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电除尘器的结构及除尘原理。

题目

简述电除尘器的结构及除尘原理。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电除尘器的原理?
电除尘器使用高压直流电压在阴阳两极间造成一个足以使气体电离的电场,气体电离产生了大量的阴阳离子,使通过电场的粉尘获得相同的电荷,然后沉集于其极性相反的电极上,达到除尘的目的。

第2题:

简述电除尘器的基本结构组成


正确答案: 电除尘器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电除尘器本体系统,另一部分是提供高压直流电的高压供电装置和低压自动控制系统

第3题:

简述高压静电除尘器的基本原理?
让烟气通过极高的静电场,静电场中含有大量的电离离子。当烟气通过时,烟气中的小颗粒带上大量的正负离子,正负离子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各自带着烟气中的小颗粒向电场的两极移动,当带有离子的颗粒达到极板时就释放离子,而颗粒就依附在极板上,随着越来越多的烟气颗粒的依附,极板上就形成了块状的尘埃,这时,通过振打机构,使块状尘埃掉落灰仓,完成收尘的过程。

第4题:

简述电除尘器的启动?


正确答案: 1)接班长命令后,将低压控制柜投运。
2)将各电场高压隔离开关打至工作位置。
3)点火前12小时,启动瓷套加热。
4)点火前2小时启动各电场振打装置连续运行。
5)点火前50分钟,开启气化风机及电加热器,对灰斗内部加热。
6)点火前20分钟,投入气力除灰系统运行。
7)锅炉点火后,投入各灰斗料位计。
8)当锅炉投粉燃烧稳定,排烟温度达到95℃时,依次投入四、三、二、一电场运行,并将相应低压控制柜上阴阳极振打控制选择开关切至自动位置。
9)操作完毕,做好记录,并汇报班长。

第5题:

电除尘器的除尘原理是()。


正确答案:使粉尘在高压电场中荷电,然后在集尘极上放电,沉积在集尘极上而从气流中分离出来

第6题:

电除尘器的基本工作原理是什么?
在电晕极与收尘极之间施加足够的直流电压,两极间产生极不均匀的电场,电晕极附近的电场强度最高,使电晕极周围的气体电离,当含尘气体通过时,负离子与尘粒碰撞并附着其上,实现了粉尘荷电。荷电粉尘在电场中受电场力的作用被驱往收尘极,经过一定时间后达到收尘极表面,放出所带负电荷而沉集其上。收尘极表层上的粉尘积到一定厚度后,用机械振打等方法将其落入下部灰斗。

第7题:

电除尘器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正确答案:电除尘器是利用高电压产生的强场强度使气体局部电离,并利用电场实现粒子(固体或液体)与气流的分离。

第8题:

简述电除尘器临时停运特点及要求?
当锅炉停炉时间不长而且电除尘器设备无检修工作时,可采取临时停运方式,使电除尘器处于待停运状态,其操作要求是:先将输出电流、电压调至最小,然后按电场顺序停止向各电场的电极供电,保留振打装置和加热系统继续运行。

第9题:

简述粉尘比电阻的定义、分类及对电除尘器性能的影响


正确答案: (1)粉尘比电阻定义:一种物质的比电阻就是在其长度和横截面积各为1单位时的电阻其计算关系式如下
ρ=RAR/LR
式中R--材料在某一温度下的电阻
ρ--材料的比电阻或称电阻率,Ω•cm
LR--材料的长度,cm;
AR--材料的横截面积,cm22
(2)粉尘比电阻分类:沉积在电除尘器收尘极表面上的粉尘应具有一定的导电性才能传导从电晕放电到大地的离子流根据现场粉尘的比电阻对电除尘器性能的影响,大致可分为三个范围:
1)ρ<104,比电阻在这一范围内的粉尘称为低比电阻粉尘
2)104<ρ<1010,比电阻在这一范围内的粉尘称为中比电阻粉尘,最适合于电除尘
3)ρ>1010,比电阻在这一范围内的粉尘称为高比电阻粉尘
(3)对电除尘器性能影响主要在以下两个方面:
1)通用的板式电除尘器中,电晕电流必须通过极板上的粉尘层传导到接地的收尘极板上若粉尘的比电阻超过临界值5×1010(Ω•cm),电晕电流通过粉尘层就会受到限制,将影响到粉尘粒子的荷电量、荷电率和电场强度等,如不采取必要措施,将导致除尘效率下降
2)粉尘的比电阻对粉尘的黏附力有较大影响,高比电阻导致粉尘的黏附力增大,清除电极上的粉尘层,提高振打强度,这将导致比正常情况下的二次飞扬大,最终使除尘效率下降

第10题:

静电除尘器的工作原理。


正确答案:静电除尘器工作原理是利用放电电极(阴极,一般采用导线或称电晕线)和集尘电极(阳极,采用金属管或金属板),在两个电极之间加数万伏直流电。由于两个电极形状不同,造成了不均匀电场,足以使气体电离,在导线附近,电力线密集,电场强度较大,在阴极周围较小的空间范围内形成电晕区,在这里的气体电离后产生大量正负离子,使正电荷(如气体正离子)束缚在导线附近,而在电晕区外的大部分空间范围存在着从电晕区出来的很多负离子或自由电子,于是在空间通过的烟尘与负离子碰撞后带上负电荷,并向正极移动,到达正极时,即失去电子而沉降到电极表面,达到烟气与烟尘分离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