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使用校准棉花标准样品时,设k为修正系数,Vs为标准样品的标准值,Vo为观测值的平均值,则()。A、k=Vs/VoB、k=Vo/VsC、k=(Vs-Vo)/VsD、k=(Vo-Vs)/Vo

题目

在使用校准棉花标准样品时,设k为修正系数,Vs为标准样品的标准值,Vo为观测值的平均值,则()。

  • A、k=Vs/Vo
  • B、k=Vo/Vs
  • C、k=(Vs-Vo)/Vs
  • D、k=(Vo-Vs)/Vo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未来科学城展示中心外维护结构传热系数()。

A、外墙K值为0.22W/(㎡•K)

B、屋面K值0.18W/(㎡•K)

C、外门K值为1.0W/(㎡•K)

D、外墙K值为0.51W/(㎡•K)


答案:ABC

第2题:

泥质防渗层应达到的渗透系数标准值为( )。

A.K≤1.0×10-6mm/s

B.K≤1.0×10-7mm/s

C.K≤1.0×10-8mm/s

D.K≤1.0×10-9mm/s


正确答案:D

第3题:

已知K=2,J=3,A=True,则VB表达式(K-J<=K)AND(NOT A)OR(K+J>=J)的值为【】。

已知K=2,J=3,A=True,则VB表达式(K-J<=K)AND(NOT A)OR(K+J>=J)的值为【 】。


正确答案:[6] True
[6] True

第4题:

工艺性空调房间,当室温允许波动值为±0.5℃时,其围护结构的热工参数应选( )。

A.外墙传热系数K值为1.0W/(㎡?K),热惰性指标D值为4;顶棚传热系数K值为0.8W/(㎡?K),热惰性指标D值为4
B.外墙传热系数K值为0.7W/(㎡?K),热惰性指标D值为5;顶棚传热系数K值为0.7W/(㎡?K),热惰性指标D值为4
C.外墙传热系数K值为0.7W/(㎡?K),热惰性指标D值为3;顶棚传热系数K值为0.8W/(㎡?K),热惰性指标D值为4
D.外墙传热系数K值为0.8W/(㎡?K),热惰性指标D值为3;顶棚传热系数K值为0.8W/(㎡?K),热惰性指标D值为3

答案:D
解析:

第5题:

关于蓄积系数说法正确的是

A.K=LD[50(1).gif]/LD[50(n).gif]
B.K值<5为轻度蓄积
C.K值>3为中度蓄积
D.K值>1为明显蓄积
E.K值<1为高度蓄积

答案:E
解析:

第6题:

标准喷头的流量系数为()。

A.K=80

B.K=90

C.K=100

D.K=115


正确答案:A

第7题:

混凝土强度标准值为fcu,k,施工单位的混凝土强度标准差为σ,则混凝土的配制强度为:
A. 0. 95fcu,k B. fcu,kC. 1. 15fcu,k D. fcu,k+ 1. 645σ


答案:D
解析:
提示:混凝土的施工配制强度可按下式确定fcu,o=fcu,k+ 1. 645σ
式中:fcu,o--混凝土施工配制强度(N/mm2);
fcu,k --混凝土设计强度标准值(N/mm2);
σ--施工单位的混凝土强度标准差(N/mm2)。

第8题:

未来科学城展示中心外墙传热系数()

A.外墙K值为0.22W/(㎡·K)

B.外墙K值0.18W/(㎡·K)

C.外墙K值为1.0W/(㎡·K)

D.外墙K值为0.51W/(㎡·K)


答案:A

第9题:

舒适性空调房间,其围护结构的热工参数应选( )。

A.外墙传热系数K值为1.0W/(㎡?K),顶棚传热系数K值为1.5W/(㎡?K),内墙传热系数K值为2.0W/(㎡?K)
B.外墙传热系数K值为2.0W/(㎡?K),顶棚传热系数K值为0.8W/(㎡?K),内墙传热系数K值为2.0W/(㎡?K)
C.外墙传热系数K值为1.5W/(㎡?K),顶棚传热系数K值为1.5W/(㎡?K),内墙传热系数K值为1.0W/(㎡?K)
D.外墙传热系数K值为1.5W/(㎡?K),顶棚传热系数K值为1.2W/(㎡?K),内墙传热系数K值为2.0W/(㎡?K)

答案:D
解析:

第10题:

今有一在非地震区的办公楼顶层柱。经计算,已知在永久荷载标准值、屋面活荷载(上人屋面)标准值、风荷载标准值及雪荷载标准值分别作用下得其柱的轴向力为NGk=40kN、NQ1k=12kN、NQ2k=4kN和NQ3k=1kN。其中:NGk为永久荷载标准值所引起的该柱轴向压力标准值;NQ1k为屋面活荷载标准值所引起的该柱轴向压力标准值;NQ2k为风荷载标准值所引起的该柱轴向压力标准值;NQ3k为雪荷载标准值所引起的该柱轴向压力标准值。
确定该柱在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基本组合时的轴向压力设计值N最接近于(  )kN。

A.69.12
B.68.16
C.66.76
D.65.36

答案:A
解析:
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第5.3.1条可知,屋面均布活载不与雪荷载同时组合,取较大值参与组合,ψc参照表5.3.1取值;荷载的分项系数根据第3.2.4条采用;
根据式(3.2.3-1)计算,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时,其组合设计值为:
N=1.2NGk+1.4NQ1k+1.4×0.6NQ2k=1.2×40+1.4×12+1.4×0.6×4=68.16kN,或N=1.2NGk+1.4NQ2k+1.4×0.7NQ1k=1.2×40+1.4×4+1.4×0.7×12=65.36kN;
根据式(3.2.3-2)计算,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时,其组合设计值为:N=1.35NGk+1.4×0.7NQ1k+1.4×0.6NQ2k=1.35×40+1.4×0.7×12+1.4×0.6×4=69.12kN;
取较大值得,该柱的轴向压力设计值为:N=69.12kN。由此可知,A项数值最为接近。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