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角膜塑形镜的摘、戴镜片操作方法。

题目

简述角膜塑形镜的摘、戴镜片操作方法。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角膜塑形镜最显而易见的作用,就是可逆性的矫正近视,对于<()D的近视,通过夜戴角膜塑形镜,往往可以达到很好的裸眼视力。

A、-7.5

B、-4.5

C、-5.5

D、-6.5


答案:B

第2题:

关于角膜塑形镜的说法,以下不正确的是()。

  • A、角膜塑形镜采用的是反几何设计
  • B、角膜塑形镜具有局限性和非可逆性的特点
  • C、角膜塑形镜可能会出现角膜的染色和上皮磨损等
  • D、角膜塑形镜会诱发角膜散光
  • E、角膜塑形镜通过改变角膜表面的形状降低近视度数

正确答案:B

第3题:

角膜塑形镜配适良好后,戴镜闭眼休息()小时。

A、0.5

B、1-2

C、3-4

D、5-7


答案:B

第4题:

简述角膜塑形镜的验配前检查项目。


正确答案: (1)裸眼视力和矫正视力(包括远、近视力);
(2)屈光检测,包括主观和客观检影验光,儿童需睫麻验光;
(3)角膜中心曲率检测;
(4)角膜地形图检测;
(5)角膜直径检测;
(6)角膜厚度检测;
(7)角膜内皮检查;
(8)眼轴长检测
(9)眼压检测;
(10)泪液膜分析;
(11)外眼部常规检查;
(12)眼底检查;
(13)根据条件酌情施行对比敏感度/眩光对比敏感度及波前像差等检查。

第5题:

简述角膜塑形镜片的荧光素染色评估图形。


正确答案: 1.角膜塑形镜的荧光素图形中包含有基弧、反转弧、定位弧、周弧。
2.在角膜塑形镜理想的配适图形中,基弧区压平附着,呈黑色圆形暗区,应有足够的宽度(≥4mm),并尽可能中心定位。
3.反转弧区为围绕平坦基弧区的宽而深的荧光素图形。反转弧区游离,呈鲜绿色环形亮区。
4.配适弧区平行附着,可稳定镜片的位置,呈均匀环形淡绿色暗区,宽度由试戴片的直径决定。
5.周边弧区游离,呈鲜绿色环形亮区,宽度0.5mm左右。

第6题:

简述角膜塑形镜佩戴人群及眼部参数的选择?


正确答案: (1)8岁以上年龄,少年儿童进行性近视。
(2)球镜度-0.75~-6.00D,球镜的度数越高,塑形效果的预测性越差。高于-6.00D的中高度近视能否接受角膜塑形术,需由医师根据自身经验和配戴者个体条件及需求决定。
(3)<1.75D顺规角膜散光,或散光度少于1/3球镜度,<1.50D逆规散光。
(4)角膜曲率为40.00~46.00D。
(5)角膜形态周边部更平坦,e值较大。
(6)正常范围的瞳孔直径。
(7)正常范围的眼压。
(8)患者无角结膜疾病,其他眼疾或配戴RGP的禁忌证。
(9)常参加娱乐和体育活动,或某些特殊职业,既需要良好的裸眼视力,日间又不希望
任何矫正眼镜的近视患者。
(10)有经济能力承担治疗期间所有的费用。

第7题:

简述初戴者的角膜接触镜片的选择。


正确答案: ①适应机械刺激:选择光滑、内曲面非球面、旋转成形或铸模成形工艺制作的镜片,配适可略紧;
②适应眼干症状:选择低含水量,稍厚的镜片;
③避免操作不当损及镜片:选择低含水量,稍厚的镜片。

第8题:

现代角膜塑形镜的镜片在()区域与角膜呈平行状态。

A、基弧

B、反转弧

C、平行弧

D、周边弧


答案:C

第9题:

简述现代设计的角膜塑形镜的弧分布及作用?


正确答案: 1.角膜塑形镜的第一弧为基弧(base curve,BC),是角膜塑形镜的光学区内曲面的曲率半径。
2.角膜塑形镜的紧邻基弧的第二弧为反转弧(reverse curve,RC),反转弧半径比基弧弯,用于补偿基弧与角膜中心曲率的差异所带来的矢深改变。
3.第三弧为配适弧(alignmentcurve,fitting curve,AC),在角膜塑形镜中紧邻反转弧,比反转弧平,但比基弧弯,是配戴镜片时与角膜适配定位的弧面。
4.第四弧为周边弧(peripheral curve,PC),曲率比通常的RGP镜片略陡,边缘翘起与角膜之间的间隙0.06—0.07mm,弧宽约0.5mm。

第10题:

角膜塑形镜的功效()。

  • A、减缓近视发展
  • B、保持度数一度不涨
  • C、白天不戴镜
  • D、近视完全恢复正常状态

正确答案:A,C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