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线高-前视读数=()。A、测点高差B、仪器高C、测尺高D、测点高程

题目

视线高-前视读数=()。

  • A、测点高差
  • B、仪器高
  • C、测尺高
  • D、测点高程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A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已知点的高程+后视读数=仪器的视线高程(简称视线高)。()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

第2题:

视线高为后视点高程与( )之和。

A.仪器高
B.后视读数
C.前视读数
D.高差

答案:B
解析:
视线高由后视点高程与后视读数两部分构成

第3题:

测点高程=视线高程-前视或间视读数。(√河道整治基本知识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正确

第4题:

已知后视A点高程为Ha,A尺读数为a,前视点B尺读数为b,其视线高为Ha+a,B点高程等于Ha+a-b。


正确答案:正确

第5题:

视线水平时的视距测量,测得仪器高为1.603m,被测点所立水准尺上的十字中线读数为1.423m,则被测点对测站点的高差为-0.180m。


正确答案:错误

第6题:

测点高程=视线高程-前视或间视读数。()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

第7题: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水准测量是利用仪器提供的水平视线进行量测,比较两点间的高差
B.两点的高差等于前视读数减后视读数
C.高差法适用于一个测站上有一个后视读数和一个前视读数
D.视线高程法适用于一个测站上有一个后视读数和多个前视读数

答案:B
解析:
水准测量是利用仪器提供的水平视线进行量测,比较两点间的高差;两点的高差等于后视读数减前视读数;高差法适用于一个测站上有一个后视读数和一个前视读数。视线高程法适用于一个测站上有一个后视读数和多个前视读数。

第8题:

已知水准点A的高程为8.500m,要测设高程为8.350m的B点,若在A、B两点间,架设仪器后视A点的读数为1.050m,则视线高和前视B点的读数应为()。

A、9.400m;1.200m

B、9.550m;1.200m

C、9.550m;0.900m


标准答案:B

第9题:

测点高程=视线高程-前视或间视读数。


正确答案:正确

第10题:

已知后视A点高程为Ha,A尺读数为a,前视点B尺读数为b,其视线高为Ha+a,B点高程等于Ha+a-b。


正确答案: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