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造成水污染事故的企业事业单位,按照直接损失的20%计算罚款,但

题目

对造成水污染事故的企业事业单位,按照直接损失的20%计算罚款,但是最高不得超过20万元()。

  • A、按照直接损失的10%计算罚款,但是最高不得超过10万元。
  • B、按照直接损失的20%计算罚款,但是最高不得超过20万元。
  • C、按照直接损失的30%计算罚款,但是最高不得超过30万元。
  • D、按照直接损失的20%计算罚款,但是最高不得超过10万元。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船舶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配置相应的防污设备和器材,因未持有合法有效的防止水域环境污染的证书与文书。处以罚款的,对造成水污染事故的企业事业单位,按照()的20%计算罚款,但是最高不得超过20万元;

A.直接损失

B.预期损失

C.间接损失

D.合同损失


答案:A.直接损失

第2题:

可能发生水污染事故的企业事业单位,应当制定有关水污染事故的应急方案,做好应急准备,并定期进行演练。()的企业事业单位,应当采取措施,防止在处理安全生产事故过程中产生的()直接排入水体。


答案:生产、储存危险化学品;可能严重污染水体的消防废水、废液

第3题:

关于水污染事故处置正确的是()。

A.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接到发生事故的企事业单位的报告后,应当及时向本级人民政府报告,并抄送有关部门

B.可能发生水污染事故的企业事业单位,应当制定有关水污染事故的应急方案,做好应急准备,并定期进行演练

C.企业事业单位发生事故或者其他突发性事件,造成或者可能造成水污染事故的,应当立即启动本单位的应急方案,采取隔离等应急措施,防止水污染物进入水体,并向事故发生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或者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报告

D.造成渔业污染事故或者渔业船舶造成水污染事故的,应当向事故发生地的环保主管部门报告,接受调查处理


正确答案:ABC

第4题:

对造成一般或者较大大气污染事故的,按照污染事故造成直接损失的一倍以上三倍以下计算罚款;对造成重大或者特大大气污染事故的,按照污染事故造成的直接损失的()计算罚款。

A.一倍以上三倍以下;

B.二倍以上五倍以下;

C.二倍以上三倍以下;

D.三倍以上五倍以下。


参考答案:D

第5题:

《海洋环境保护法》规定,对造成一般或者较大海洋环境污染事故的,按照直接损失的百分之( )计算罚款。

A.二十

B.十

C.三十

D.四十


参考答案:A

第6题:

船舶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配置相应的防污设备和器材,因未持有合法有效的防止水域环境污染的证书与文书。处以罚款的,对造成水污染事故的企业事业单位,按照直接损失的()计算罚款,但是最高不得超过二十万元。

A.20%

B.50%

C.80%

D.100%


答案:A.20%

第7题:

关于水污染事故处置正确的是( )。

A.可能发生水污染事故的企业事业单位, 应当制定有关水污染事故的应急方案,做好应急准备,并定期进行演练

B.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接到报告后, 应当及时向本级人民政府报告,并抄送有关部门

C.造成渔业污染事故或者渔业船舶造成水污染事故的, 应当向事故发生地的环保主管部门报告,接受调查处理

D.企业事业单位发生事故或者其他突发性事件, 造成或者可能造成水污染事故的,应当立即启动本单位的应急方案,采取应急措施


参考答案:ABD

第8题:

违反法律规定,造成固体废物污染环境事故,且造成重大损失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处以()。

A.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B.应缴纳危险废物排污费金额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

C.按照直接损失的百分之三十计算罚款,最高不超过一百万元

D.按照直接损失的百分之五十计算罚款


正确答案:A

第9题:

对造成重大或者特大水污染事故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按照水污染事故造成的直接损失的百分之()处以罚款,并可以报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责令关闭。

A.十

B.二十

C.三十

D.四十


参考答案:C

第10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 。
A、可能发生水污染事故的企业事业单位,应当制定有关水污染事故的应急方案,做好应急准备,并定期进行演练
B、生产、储存危险化学品的企业事业单位,应当采取措施,防止在处理安全生产事故过程中产生的可能严重污染水体的消防废水、废液排入水体
C、造成渔业污染事故或者渔业船舶造成水污染事故的,应当向事故发生地的渔业主管部门报告,接受调查处理
D、企业事业单位发生事故或者其他突发性事件,造成或者可能造成水污染事故的,应当立即启动本单位的应急方案,采取应急措施,并向事故发生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或者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报告


答案:A,C,D
解析:
见教材P119。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