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筑路堤时,应根据()、地基情况、()及延续时间等因素,估计填筑后路堤和地基的总沉降,预先加筑沉降量,并考虑与桥台及两端线路纵坡顺接,适当调整预留量;待路堤竣工()时,再根据路面沉降观测推算的剩余沉降量修正预留量。

题目

填筑路堤时,应根据()、地基情况、()及延续时间等因素,估计填筑后路堤和地基的总沉降,预先加筑沉降量,并考虑与桥台及两端线路纵坡顺接,适当调整预留量;待路堤竣工()时,再根据路面沉降观测推算的剩余沉降量修正预留量。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路堤高度、填料种类、压实条件;施工季节;铺轨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软土地基土的路堤,应在施工过程中进行(),并根据观测结果对路堤填筑速率和预压期等作必要调整。


A.沉降观测
B.密实度观测
C.稳定性观测
D.中线偏位观测

答案:A,C
解析:
软土地基土的路堤,应在施工过程中进行沉降观测和稳定性观测,并根据观测结果对路堤填筑速率和预压期等作必要调整。

第2题:

对于抛石基床应预留沉降量,夯实的基床,可按( )预留。

A.地基沉降量
B.地基沉降量和基床沉降量之和
C.基床本身的沉降量
D.地基沉降量和基床沉降量各50%

答案:A
解析:

第3题:

填筑软土路堤,均应在路堤中心设置一定数量的路基面和地面沉降观测点,其间距不宜大于();在软土路堤地基加固地段,应按设计要求设置观测点。定期观测路基面和地面沉降量、边桩水平位移量等,以控制填筑速率和推算工后沉降量。观测方法可采用()等;观测频次按设计要求和实际变形情况确定。


参考答案: 500m;沉降板、水位杯和边桩

第4题:

路堤填筑应进行工后沉降观测。路堤工后沉降量及()沉降应符合设计要求。

  • A、均匀
  • B、最大
  • C、不均匀

正确答案:C

第5题:

在软土地基上快速填筑了一路堤,建成后70天观测的平均沉降为120mm;140天观测的平均沉降为160mm。已知如果固结度Ut≥60%,可按照太沙基的一维固结理论公式U=1-0.81e-at预测其后期沉降量和最终沉降量,试问此路堤最终沉降量s最接近于下面哪一个选项?
(A) 180mm (B) 200mm
(C) 220mm (D) 240mm


答案:B
解析:

第6题:

软土地基上的路堤,应在施工过程中进行沉降观测和稳定性观测,并根据观测结果对路堤填筑速率和预压期等做出必要调整。()


答案:对
解析:

第7题:

在多年冻土地区修建路堤,下列哪些选项的说法是正确的?
(A)路堤的设计应综合考虑地基的融化沉降量和压缩沉降量,路基预留加宽和加高值应按照竣工后的沉降量确定
(B)路基最小填土高度要满足防止冻胀翻浆和保证冻土上限不下降的要求
(C)填挖过渡段、低填方地段在进行换填时,换填厚度应根据基础沉降变形计算确定
(D)根据地下水情况,采取一定措施,排除对路基有害的地下水


答案:A,B,D
解析:

第8题:

堆载预压填筑过程中地基沉降与侧向位移观测应()进行。堆载预压土的填筑速率应符合设计要求,保证路堤安全、稳定。

A、同步

B、先地基沉降,后侧向位移观测

C、先侧向位移,后地基沉降观测


答案:A

第9题:

软土地基上路堤填筑软土路堤的填筑应根据高度、填料种类、压实条件、地基情况、施工季节及延续时间等因素,适当考虑路堤沉降量和地基沉降量,调整预留沉降量。


正确答案:正确

第10题:

路堤实际填筑高度等于设计高度与预压期沉降量之和。()


正确答案:正确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