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法律、法规要求,严格遵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落实职业病预防措施,从源头上控制和消除什么危害?A、职业B、职业病C、安全生产D、生产
查看答案
问题: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哪个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职业病统计报告的管理工作?并按照规定上报。A、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B、劳动保障行政部门 C、总工会 D、卫生行政部门
问题:接触浓度和接触时间一定时,最易导致肺水肿的刺激性气体是()A、光气B、氯气C、甲醛D、二氧化硫E、硫酸二甲酯
问题:对放射工作场所和放射性同为素的运输、贮存,用人单位必须配置防护设备和报警装置,保证接触放射线的工作人员佩戴( )。A、射线累积计量仪B、个人剂量计C、便携式放射线检测仪
问题:环境污染物对社区居民健康的影响类型包括()A、急性危害B、慢性中毒C、远期危害D、非特异性危害E、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
问题:黄色警示线设在危害区域的周边,其内外分别是危害区和洁净区,此区域内的人员要佩戴适当的防护用具,患者的抢救治疗、指挥机构设在此区内,出入此区域的人员必须进行洗消处理。
问题:我国关于工作地点噪声卫生限值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日接触时间4小时不能超过80dB(A),最高不得超过140dB(A)B、日接触时间4小时不能超过85dB(A),最高不得超过140dB(A)C、日接触时间4小时不能超过88dB(A),最高不得超过115dB(A)D、日接触时间8小时不能超过85dB(A),最高不得超过115dB(A)
问题:不得安排孕期、哺乳期的女职工从事( )。A、高温作业B、机加工作业C、对本人和胎儿、婴儿有危害的作业
问题:对已经脱离粉尘作业的工人,应定期()A、体内排尘处理B、服用克矽平治疗C、脱敏治疗D、胸片检查E、不需任何处理
问题:为了做好《职业病防治法》的宣传工作,指导各地区组织好《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活动,4月16日,()联合下发了《关于认真做好〈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活动和贯彻落实工作的通知》。A、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与卫生部B、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与卫生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C、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与全国总工会D、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与卫生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和全国总工会
问题:职业性噪声聋是如何发生的?
问题:在可引起电光性眼炎的作业场所,设置“()”警告标识和“()”指令标识。
问题: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或者有证据证明危害状态可能导致职业病危害事故发生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可以采取哪些临时控制措施?A、责令暂停导致职业病危害事故的作业、封存造成职业病危害事故或者可能导致职业病危害事故发生的材料和设备、组织控制职业病危害事故现场B、责令暂停导致职业病危害事故的作业C、封存造成职业病危害事故或者可能导致职业病危害事故发生的材料和设备D、组织控制职业病危害事故现场
问题:土法炼金可致()A、汞中毒B、铅中毒C、苯中毒D、氯气中毒E、光气中毒
问题:确定工作场所定点采样点数目说法正确的是:()A、移动式产尘设备按经常移动范围的长度设点,20米以下设1个点,20米以上在装、卸处各设1个采样点。B、皮带长度在10m以下者,设1个采样点;10m以上者在皮带头、尾部各设1个采样点。C、在集中控制室内,至少设置1个采样点,操作岗位也不得少于1个采样点D、一个厂房内有多台同类产尘设备生产时,3台以下者选1个采样点,4-10台选2个采样点,10台以上者,至少设置3个采样点。
问题: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时,应当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如实告知劳动者,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不得隐瞒或者欺骗。A、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B、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C、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
问题:生产环境即生产作业环境。
问题:用人单位是否需要进行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
问题:患了尘肺病如何预防?
问题:在职业病目录中,( )被列为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A、森林脑炎、高原病、手臂振动病B、中暑、黑变病、手臂振动病C、中暑、冻伤、手臂振动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