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端退火

题目

管端退火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锅炉胀管前应对管端进行()处理。

A、正火

B、退火

C、淬火

D、回火


参考答案:B

第2题:

为了保证管端易于产生塑性变形,防止发生裂纹,在胀管前需对管子端部进行()

A.正火

B.退火

C.回火

D.淬火


答案:B

第3题:

对铜管进行扩口时,( )。

A.扩喇叭口时可不必在扩口端退火

B.扩杯口时可不必在扩口端退火

C.无论用何种扩口器均不必在扩口端退火

D.无论用何种扩口器均必须在扩口端退火


正确答案:D

第4题:

依据GB151-1999《管壳式换热器》,判断下述说法哪些是不正确的?()

  • A、有应力腐蚀时,不宜采用管端局部退火的方式来降低换热管的硬度。
  • B、外径小于14mm的换热管与管板的连接,不应采用胀接。

正确答案:A,B

第5题:

(2009年)锅炉本体安装中,对流管束、水冷壁管与锅筒之间的连接通常采用胀接法,与焊接连接相比,胀接法的特点有()。

A.管端、管口无需清理
B.管端、管口无需打磨
C.管端无需退火处理
D.减少了水出入管端的阻力损失

答案:D
解析:
该题主要考察的是:胀接施工特点,胀接前应检查管子并进行管端退火、打磨, 管孔清理, 管子和管孔的选配。硬度大于或等于锅筒管孔壁的胀接管子的管端应进行退火, 退火宜用红外线退火炉或铅浴法进行。胀管时工序: 先用固定胀管器固定胀管, 再用翻边胀管器继续使管端管径扩大并翻边。经翻边后, 既可使胀管接头的强度提高, 又可以减少锅水出入管端时的阻力损失。

第6题:

在管件加工和焊接以后往往采用()和去应力退火的热处理方法。

A.完全退火

B.等温退火

C.球化退火

D.去应力退火


答案:A

第7题:

锅炉本体安装中,对流管束、水冷壁管与锅筒之间的连接通常采用胀接法,与焊接连接相比,胀接法的特点有()。
A.管端、管口无需清理 B.管端、管口无需打磨
C.管端无需退火处理 D.减少了水出入管端的阻力损失


答案:D
解析:
胀管时有两道工序,先用固定胀管器固定胀管,再用翻边胀管器继续使管端管径扩大并翻边。经翻遍后,一方面胀管接头的强度大大提高,同时也减少了水出入管端的阻力损失。见教材第五章第二节P179。
【考核要点】 锅炉本体安装。

第8题:

在胀管前需将对流管两端的胀接管端退火.管端的退火长度为()

A、50-60mm

B、80-100mm

C、150-200mm

D、200-300mm


参考答案:C

第9题:

在进行加热器钢管胀接时,若管子管端硬度若大于管板硬度或管子硬度HB>170,则胀管前管端应进行退火处理,退火长度不小于管板厚度加30mm。


正确答案:错误

第10题:

扩管前必须将铜管扩口端退火,并用锉刀修理平整。


正确答案: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