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海楼晚景之二》中作者把闪电比喻成()。
第1题:
古诗欣赏(4分)
(1)对下列诗歌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天净沙?秋思》前三句写了九种事物,构成了一幅形象生动的深秋晚景图。
B.《归园田居(其三)》“但使愿无违”中的“愿”是:通过自己辛勤劳作,换来田园
的好收成,再做一个“造福一方”的好官。
C.《登岳阳楼(其一)》中“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风霜”既指自然事物,又喻社会现实;“老木沧波”既是眼前实景,又包含诗人历经风霜后的悲愁之情。
D.《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抒发了作者渴望杀敌报国却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
(2)对下列诗歌写作技巧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望岳》诗句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距离是自近而远,时间是从暮至朝,由登岳想到望岳。
B.《渡荆门送别》中“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用流动的视角来描写景物的变化。
C.《次北固山下》中“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生”和“入”运用拟人修辞方法,赋予“日”与“春”以人的意志和情思。
D.《武陵春》中“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作者把“愁”比喻成具有重量的、可承载的、可触摸的实体。意新语新,夸张奇特。
第2题:
《我爱这土地》中把自己比喻成一只鸟儿,写了鸟儿的生和死,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为什么鸟儿用的是“嘶哑的喉咙”来歌唱?
第3题:
文中,作者把秋天分别比喻成了_____,_____,_____。
第4题:
诗人余光中把“乡愁”比喻成哪四种事物?
第5题:
有人把老师比喻成春蚕,你是怎么看的?
第6题:
第7题:
下面诗句与作者及诗是相吻合的有()
第8题:
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登城 望湖楼晚景
刘敞 苏轼
雨映寒空半有无, 横风吹雨入楼斜,
重楼闲上倚城隅。 壮观应须好句夸。
浅深山色高低树, 雨过潮平江海碧,
一片江南水墨图。 电光时掣紫金蛇。
(1)两诗均写江南雨景,但景色有异,《登城》写的是 ,《望湖楼晚景》写的是疾风骤雨。(2分)
(2)两诗第三句都描写相对静止的画面,请分别说说它们在原诗结构中的作用。(2分)
(3)以上两首诗,刘诗优美,苏诗壮美,请结合诗句赏析。(4分)
第9题:
为什么把事情失败叫做“泡汤”()。
第10题:
为什么把创业过程比喻成一棵生意树,都有哪些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