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液的凝固温度随着钢的成分而发生变化,溶于钢中的元氧并非都具有降低钢液凝固点的作用。

题目

钢液的凝固温度随着钢的成分而发生变化,溶于钢中的元氧并非都具有降低钢液凝固点的作用。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在钢液凝固过程中,氧将逐步以FeO形态析出并分布在钢的晶界上,从而降低钢的塑性及其它机械性能。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

第2题:

钢液的二次氧化,将使钢中有害气体氮、氧增加,使钢液粘度()

  • A、降低
  • B、增加
  • C、保持不变
  • D、先增加后降低

正确答案:B

第3题:

钢液的凝固点主要决定于出钢温度。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

第4题:

钢中氧的危害性有三方面,产生夹杂、产生气泡、加剧硫的危害,其中产生的气泡主要是指在出钢和浇注过程中,随着温度的下降,钢液中氧的溶解度降低,最终形成()。

  • A、CO
  • B、O2
  • C、CO2

正确答案:A

第5题:

氧在固体钢中的溶解度比在液体钢的溶解度小得多,在钢液凝固过程中会加剧钢的“热脆”现象。


正确答案:错误

第6题:

脱氧元素的脱氧能力是一定温度下与溶于钢中一定脱氧元素相平衡的钢液中的氧浓度。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

第7题:

钢液的凝固点主要决定于精炼完毕温度。


正确答案:错误

第8题:

钢液的凝固点永远低于纯铁的凝固点。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

第9题:

钢的熔化温度是随着钢中化学成份变化的,溶于钢中的化学元素含量越高,钢的熔点就越高。


正确答案:错误

第10题:

计算题:已知在钢液中,元素百分含量(R):碳0.45%,硅0.27%,锰0.65%,磷0.018%,硫0.020%,铜0.05%,其余成份不计。各元素含1%,对钢液凝固影响值(P)为:碳90,硅6.2,锰1.7,磷28,硫40,铜2.6;纯铁凝固点为1538℃。其它元素对凝固点影响值为7℃,计算45#钢的液相线温度(△T)。(保留整数位)


正确答案: △T=1538-∑(△t·△x)-7
=1538-(0.45×90-0.27×6.2-0.65×1.7-0.018×28-0.02×40
-0.05×2.6)-7
=1493℃-7=1486℃
45#钢的液相线温度为1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