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标投标法规定,限制、排斥投标竞争是属于违法行为,以下行为哪个不

题目

招标投标法规定,限制、排斥投标竞争是属于违法行为,以下行为哪个不属于限制、排斥投标竞争()

  • A、以不合理的条件限制或者排斥潜在投标人
  • B、对潜在投标人实行歧视待遇
  • C、强制要求投标人组成联合体共同投标
  • D、要求投标人在按规定提供有关的资质证明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D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规定,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其招标活动不受地区或者部门的限制。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违法限制或者排斥本地区、本系统以外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参加投标。()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

第2题: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邀请招标是《招标投标法》规定的招标方式

B.公开招标是.《招标投标法》规定的招标方式

C.议标是《招标投标法》规定的招标方式

D.议标不是《招标投标法》规定的招标方式


正确答案:C
解析:《招标投标法》规定:“招标分为公开招标和邀请招标。”

第3题:

《招标投标法》规定,法人、其他组织和个人必须具备( )条件后,才能成为投标人。

A.招标文件中预定的投标人和参与投标竞争

B.良好的商业信誉和积极参与投标竞争

C.响应招标和依法递交投标文件

D.响应招标和参与投标竞争


参考答案:D

第4题:

下列属于招标人违法行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的情形是()。

A.将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化整为零
B.招标人以任何条件限制或者排斥潜在投标人的
C.与投标人就投标价格、投标方案对任何内容进行谈判的
D.招标人亲自确定中标人的

答案:A
解析:
2020版教材P104 / 2019版教材P103
《招标投标法》规定,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而不招标的,将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化整为零或者以其他任何方式规避招标的,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项目合同金额千分之五以上千分之十以下的罚款。
招标人以不合理的条件限制或者排斥潜在投标人的,对潜在投标人实行歧视待遇的,强制要求投标人组成联合体共同投标的,或者限制投标人之间竞争的,责令改正,可以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招标人违反规定,与投标人就投标价格、投标方案等实质性内容进行谈判的,给予警告,对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影响中标结果的,中标无效。
招标人在评标委员会依法推荐的中标候选人以外确定中标人的,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在所有投标被评标委员会否决后自行确定中标人的,中标无效。责令改正,可以处中标项目金额千分之五以上千分之十以下的罚款;对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第5题:

按照《招标投标法》和《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的规定,下列对招标人违法行为的处罚,不正确的是()。

A、在不同媒介发布的同一招标项目的资格预审公告或者招标公告的内容不一致,影响潜在投标人申请资格预审或者投标的,责令改正,可以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B、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的招标人不按照规定发布资格预审公告或者招标公告,构成规避招标的,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项目合同金额5‰以上10‰以下的罚款
C、依法应当公开招标而采用邀请招标,可以处5万元以下的罚款
D、接受未通过资格预审的单位或者个人参加投标,可以处10万元以下的罚款

答案:C
解析:
2018新教材P90:《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规定,招标人有下列限制或者排斥潜在投标人行为之一的,由有关行政监督部门依照招标投标法第51条的规定处罚(即责令改正,可以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1)依法应当公开招标的项目不按照规定在指定媒介发布资格预审公告或者招标公告;2)在不同媒介发布的同一招标项目的资格预审公告或者招标公告的内容不一致,影响潜在投标人申请资格预审或者投标。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的招标人不按照规定发布资格预审公告或者招标公告,构成规避招标的,依照招标投标法第49条的规定处罚(即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项目合同金额5‰以上10‰以下的罚款;对全部或者部分使用国有资金的项目,可以暂停项目执行或者暂停资金拨付;对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所以AB的表述正确。P91:招标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有关行政监督部门责令改正,可以处10万元以下的罚款:(1)依法应当公开招标而采用邀请招标;招标文件、资格预审文件的发售、澄清、修改的时限,或者确定的提交资格预审申请文件、投标文件的时限不符合招标投标法和本条例规定;2)接受未通过资格预审的单位或者个人参加投标;接受应当拒收的投标文件。所以D的表述正确而C的表述不正确,因为C应该是10万元以下的罚款,而不是5万元

第6题:

以下哪几项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的规定()。

A、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其招标投标活动不受地区或部门限制。

B、招标人有权自行选择招标代理机构,委托其办理招标事宜。

C、招标人不得以不合理的条件限制或者排斥潜在投标人,不得对潜在投标人实行歧视待遇。

D、招标人应该公开已获取招标文件的潜在投标人的名称、数量


答案:ABC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第二十二条规定:招标人不得向他人透露已获取招标文件的潜在投标人的名称、数量以及可能影响公平竞争的有关招标投标的其他情况。

第7题:

《招标投标法》第6条规定:“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其招标投标活动不受地区或者部门的限制。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违法限制或者排斥本地区、本系统以外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参加投标,不得以任何方式非法干涉招标活动。”该规定体现了《招标投标法》的()原则。

A.公开
B.公平
C.公正
D.诚实信用

答案:B
解析:

第8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规定,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其招标投标活动不受地区或部门的限制。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违法限制或者排斥本地区、本系统以外的法人或其他组织参加投标,不得以任何方式干涉招标投标活动。()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

第9题:

根据《招标投标法》,下列不属于投标人应具备的条件的是()

A:响应招标
B:投标人应属于招标所在地
C:参加投标竞争的行列
D:具有法人资格或者是依法设立的其他组织

答案:B
解析:
根据《招标投标法》,投标人有3个条件,(1)响应招标;(2)参加投标竞争的行列;(3)具有法人资格或者是依法设立的其他组织。

第10题:

依据《招标投标法》的规定,下列招标投标活动中不符合公平原则要求的是(),

A.招标人不在招标文件中要求或者标明特定的生产供应者以及含有倾向或者排斥潜在投标人的内容
B.招标人不以不合理的条件限制或者排斥潜在投标人
C.招标人不对潜在投标人实行歧视待遇
D.对于招标文件中没有规定的标准和方法,招标人不作为评标和中标的依据

答案:D
解析:
公平原则即“机会均等”,其要求招标人一视同仁地给予所有投标人平等的机会,使其享有同等的权利并履行相应的义务,不歧视或者排斥任何一个投标人。按照这个原则,招标人不得在招标文件中要求或者标明特定的生产供应者以及含有倾向或者排斥潜在投标人的内容,不得以不合理的条件限制或者排斥潜在投标人,不得对潜在投标人实行歧视待遇。否则,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D项,对于招标文件中没有规定的标准和方法,招标人不作为评标和中标的依据,符合公正原则的要求,而不是公平原则。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