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交换器反洗操作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题目

何谓交换器反洗操作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离子交换器进行大反洗应注意哪些事项?


正确答案: 1)大反洗时,人必须在现场监护2)大反洗时,流量由小到大,要除去空气3)大反洗前进行小反洗4)大反洗尽量达到最高高度,反洗彻底

第2题:

在过滤器反洗时,应注意的事项有哪些?


正确答案: 保证反洗的强度合适,在空气或空气-水混洗时,应注意给气量和时间;保证过滤层洗净,同时要避免乱层或滤料流失。

第3题:

操作隔离开关时应注意事项有哪些?


参考答案:1)拉、合闸刀前,应检查开关在断开位置;
2)合闸应迅速而果断,合闸终了时不能用力太猛,以防刀片弹出,应使刀刃完全进入固定触头;
3)拉闸门应谨慎,要将刀刃拉到头,定位销子应锁住;
4)发生带负荷误操作闸刀后,误拉的,不许再合上;误合的不放再拉开,应作事故处理。

第4题:

何谓基础代谢率?测定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正确答案: 入在清醒、安静状态下,不受肌肉活动、环境温度、食物、精神紧张等因素影响时的能量代谢率称为基础代谢率(BMR)。由于睡眠时的能量代谢率更低,因此基础代谢率不是机体最低水平的代谢率。测定BMR时必须控制以下条件:①清晨未进餐测。②测前不做费力活动,安静平卧半小时以上。③室温控制在20℃~22℃。BMR的正常范围为±(10%~15%)。甲亢时BMR比正常值高25%~80%。甲状腺功能低下时BMR较正常值低20%~40%。

第5题:

逆流再生离子交换器如何进行酸、还原的操作?操作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正确答案: 打开进酸阀、排酸阀起动加酸喷射泵,以加酸喷射器的盐酸入口阀的开度调整盐酸的浓度。稀释后的盐酸浓度为2~5%,直到盐酸加到规定的量为止。
注意事项:
(1)检查酸计量器内有足够的酸,除盐水箱有充分的稀释用水。
(2)酸喷射器至酸计量器间一段管路不的泄露,以防空气抽入喷射器内。
(3)及时调整酸的浓度,使其维持在3%左右,不能有较大波动。
(4)严格控制再生液的流量,一般不允许超过15t/h,以防止树脂乱层。

第6题:

简述离子交换器正洗操作应注意的事项。


正确答案: 正洗开始交换器灌水时,开空气门,观察进水流量,水压、进水是否均匀,进水水量和正常运行时相同,交换器水满后,关空气门,调整正洗排水门,保持流量,进行冲洗,到正洗终点时,应检查控制的项目,如硅含量、电导率等,以避免正洗时间过长。

第7题:

离子交换器进行大反洗操作时注意事项有哪些?


正确答案: (1)大反洗时间必须有专人负责,不可离开现场,要监视上监视孔,以防跑树脂;
(2)大反洗时必须先将塔内空气排除,防止树脂溢出;
(3)为防止中间排水装置损坏,大反洗前可首先进行小反洗以松动压脂层,去除污泥,大反洗洗量必须由小到大,逐步增加;
(4)大反洗一定要彻底,以免泥渣污沾树脂影响运行出水质量和交换容量。因此大反洗时要求以不跑树脂为限度,尽量达到最高的反洗膨胀高度。

第8题:

圆锥破碎操作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参考答案:(1)给矿必须均匀,产品粒度要符合工序要求;(2)随时注意排矿和运输皮带运转情况;(3)经常检查油泵、冷却器、过滤器及油量油温,回油温度不许超过600C;(4)检查水封防尘的排水,无水时不可运转;(5)带有液压装置的破碎机要经常检查锁紧缸的油压,调整环必须处在锁紧状态下,设备方可运行;(6)定期检查衬板的磨损情况,特别应注意调整环上的衬板固定螺栓,衬板不得松动,新换衬板在工作24小时后应停车紧固一次。

第9题:

模拟阳离子交换器怎样进行进酸、还原的操作?操作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正确答案:打开进酸阀、排酸阀起动加酸喷射泵,以加酸喷射器的盐酸入口阀的开度调整盐酸的浓度。稀释后的盐酸浓度为2~5%,直到盐酸加到规定的量为止。
注意事项:
1.检查酸计量器内有足够的酸,除盐水箱有充分的稀释用水。
2.酸喷射器至酸计量器间一段管路不得泄漏,以防空气抽入喷射器内。
3.及时调整酸的浓度,使其维持在3%左右,不能有较大波动。
4.严格控制再生液的流量,一般不允许超过15t/h,以防止树脂乱层。

第10题:

何谓灸法?灸法时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正确答案: 灸法是借灸火的热力,给人体以温热性刺激,通过经络腧穴的作用,以达到治病、防病目的的一种方法。有温经通络、行气活血、祛湿逐寒、消肿散结、回阻救逆及防病保健的作用。施灸的材料越来越多样化,除用艾以外,还用硫黄、灯芯、桑枝、桃枝、黄蜡、药锭等来施灸,也用药末和艾绒混合制成艾卷的雷火神针、太乙神针等。
注意事项:
(1)灸时应防止艾火脱落,以免烧伤皮肤和点燃衣服被褥。
(2)施灸的顺序一般为先上部,后下部;先腰背部,后胸腹部;先头身,后四肢。
(3)实热证、阴虚发热者,一般不适宜灸法;孕妇的腹部和腰骶部也不宜施灸;黏膜附近、颜面、五官和大血管的部位不宜采用瘢痕灸。
(4)灸后局部出现微红灼热属正常现象,无需处理。如局部出现水疱,小者可任其自然吸收;大者可用消毒针挑破,放出水液,涂以甲紫,并以消毒纱布包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