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时为什么要组织城市人口疏散和掩蔽?

题目

战时为什么要组织城市人口疏散和掩蔽?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关于听觉掩蔽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单耳掩蔽作用比双耳要显著
B.无论何种掩蔽,只要掩蔽声强度增加,就会产生掩蔽量的相应增加
C.同时掩蔽的最大掩蔽量出现在掩蔽声频率附近
D.掩蔽声和被掩蔽声相距时间很短时,后掩蔽作用大于前掩蔽作用

答案:B
解析:
对于前掩蔽或后掩蔽来说,掩蔽声强度增加,并不产生掩蔽量的相应增加:而同时掩蔽的掩蔽声强度增加会产生掩蔽量的相应增加。

第2题:

下列()最符合有机疏散理论的思想。

A:在中心城周围建设新城,疏散中心城市人口
B:在城市向外拓展的过程中,按组团组织新建地区
C:通过城市功能的置换和疏散,重新组织城市空间结构
D:在城市的各组团之间建设保护性的绿化地带

答案:C
解析:
有机疏散理论是沙里宁为缓解由于城市过分集中所产生的弊病而提出的关于城市发展及其分布结构的理论。有机疏散就是把大城市目前的那一整块拥挤的区域,分解成若干个集中单元,并把这些单元组织成为“在活动上相互关联的功能的集中点”。针对于城市规划的技术手段,“对日常活动进行功能性的集中”和“对这些集中点进行有机的分散”这两种组织方式,是使原先密集城市得以从事必要的和健康的疏散所必须采用的两种最主要的方法。

第3题:

一、情景描述

某建筑地下共两层。地下二层及地下一层局部平时为机动车停车库,战时为治安队队员掩蔽部、装备掩蔽部、二等人员掩蔽部、人防物资库;地下二层及地下一层其余部分为酒店配套用房及设备机房等。

二、问题

背景中的汽车库如何做好安全防火疏散?


正确答案:
根据《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2014)的规定:(1)该汽车库的人员安全出口和汽车疏散出口应分开设置。(2)该汽车库内每个防火分区的人员安全出口不应少于2个。(3)该汽车库的室内疏散楼梯应设置封闭楼梯间,疏散楼梯的宽度不应小于1.1m。(4)该汽车库内设有自动灭火系统,故其室内任一点至最近人员安全出口的疏散距离不应大于60m。(5)该汽车库的汽车疏散出口总数不应少于2个。(6)汽车疏散坡道的宽度不应小于3m,双车道不宜小于5.5m。(7)两个汽车疏散出口之间的间距不应小于10m;两个汽车坡道毗邻设置时应采用防火隔墙隔开。

第4题:

城市人民防空袭斗争的任务包括()。

  • A、组织对空观察和防空袭警报报知
  • B、组织城市人口疏散和掩蔽
  • C、组织对重要政治、经济目标的防护
  • D、组织城市防空管制
  • E、组织消除空袭后果

正确答案:A,B,C,D,E

第5题:

战时城市人口疏散


正确答案:战时城市人口疏散,是将人口、物资和工业设施分散撤离,并妥善安置在安全地区,确保减少人员伤亡和物质损失,有效保护战争潜力的重要行动。

第6题:

人防地下室人员掩蔽所战时出入口的门洞净宽之和,应按掩蔽人数每100人不小于:( )

A.0.90m
B.0.75m
C.0.55m
D.0.30m

答案:D
解析:
《人防地下室规范》3.3.8人员掩蔽工程战时出入口的门洞净宽之和,应按掩蔽人数每100人不小于0.30m计算确定。每樘门的通过人数不应超过700人,出入口通道和楼梯的净宽不应小于该门洞的净宽。两相邻防护单元共用的出入口通道和楼梯的净宽,应按两掩蔽入口通过总人数的每100人不小于0.30m计算确定。

第7题:

下列( )最符合有机疏散理论的思想。

A.在中心城周围建设新城,疏散中心城市人口
B.在城市向外拓展的过程中,按组团组织新建地区
C.通过城市功能的置换和疏散,重新组织城市空间结构
D.在城市的各组团之间建设保护性的绿化地带

答案:C
解析:
有机疏散理论是沙里宁为缓解由于城市过分集中所产生的弊病而提出的关于城市发展及其分布结构的理论。有机疏散就是把大城市目前的那一整块拥挤的区域,分解成若干个集中单元,并把这些单元组织成为“在活动上相互关联的功能的集中点”。针对于城市规划的技术手段,“对日常活动进行功能性的集中”和“对这些集中点进行有机的分散”这两种组织方式,是使原先密集城市得以从事必要的和健康的疏散所必须采用的两种最主要的方法。

第8题:

高层建筑内为什么要设灯光疏散指示标志?


正确答案:高层建筑型体高、体量大、容纳人员多、疏散距离长,如果不设灯光疏散指示标志,楼内人员就很难快速找到安全出口。灯光疏散指示标志就是诱导人员沿着疏散通道进行安全疏散的,故高层建筑的疏散走道和安全出口处应设灯光疏散指示标志。疏散走道的指示标志宜设在疏散走道及其转角处距地面1米以下的墙面上,走道疏散标志灯的间距不应大于20米。

第9题:

人口疏散、掩蔽是什么?


正确答案: 人口疏散是指在战争威胁的情况下,将人口撤离并妥善安置在安全地区的行动。掩蔽是指在城市或近效利用地形地物、人防工程以及地下设施实施掩蔽的行动。

第10题:

人民防空指挥工程、公用的人员掩蔽工程和疏散干道工程由哪个部门负责修建?


正确答案: 人民防空指挥工程、公用的人员掩蔽工程和疏散干道工程由人民防空主管部门负责修建。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