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主要表现在()。

题目

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主要表现在()。

  • A、元素的金属性(失电子能力),从强到弱,非金属性(得电子能力)从弱到强的周期性变化
  • B、元素的最高正价从依次变至和,非金属元素的负价从依次变至和的周期性变化
  • C、元素的最高氧化物及其水化物的碱性从强到弱,酸性从弱到强,其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从小到大的周期性变化
  • D、原子半径从大到小(稀有气体除外)的周期性变化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元素的性质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周期性变化的,称为元素周期律。()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正确

第2题:

阅读下列素材。回答有关问题:
1868年,化学家迈尔研究已知元素的原子量与其物理性质的关系时。把性质相近的元素划分为一个族.并与l869年制作了他的第一张元素周期表。
1869年,化学家门捷列夫研究元素原子量与元素化学性质的关系时,把63种元素排列成几行。同年,他公布了他的第一张元素周期表,后来他汲取了迈尔周期表的优点,进行了更详细的族的划分】分,并于1871年公布了他的第二张元素周期表。
之后。元素周期表被不断完善。成为化学研究的重要工具,到20世纪初,物理学家们逐步
揭开了原子结构的秘密.人们才逐渐清楚了元素的性质呈周期性变化的原因。问题:
(1)迈尔和门捷列夫进行“族”划分时,运用的是什么科学方法?他们在研究元素原子量与性质的关系时不同之处是什么?
(2)元素周期律的发现对化学科学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3)举例说明元素周期律对化学知识学习的指导作用。


答案:
解析:
(1)化学分类方法。
不同之处在于:迈尔研究的是元素的原子量与其物理性质的关系.门捷列夫研究的是元素
原子量与元素化学性质的关系。
迈尔研究元素原子量与其物理性质的关系时,把性质相近的元素划分为一个族:门捷列夫研究元素原子量与元素化学性质的关系时。把63种元素排列成几行,后来进行了更详细的族的划分。
(2)物理学家们逐步揭开了原子结构的秘密,逐渐清楚了元素的性质呈周期性变化的屑因。形成元素周期表。它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式,反映了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元素周其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一种重要工具,我们可以利用元素的性质、它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和原亏结构三者之间的密切关系来指导我们对化学的研究。
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为新元素的发现及预测它们的原子结构和性质提供了线索。(3)例如.学习钠、镁、铝与水的反应时.学生可以进行以下实验.

得出结论:金属性强弱Na>Mg>A1
结合原子结构知识解释金属性强弱Na>Mg>A1
同周期元素,自左向右,最外层电子数逐渐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减小,金属性逐渐减弱。

第3题:

关于元素周期表与周期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量的递增,呈周期性变化

B、在元素周期表中,族序数都等于该元素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C、在元素周期表中,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也最强

D、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元素原子半径依次增大

E、ⅦA族单质自上而下,随原子量的增大,溶沸点升高


参考答案:E

第4题:

元素的化合价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起着周期性变化。


正确答案:正确

第5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1829年,德国化学家德贝莱纳在研究元素的原子量和化学性质关系时.发现了几个性质相似的元素组,每组包括三种元素,如锂、钠、钾;钙、锶、钡。
1862年,法国地质学家尚古多把元素按其原子量大小顺序标在圆柱体表面的螺旋线上.他发现某些性质相近的元素都出现在一条线上.于是提出元素的性质随其原子量的变化具有周期性。
1868年,化学家迈尔研究了已知元素的原子量和物理性质的关系.把性质相近的元素划分为一族.并于l869年制作了他的第一张元素周期表。
1869年,化学家门捷列夫按原子量递增的顺序和元素化学性质的相似性把63种元素排列成几行,当按原子量排序与元素化学性质冲突时,他依据元素的化学性质调整位置.或留下空位。同年,他公布了他的第一张元素周期表。后来,他进行了更详细的族的划分.并于1871年公布了他第二张元素周期表。
之后,元素周期表被不断完善,成为化学研究的重要工具。直到20世纪初.物理学家们逐步揭开了原子结构的秘密,人们才清楚元素的性质呈现周期性变化的根本原因。
问题:
(1)迈尔和门捷列夫根据元素性质进行族的划分所用的科学方法是什么?(2分)他们研究的主要区别是什么?(2分)
(2)元素周期律的发现对于化学科学的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4分)
(3)有人说“元素周期律的发现是物理与化学的完美结合”,结合材料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2分)请回答元素性质呈现周期性变化的根本原因。(2分)


答案:
解析:
(1)迈尔和门捷列夫根据元素性质进行族的划分所用的科学方法是分类。迈尔研究的是元素的原子量和物理性质的关系.门捷列夫研究的是元素的原子量和化学性质的关系.他们研究的区别在于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元素、发现规律。
(2)元素周期律是自然科学的基本规律.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式.它反映了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是对元素的一种很好的自然分类。我们可以利用元素的性质、它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和它的原子结构三者之间的密切关系来指导化学学习研究。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为新元素的发现及预测它们的原子结构和性质提供了线索。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对工农业生产也有一定的指导作用。由于在周期表中位置靠近的元素性质相近,这启发人们在周期表一定的区域内寻找新的物质.研究制造新品种农药、半导体材料、催化剂等。
(3)从1829年到1871年.人们没有停止对元素周期律的研究,但始终没有解决周期律变化的本质。直到20世纪初.物理学家们逐步揭开了原子结构的秘密.人们才清楚元素的性质呈现周期律变化的根本原因。所以说,元素周期律的发现是物理与化学的完美结合。
元素性质呈现周期性变化的根本原因是核外电子排布呈现周期性变化。

第6题:

元素周期律是指元素性质随着( )的递增呈周期性变化。

A.电子层数

B.核电荷数

C.原子核最外层电子数

D.质子数和中子数


正确答案:B

第7题:

教师在讲授“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元素的性质呈现周期性变化”这一内容时,可以体现的主要思想是()。


A.物质结构决定性质

B.一般与特殊的关系

C.量变与质变的关系

D.归纳与演绎的关系

答案:A
解析:
“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元素的性质呈现周期性变化”,说明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其结构有关,因此可以体现的主要思想是“物质结构决定性质”。故本题选A。

第8题:

关于元素周期律,不正确的说法是

A、元素性质随着核外电子周期性的排布而呈周期性的变化

B、同一周期的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由小到大

C、同一周期的元素的原子电负性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由小到大

D、同一周期的元素的原子半径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由大到小

E、同一周期的元素的主要化合价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由小到大


参考答案:E

第9题:

门捷列夫于1871年的《化学元素的周期性依赖关系》发表了第二个化学元素周期表,明确指出:元素的性质和它们的化合物的性质与元素的原子量有周期性的依赖关系,元素的性质是元素原子量的(  )。

A.线性函数
B.非线性函数
C.周期函数
D.非周期函数

答案:C
解析:
元素的性质是原子量的周期函数。

第10题:

元素性质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周期性变化的表现为()。

  • A、原子量的周期性递增
  • B、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
  • C、原子半径的周期性变化
  • D、主要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

正确答案:B,C,D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