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职业中毒的现场调查的内容和注意事项。

题目

简述职业中毒的现场调查的内容和注意事项。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1)一般情况调查:单位名称、性质、隶属情况、单位地址、联系电话、引起中毒的原因、范围、接触人数、中毒人数、死亡人数、临床症状、治愈转归情况、发生中毒的时间、地点、产品名称及生产时间、有无各类规章制度等。
(2)职业史调查:接触工人、中毒者、死亡者的职业史、可能接触的有毒有害物质等。
(3)工艺过程:生产中使用和产生的化学物质、生产工艺
(4)中毒经过和原因调查:操作、仪器设备
(5)防护情况:防护设备、个人防护
(6)中毒者的情况。
注意事项:
1)现场安全和自我保护,所有中毒现场工作人员都应穿着适当的个体防护装备;
2)仔细观察倾听各方面意见,做好记录;
3)进行现场拍照和录音。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有机磷中毒( )

A.农村农药中毒报告卡

B.职业中毒和职业病报告卡

C.有害作业工人健康检查年报表

D.尘肺病例报告卡

E.急性职业中毒患者现场劳动卫生调查表


参考答案:A

第2题:

不属于职业中毒诊断内容的是

A、职业史

B、职业卫生现场调查

C、家庭状况

D、症状和体征

E、实验室检查


参考答案:C

第3题:

急性职业性中毒现场调查处置工作步骤及内容


参考答案:1.出发前准备(1)信息资料收集,根据接到的报告内容收集有关化学中毒文献,包括专业数据库、文献、书籍和网络资料等,必要时可向专家咨询;(2)备齐应急调查处置相关设备,如快速检测仪器、采样装备、现场调查表、现场记录表、照相机、录音机等;(3)个体防护用品和通讯、交通工具;(4)拟订调查计划,确定调查组成员及负责人,安排现场调查工作的组织分工。2.现场个体防护 进入中毒现场工作的人员应佩戴合适的个体防护用品,按其防护性能可分为四级。根据毒物种类及浓度,穿着相应防护级别的个体防护用品(呼吸防护器、防护服、防护手套、防护眼镜、防护靴、防护帽等)。(1)A级防护:能对周围环境中的气体与液体提供最完善保护。如有毒物质对皮肤具有损害作用,环境中浓度达到立即威胁生命和健康的浓度(IDLH)或浓度未知,或者同时存在缺氧时(氧浓度

第4题:

简述应如何开展食物中毒现场调查确定食物中毒的致病原因。


正确答案: 访谈相关人员、查阅相关记录、现场勘察(原辅料、生产加工、成品储存、从业人员健康状况)采集样本。
1)通过对医务人员及患者的询问,核实患者的一般情况和临床表现;
2)指导患者填写“进餐情况调查表”,调查患者发病48小时内食物进食情况;
3)尽可能采集患者呕吐物和血、尿、便等样品并快速检测。

第5题:

简述食物中毒调查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正确答案:
(1)食物中毒类型调查。首先要确定疾病的发生是否是食物中毒,如果是食物中毒,就要确定属于何种类型的食物中毒,为此要进行三方面的工作,即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诊断和实验室诊断。(2)有毒食品调查。在食物中毒调查中调查并确定有毒食品时进行食物中毒的诊断和处理即为重要的环节,初步确定可疑有毒食品后,应迅速采集样品送检,以检验出有毒物质或微生物污染食品的情况。(3)中毒原因调查。中毒原因调查是指对可疑有毒食品的来源、被污染的环节、运转的途径以及造成中毒的条件等情况的调查。一般是以发生中毒的单位为起点,按照食品的来源途径进行追溯调查。(4)中毒患者个案调查。中毒患者个案调查是对中毒者的一般情况、进食有毒食品情况、发病情况和症状表现、实验室检验结果和病程愈后等情况进行调查,一般采用调查表形式,并进行所有中毒者调查结果的汇总分析。

第6题:

滑石尘肺( )

A.农村农药中毒报告卡

B.职业中毒和职业病报告卡

C.有害作业工人健康检查年报表

D.尘肺病例报告卡

E.急性职业中毒患者现场劳动卫生调查表


参考答案:D

第7题:

急性职业中毒事故处理规程要点:具备处理急性职业中毒事故专用包

A.准备程序

B.现场处理

C.调查

D.必须具备的资料

E.执法处理


正确答案:A

第8题: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 )

A.农村农药中毒报告卡

B.职业中毒和职业病报告卡

C.有害作业工人健康检查年报表

D.尘肺病例报告卡

E.急性职业中毒患者现场劳动卫生调查表


参考答案:B

第9题:

职业中毒现场应急处理内容和步骤


答案:
解析:
1.现场应急处理内容
(1)急救措施:尽快使患者脱离中毒环境,将其移至上风向或空气新鲜场所,脱去污染的衣服,保持呼吸道通畅,群体发病时迅速分检轻、重症患者,以便医疗急救或转往医院救治。
(2)负责中毒事故的接报:根据情况在规定时间内上报卫生行政部门。
(3)现场保护和应急监测:封存造成职业病危害事故的设备、工具、材料,并及时采集污染区的毒物样品。
(4)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了解事故发生单位、时间、地点;患者数、死亡人数、可能涉及人数;查清毒物来源,采取相应控制措施。
(5)分析事故性质和发生的原因。
(6)对现场调查资料进行初步评估后,可对现场控制措施(如通风、切断危害源等)、救援人员的个体防护、现场隔离带设置、人员疏散等问题提出建议。
(7)提出预防改进措施和开展职业卫生教育。
(8)提交调查处理报告。
2.中毒突发事件的现场处理步骤
(1)接报:记录好报告人姓名、单位、事故单位、事故发生时间、地点、泄露的主要化学毒剂的种类和剂量、有无伴随发生火灾和爆炸、事故现场伤亡情况、周边医疗卫生资源分布状况、可能波及范围和程度等。
(2)派出救援队伍并携带必要仪器设备,迅速到达事故现场。
(3)现场危害源控制和识别。
(4)设点开展现场急救并注意自身防护。
(5)现场检伤和病员分类:在发生群体性急性中毒时,应当对中毒患者进行病情初步评估,优先抢救病情危重患者。对重度中毒患者,中度中毒患者,轻度中毒患者,死亡患者分别在躯体明显部位固定红色、黄色、绿色、黑色标记,以显示需要处理的级别和方式。
(6)转运。
(7)分析原因、撰写调查报告。

第10题:

下列哪项不属于职业中毒诊断原则()

  • A、职业工作史
  • B、家族史
  • C、职业场所现场调查
  • D、集体诊断
  • E、实验室检查

正确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