生物反硝化过程中,污水中的碳源品质和数量决定了反硝化的程度。根据化学计量学原理从理论上计算每还原1g NO3-需要多少COD?

A. 2. 14g
B. 1. 07g
C. 3. 86g
D. 2. 86g

答案:D
解析:

第7题:

自然界氮循环过程中,微生物通过下列哪些途径转化有机氮?

A.固氮、氨化、反硝化
B.无机化、硝化、固氮
C.固氮、硝化、氨化
D.氨化、硝化、反硝化

答案:D
解析:
提示 微生物先通过氨化作用将有机氮转化为氨,再经过硝化作用和反硝化作用,将氨转化为氮气。

第8题:

自然界氮循环过程中,微生物通过下列哪类途径转化有机氮( )。
A 固氮、氨化、反硝化
B 无机化、硝化、固氮
C 固氮、硝化、氨化
D 氨化、硝化、反硝化


答案:D
解析:
许多植物、动物、微生物都能进行氨化作用把有机氮转化为氨,氨在通气条件下被硝化细菌氧化成亚硝酸和硝酸,硝酸盐在厌氧条件下被反硝化菌还原为分子氮。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第9题:

采用前置反硝化系统,其主要优点有()

  • A、方便加药
  • B、利用入水碳源较完全
  • C、便于曝气调整
  • D、益于污泥增长

正确答案:B

第10题:

简述什么是同化、氨化、硝化、反硝化和固氮。


正确答案: 同化:绿色植物和微生物吸收硝态氮和铵态氮,合成机体中的蛋白质、核酸等含氮有机物的过程。
氨化:所有生物残体中的有机氮化合物,经微生物分解成氨态氮的过程。
硝化:氨在有氧条件下,氧化成硝酸盐的过程成。
反硝化:硝酸盐在通气不良的条件下,通过微生物作用而还原的过程称为反硝化。
固氮:通过微生物作用把分子氮转化为氨的过程,此时,氨不释放到环境中,而是继续在机体内转化,合成氨基酸,组成蛋白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