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气上升到炉顶时,温度降低到()℃。

题目

煤气上升到炉顶时,温度降低到()℃。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TRT机组重故障时,快开阀立即根据()信号,迅速打开一定角度,保证高炉炉顶压力的稳定。

A.煤气温度

B.煤气压力

C.煤气流量

D.高炉炉顶压力


正确答案:C

第2题:

下列关于热风炉安全规程,说法错误的是( )。

A.煤气压力过低时,该切断阀应能自动切断煤气,并发出警报
B.经湿法除尘的煤气,温度不应高于35℃
C.热风炉使用净煤气烘炉时,炉顶压力小于或等于30 kPa,净煤气含尘量小于10 mg/m3
D.热风炉使用净煤气烘炉时,炉顶压力大于30 kPa,净煤气含尘量小于10mg/m3

答案:C
解析:
热风炉应使用净煤气烘炉,净煤气含尘量应符合标准要求:顶压小于等于30 kPa的高炉,净煤气含尘量小于15mg/m3,;顶压大于30 kPa高炉,净煤气含尘量小于10mg/m3。

第3题:

边缘煤气流过分发展时,炉顶温度的温度带( )。

A.变窄

B.变宽

C.无变化

D.差别大


正确答案:B

第4题:

2008年9月6日0:40分,5#高炉出现煤气流中心管道,炉顶温度在2分钟之内从300℃急剧升至超过1000℃,当班工长采取炉顶打水、开炉顶氮气等降温措施无效,为避免烧坏煤气除尘布袋,对煤气进行紧急放散。由于炉顶煤气的压力、温度都比较高,煤气放散后起火燃烧,并夹杂一定的水汽,产生爆震,烧坏炉顶南放散管密封圈、油缸接近开关线路等,致使在1:05分顶温下降至400℃以下时无法正常引瓦,待出完铁后休风52min更换南放散阀密封圈。上述5#高炉煤气放散事故存在什么问题?简述处理及教训。


正确答案: 1、由于原燃料质量波动,5#高炉煤气流分布不稳,出现较大的煤气流管道,是本次事故的主要原因。
2、在发生管道前有一定征兆,0:20分开始高炉风压较高,达360Kpa—365Kpa,而5#高炉要求风压为≤355Kpa,工长未认真严格执行有关操作规定。
3、出现管道后,顶温迅速升至1000℃以上,工长立即采取紧急放散措施以保护干法除尘布袋,有效制止了一起布袋大面积烧损的严重生产事故。但顶温下降后,工长引煤气时发现炉顶放散阀不能动作,未采取捅液压电磁阀的方法关炉顶放散阀,炉顶煤气燃烧时间较长,致使放散管密封圈烧坏翘起,被迫休风处理。
4、当班工长经验不足,手动进行炉顶打水,顶温下降后未及时关闭,致使炉顶多打水30min(约25吨)。
处理及教训:
1、当班工长应认真操作,煤气流分布不稳出现管道征兆时,应适当降低风压,并做好炉顶打水准备。出现煤气流管道,顶温急剧升高时,应迅速减风、开炉顶打水,并尽快下料。如管道气流比较严重,必要时可放半风,紧急切瓦,以保护干法除尘布袋为第一原则。遇控制线路烧坏或停电等原因炉顶放散阀无法打开时,可捅液压电磁阀进行操作。
2、顶温下降至安全水平,应尽快引瓦。5#高炉放散阀为钢性密封,在密封圈烧坏但未翘起不影响阀盖动作时,可正常引瓦。

第5题:

高炉料线过低,炉顶煤气温度()

  • A、过低
  • B、过高
  • C、正常
  • D、无法判断

正确答案:B

第6题:

下列关于热风炉安全规程,说法错误的是( )

A.煤气压力过低时,该切断阀应能自动切断煤气,并发出警报
B.经湿法除尘的煤气,温度不应高于35℃
C.热风炉使用净煤气烘炉时,炉顶压力小于或等于30 kPa,净煤气含尘量小于10mg/Nm3
D.热风炉使用净煤气烘炉时,炉顶压力大于30 kPa,净煤气含尘量小于10mg/Nm3

答案:C
解析:
热风炉应使用净煤气烘炉,净煤气含尘量应符合标准要求:顶压小于或等于30 kPa的高炉,净煤气含尘量小于10mg/Nm3;顶压大于30 kPa的高炉,净煤气含尘量小于5mg/Nm3。

第7题:

装煤时为了增加焦炭、煤气和化学产品的产量,以避免炉顶()温度过高。


正确答案:空间

第8题:

高炉风口喷吹燃烧后,风口前燃烧带的温度__________,而炉顶煤气温度升高。


正确答案:降低

第9题:

什么叫炉顶煤气温度曲线?如何利用它判断炉内煤气流分布?


正确答案: 炉顶煤气温度曲线是用炉顶十字测温装置测得的炉顶径向上五点煤气温度而绘制的温度曲线。一般炉顶十字测温装置安装在炉喉上方、离料面0.5~1.0m处,也有安装在料面以下的。从图上看出炉顶煤气温度曲线的外形与炉顶煤气CO2曲线相反,即煤气温度高的地方CO2值低,温度低的地方CO2值高。一般可根据中心点温度判断中心气流强弱程度;边缘点温度判断边缘气流强弱程度,并以炉顶煤气温度曲线为依据调节装料制度。
用十字测温装置测定炉顶煤气温度曲线并用它来判断煤气流分布的优点在于它的连续性,和消除人为因素的干扰,传统的炉顶煤气CO2曲线是由人工每个班取1~2个样,通过奥氏分析仪分析得到取样时的煤气中CO2浓度的曲线,所以它是不连续的,取样和化验分析有很多人为因素干扰。这样根据十字测温得到炉顶温度曲线来调节装料制度既及时又较准。
在使用十字测温装置时,要注意:(1)测温装置影响布料,炉料进入高炉时撞击装置,弹向测温杆的两侧,在装置形成料沟,料车装料比无钟溜槽装料严重,小高炉比大高炉严重,料沟会引发管道行程;(2)十字测温装置如果离料面距离过大时,煤气离料面后发生混合,测点所得温度是混合煤气温度,不能完全正确反映实际的煤气流分布,所以必须控制好料线,不宜长期深料线操作;(3)测温热电偶容易损坏,维修量大等。
现在用红外摄像,然后数字处理转化为温度分布曲线比十字测温装置的效果更好。

第10题:

炉顶按炉顶煤气的压力分为常压炉顶和()炉顶。


正确答案:高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