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豉的生产中对大豆的浸泡有何要求?

题目

豆豉的生产中对大豆的浸泡有何要求?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称取大豆入池,加水淹没豆子30cm左右,水温在40℃以下,浸泡2h~5h,视气温情况要灵活掌握,中间要换一次水,以浸泡豆粒在90%以上无皱纹,水分含量在45%左右为宜。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腐竹生产中大豆浸泡时间与用量分别为多少?


正确答案: 浸泡加水量为大豆的4倍左右。浸泡时间冬季16h~30h,春秋季8h~12h,夏季6h左右。要求浸泡至大豆的两瓣劈开后呈平板。日本在腐竹工厂化生产过程中采用高温短时浸泡,65℃浸泡lh,可以大大缩短腐竹的生产周期,以提高腐竹的产量。

第2题:

大豆发酵饮料生产中产酸过高或过低的原因有哪些?


正确答案: 导致产酸过低或过高的原因很多,其中主要有:原料配合比例失调,特别是可供乳酸菌发酵的糖类含量过低或过高;使用质量较差的发酵剂,菌种活力较低,产酸能力较低;发酵操作不当,发酵温度过高或过低,均会不利于菌种的生长,致使产酸能力下降;缩短或延长菌种在最适温度下的发酵时间,也会影响产品中乳酸含量。

第3题:

石化生产中对泵有何要求?


答:能适应石化工艺条件;耐腐蚀;耐高温或深冷;耐磨损;运行可靠;无泄漏或少泄漏;能输送临界状态的液体。

第4题:

豆豉加工过程中大豆浸泡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正确答案: 浸泡时间不宜过短,当大豆含水量低于40%,制曲过程明显延长,不利于微生物生长繁殖,且经发酵后制成的豆豉不松软,豆豉肉坚硬,俗称“生核”;若浸泡时间延长,当含水量超过55%时,大豆吸水过多而胀破失去完整性,曲料过湿,制曲品温控制困难,制曲时常常出现“烧曲”现象,杂菌乘机侵入,使曲料酸败,发黏,发酵后的豆豉味苦,表皮无光,不油润,且易霉烂变质。所以,浸泡后的大豆含水量与制曲及产品质量密切相关。

第5题:

应该怎样判断大豆的浸泡度?


正确答案: 一般大豆浸泡充分后质量为干大豆的2~2.2倍,体积增大1~1.5倍。大豆浸泡好的含水量应为60%左右。外观以浸泡水开始起泡、豆瓣平满、豆片柔软为度。若泡得不透心,则磨不细,原料利率低;如果浸泡过度,则大豆发泡,膜发软,磨浆制坯后发糟,达不到洁白细嫩,柔软有劲的要求。检验大豆浸泡是否适度的方法是将大豆掰成两瓣,如豆瓣内侧已经基本成平面,中心部位略呈浅凹面,则是浸泡适度。若豆瓣内侧完全成平面,则浸泡过度。若豆瓣内侧有深凹陷,则浸泡不足。豆瓣呈乳白色或中心稍有淡黄色均为合适。若大豆浸泡时间过长,则会污染微生物而导致酸败,甚至造成逃浆现象,而不成豆腐。

第6题:

大豆发酵饮料的生产中常用的发酵剂的种类有哪些?


正确答案: 豆乳发酵菌种可以从自然发酵豆乳中分离筛选,也可以从生产酸牛奶的菌种中选用。发酵剂是生产酸豆乳所用的特定微生物培养物。发酵剂的菌种随生产的酸豆乳的种类不同而有所不同,不同菌种所生产的饮料的品质、营养价值、风味等有较大差异。常用的发酵菌种主要有嗜热链球菌、乳酸链球菌、干酪杆菌、保加利亚杆菌、乳酪链球菌、蚀橙明串珠菌、戊糖串珠菌等。实际生产中发酵剂的菌种可单独使用,也可混合使用以增加产品的良好风味。

第7题:

天培生产中应该怎样对大豆进行蒸煮及目的是什么?


正确答案: 接种前蒸煮效果轻度加热(95℃,10min)和微生物酸化后,乳酸菌和杆菌属是产品中的主要菌群,而杆菌必须在95℃、60min或121℃、15min的加热条件下才会遭到破坏。叶沙尼亚菌在发酵过程中在5℃以上贮藏时都能很好生长,而沙门菌尽管在发酵后加入不能繁殖,但在发酵过程中能很好生长,因此必须在蒸煮过程中将它们破坏。

第8题:

饮片采用发酵法制得的是

A:麦芽
B:谷芽
C:稻芽
D:淡豆豉
E:大豆黄卷

答案:D
解析:
淡豆豉为豆科植物大豆的成熟种子,煮制半熟后,密封于瓦罐内发酵的加工品。

第9题:

豆腐生产中怎样对大豆进行清理?


正确答案: 大豆在收获、贮藏以及运输的过程中难免要混入一些杂质,如草屑、泥土、沙子、石块和金属等。这些杂质不仅有碍于产品的卫生和质量,而且也会影响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必须清理除去。大豆原料在进一步加工前必须进行清理,以除去杂质。同时应去除碎豆、裂豆、虫蛀豆和其他异粮杂质。手工作坊和小的豆腐加工厂采用手工挑选的方法,然后经过清洗就可以进入浸泡工序。较大规模的豆腐加工厂可以采用机械方法进行清理。
大豆清理的方法一般分干法和湿法。干法一般包括振动筛和比重去石机。振动筛可以带有吸风装置,以吸走轻杂质。相对密度大的杂质通过筛网分离。比重去石机主要用以去除砂石。但这种方法很难除去虫蛀豆和裂豆,依然需要人工挑选。因此,大型加工厂应对原料中的虫蛀豆和裂豆比例严格控制。湿法利用大豆与杂质的相对密度差异,在水中的浮力和沉降速度不同进行分离。最简单的就是流水槽,水槽一般有15º左右的倾角,顺着水流,轻杂质漂在水的表面,重杂质在最下层,大豆在中间层,从而将大豆与杂质分离。另一种湿法清理的方法是旋水分离法。无论是干法还是湿法清理,都应设置磁选装置,以去除细小的金属杂质,否则会对磨浆操作和产品质量产生不利影响。
①振动式洗料机的工作原理水和大豆不断流入前后做往复运动的水槽,当水槽向后运动时水与大豆涌出槽外,经排水网大豆与水分离,水可以循环使用,大豆则进入下一道工序。相对密度大的石子等杂质沉降在底部而被去除。
②旋水分离法工作原理利用由此而产生的离心力的差异达到分离的目的。大豆与石块被输送泵以一定的速度输入旋水分离器,水在旋水分离器内由上向下做旋转运动,形成外涡旋,并到达分离器的底部。分离器的底部是封闭的,水流又沿分离器轴心由下向上做旋转运动,形成内涡旋。大豆及石块在水流的作用下,由于相对密度不同,石块等相对密度大的杂质具有较大的离心力,它们在外涡旋的作用下,沿旋水分离器的锥体内壁很快落到底部,并由于自身重力的作用不能随内涡旋做向上的旋转运动。而大豆由于离心力小,它们在向下旋转运动的过程中逐渐靠近分离器的轴心,在到达分离器的底部之前,就在内涡旋作用下,做向上的旋转运动,并随水流一起通过旋水分离器的出口排出。旋水分离器结构简单,清理彻底,占地面积小,消耗功率低,使用寿命长,造价低,并能同时完成原料大豆的筛选、水洗和提升,是一种经济合理,易于普及推广的原料大豆处理设备。

第10题:

豆腐乳生产中对所用菌种有何要求?


正确答案: 豆腐乳生产用优良菌种,一般需要具备以下特点:
①不产毒素(特别是黄曲霉毒素B1等),符合食品的安全与卫生要求;
②菌种纯,菌丝体长而色白,性能稳定,生长繁殖快,抗杂菌力强;
③生长温度范围宽,培养条件粗放,生长快,有利于长年生产;
④能分泌出大量的、高活力的蛋白酶、脂肪酶、肽酶及有利于提高腐乳质量的其他酶系;⑤能使产品质地细腻柔糯,不散不烂,气味鲜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