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蛇的形态特征有()。A、头呈三角形B、尾短而细C、身上有花斑色彩D、被咬后伤口有2个或4个深牙痕

题目

毒蛇的形态特征有()。

  • A、头呈三角形
  • B、尾短而细
  • C、身上有花斑色彩
  • D、被咬后伤口有2个或4个深牙痕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被毒蛇咬伤后,在做排毒处理时错误的做法是( )。

A、沿伤口牙痕作纵行切口

B、沿伤口牙痕作“+”字形切口

C、用三棱针在手蹼或足蹼间刺入

D、切开后立刻用双氧水冲洗伤口

E、对出血不止者宜用切开法


参考答案:E

第2题:

下列有关蛤蚧的描述,正确的是

A、呈扁片状,头呈扁三角形,具眼睑

B、吻部半圆形,吻鳞不切鼻孔,与鼻鳞相连

C、四足均有5趾,均具爪,趾间仅具蹼迹

D、尾细而坚实,有明显的6~9个银灰色环带

E、全身密被橘红色微有光泽的细鳞


参考答案:B

第3题:

毒蛇的特征是 ( )

A.头部多呈三角形

B.不主动进攻

C.蛇体形态均匀

D.尾巴长而尖

E.爬行敏捷


正确答案:A

第4题:

农民,居住于南方山区,田间务农时被银环蛇咬伤右小腿处,被咬皮肤处有一对大而深的牙痕,局部肢体肿胀,伤口周围有大片瘀斑,患者感觉头晕、恶心、口周感觉异常、肢体麻木。

该毒蛇分泌的毒素属于
A.骨骼毒素
B.血液毒素
C.混合毒素
D.肌肉毒素
E.神经毒素

答案:E
解析:

第5题:

某农民,居住于南方山区,田间务农时被金环蛇咬伤右小腿处,被咬皮肤处有一对大而深的牙痕,局部肢体肿胀,伤口周围有大片瘀斑,患者感觉头晕、恶心、口周感觉异常、肢体麻木。该毒蛇分泌的毒素属于A、神经毒素

B、血液毒素

C、混合毒素

D、肌肉毒素

E、骨骼毒素

首先采取的急救措施是A、嘱患者多活动患肢

B、在伤口近心端10cm处,用止血带环形结扎

C、用大量热水冲洗伤口

D、用手自下而上挤压伤口排出蛇毒

E、转运过程抬高患肢


参考答案:问题 1 答案:A


问题 2 答案:B

第6题:

判定是否为毒蛇咬伤,首要依靠

A、特殊的牙痕

B、局部伤情

C、全身表现

D、伤口周围明显肿胀

E、局部有瘀斑、水疱或血疱


参考答案:A

第7题:

有关蛤蚧性状描述,不正确的是

A、呈扁片状,头呈扁三角形,无眼睑

B、全身密被类圆形微有光泽的细鳞

C、四足均有5趾,均具爪,趾间仅具蹼迹

D、吻部半圆形,吻鳞不切鼻孔,与鼻鳞相连

E、尾细而坚实,有明显的6~7个银灰色环带


参考答案:C

第8题:

乌梢蛇的性状特征有( )

A.表面黑褐色或绿黑色,密披菱形鳞片

B.头呈三角形,吻端向上

C.脊部高耸呈屋脊状

D.背鳞行数成双,背中央2~4行鳞片强烈起棱,形成两条纵贯全体的黑线

E.尾部渐细而长,尾下鳞双行


正确答案:ACDE

第9题:

下列有关蛤蚧的描述,正确的是

A.呈扁片状,头呈扁三角形,具眼睑
B.吻部半圆形,吻鳞不切鼻孔,与鼻鳞相连
C.四足均有5趾,均具爪,趾间仅具蹼迹
D.尾细而坚实,有明显的6~9个银灰色环带
E.全身密被橘红色微有光泽的细鳞

答案:B
解析:
蛤蚧药材呈扁片状,头颈部及躯干部长9~18cm,头颈部约占三分之一,腹背部宽6~11cm,尾长6~12cm。头略呈扁三角状,两眼多凹陷成窟窿,口内有细齿,生于颚的边缘,无异型大齿。吻部半圆形,吻鳞不切鼻孔,与鼻鳞相连,上鼻鳞左右各1片,上唇鳞12~14对,下唇鳞(包括颏鳞)21片。腹背部呈椭圆形,腹薄。背部呈灰黑色或银灰色,有黄白色或灰绿色斑点散在或密集成不显著的斑纹,脊椎骨及两侧肋骨突起。四足均具5趾;趾间仅具蹼迹,足趾底有吸盘。尾细而坚实,微现骨节,与背部颜色相同,有6~7个明显的银灰色环带。全身密被圆形或多角形微有光泽的细鳞,气腥,味微成。故此题应选B。

第10题:

某农民,居住于南方山区,田间务农时被金环蛇咬伤右小腿处,被咬皮肤处有一对大而深的牙痕,局部肢体肿胀,伤口周围有大片瘀斑,患者感觉头晕、恶心、口周感觉异常、肢体麻木。

首先采取的急救措施是
A.嘱患者多活动患肢
B.在伤口近心端10cm处,用止血带环形结扎
C.用大量热水冲洗伤口
D.用手自下而上挤压伤口排出蛇毒
E.转运过程抬高患肢

答案:B
解析: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