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3~10kV高压配电装置及车间变配电所的变压器,要求在()装有避雷器。A、每路进线始端B、每路进线终端C、各段母线D、变压器低压侧

题目

对3~10kV高压配电装置及车间变配电所的变压器,要求在()装有避雷器。

  • A、每路进线始端
  • B、每路进线终端
  • C、各段母线
  • D、变压器低压侧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请选择某10kV用户配电所的避雷器,已知条件为:10kV电源为2路架空进线换电 缆引入,10kV出线均为电缆,装有所用变压器,10kV电源侧为低电阻接地系统。
lOkV配电装置及变压器的标准雷电冲击耐受电压(相对地及相间)应不低于
( )。

A. 60kV; B 75kV; C. 85kV; D. 95kV。

答案:A
解析:
依据DL/T 620—1997第10. 4. 5条a)款表19查得:
10kV低电阻接地系统为60kV。

第2题:

某110/10kV变电所,其两台主变压器的分列运行,两路电源进线引自不同电源,判断下列说法哪一项是正确的? ()
(A)两台主变压器中容量大的变压器提供给10kV母线的短路电流大
(B)变电所的对端电源侧短路阻抗大,其10kV母线短路电流比较大
(C)哪条线路的导线截面大,哪条线路对应的10kV母线短路电流比较大
(D)从系统计算到10kV母线的综合短路阻抗越小的,其对应的10kV母线短路电流越大


答案:D
解析:
依据:无确定依据,可参考《工业与民用配电设计手册》(第三版)第四章内容。

第3题:

在变电所的3~1OkV配电装置(包括电力变压器)中,装设阀式避雷器(包括电站和配电阀式避雷器)的正确选择是()。
A.在每组母线上装设; B.在每条架空进线上装设;
C.在每组变压器上装设; D.在每组母线和架空进线上均装设。


答案:D
解析:

第4题:

请选择某10kV用户配电所的避雷器,已知条件为:10kV电源为2路架空进线换电 缆引入,10kV出线均为电缆,装有所用变压器,10kV电源侧为低电阻接地系统。
如采用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其额定电压应不低于( )。

A. 6. 9kV; B 10kV; C 12kV; D. 15kV。

答案:C
解析:
依据DL/T 620—1997第5. 3. 4条a)款表3查得:
低电阻接地系统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的额定电压应不低于U/m, 10kV系统最高电压U/m见 该标准表19为12kV。

第5题:

某用户35/10kV变电所,一路35kV电源架空进线,单台主变压器容量为 4000kVA,室外土壤电阻率为600n * m;主变压器及35kV进线开关均装于10kV配电装置 室外。


答案:D
解析:
依据同上及其图16,当变电所架设避雷线的进线保护段长度减少到500~600m时,应 在进线保护段首端装设一组排气式避雷器(FE1)或保护间隙(FG),其接地电阻不应超过 5n;其末端亦应装设一组排气式避雷器(FE2),其接地电阻不应超过lOn。

第6题:

请选择某10kV用户配电所的避雷器,已知条件为:10kV电源为2路架空进线换电 缆引入,10kV出线均为电缆,装有所用变压器,10kV电源侧为低电阻接地系统。
在配电所10kV母线上安装的阀式避雷器宜选择以下型式中的( )。

A.金属氧化物避雷器(配电型); B.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电站型);
C.碳化硅普通阀式避雷器(配电型);D.碳化硅普通阀式避雷器(电站型)。

答案:B
解析:
依据DL/T 620—1997《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第5. 3.1条b)款及 第7. 3. 9条,中性点低电阻接地系统为有效接地系统,宜采用金属氧化物避雷器,且宜为电 站型。

第7题:

某工厂110/10kV用户变电所,2路llOkV电源架空进线,2台主变压器,llOkV侧 为内桥接线,正常时桥开关断开运行;工厂10kV配电系统线路均采用电缆,其总长度约为 5km; llOkV侧设备采用GIS。llOkV侧系统为中性点有效接地系统。
如llOkV架空进线直接与变电所llOkV侧GIS进线导管相连,则进线段的雷电过 电压保护,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 llOkV架空进线架设避雷线的进线保护段的长度应不少于2km;
B. llOkV架空进线架设避雷线的进线保护段的长度应不少于1km;
C.在GIS导管与架空线路的连接处,应装设1组金属氧化物避雷器FMOl,其接地端 与GIS导管金属外壳相连并接地;
D.因GIS—次回路的任何电气部分或主变压器至避雷器FMOl之间的电气距离已达 50m,故在主变压器与GIS连接处还应加装1组金属氧化物避雷器FM02。

答案:A,C
解析:
对A和B选项:依据DL/T 620—1997《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第 7. 4. 1条,连接GIS管道的架空线路进线保护段的长度应不小于2km
对C选项:依据同上,在GIS导管与架空线路的连接处,应装设一组金属氧化物避雷 器FMOl,其接地端与GIS导管金属外壳相连并接地;
对D选项:依据同上,如主变压器或110kVGIS—次回路的任何电气部分至架空进线 处金属氧化物避雷器(FM01)之间的电气距离不超过130m,则可只装设FMOl。

第8题:

某用户35/10kV变电所,一路35kV电源架空进线,单台主变压器容量为 4000kVA,室外土壤电阻率为600n * m;主变压器及35kV进线开关均装于10kV配电装置 室外。
架设避雷线的进线保护段长度,按标准要求可为()。

A. 150~200m; B. 200~300m; C. 500~600m; D. 500~1000m。

答案:C
解析:
本案例35kV侧为单进线、单主变压器,容量仅为4000kVA,为小容量简易变电所, 依据DL/T 6?) —1997《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第7. 5.1条,可根据负荷 的重要性及雷电活动的强弱等条件适当简化保护接线,变电所进线段的避雷线长度可减少到500~600m.

第9题:

某用户35/10kV变电所,一路35kV电源架空进线,单台主变压器容量为 4000kVA,室外土壤电阻率为600n * m;主变压器及35kV进线开关均装于10kV配电装置 室外。
上述独立避雷针的接地装置距变电所主接地网的地中距离应不小于( )。

A. 2m; B. 3m; C 4.5m; D. 5m.

答案:B
解析:

第10题:

下图为一座110kV/35 kV/10kV变电站,110kV和35 kV釆用敞开式配 电装置,10kV釆用户内配电装置,变压器三侧均釆用架空套管出线。正常运行方式 下,任一路110kV电源线路带全所负荷,另一路热备用,两台主变压器分别运行,避雷器选用阀式避雷器,其中:
110kV电源进线为架空线路约5km,进线段设有2km架空避雷线,主变压器距110kV母线避雷器最大电气距离为60m。
35kV系统以架空线路为主,架空线路进线段设有2km架空避雷线,主变压器距 35kV母线避雷器最大电气距离为60m。
10kV系统以架空线路为主,主变压器距10kV母线避雷器最大电气距离为 20m。

主变压器低压侧有开路运行的可能,下列关于10kV侧、35kV侧避雷器的设置哪一项是正确的? ( )
(A)只设置 LA7、LA8、LA9、LA10
(B)采用独立避雷针保护,不设置避雷器
(C)只设置LA11、LA12、LA13、LA14
(D)只设置 LA7、LA8、LA9、LA10、LA11、LA12、LA13、LA14


答案:D
解析:
《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DL/T620—1997)第7.3.2条、第7.3.4条表11(35kV侧)、第7.3.8条和第7.3.9条表13(10kV侧)。
根据第7.3.2条,必须设置的避雷器为LA7、LA11和LA8、LA12。
根据第7.3.4条表11,主变压器距35kV母线避雷器最大电气距离未超过允许值。
根据第7.3.8条,必须设置的避雷器为LA9、LA10。
根据第7.3.9条表13,必须设置的避雷器为LA13、LA14,且10kV母线避雷器最大电气距离未超过允许值。
注:此题不严谨,系统图中未画出10kV和35kV的架空进线端,无法区分变压器中低压侧的避雷器是在架空进线前还是在架空进线后,按题意强调的几个条件,建议选D。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