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检测,一般在排放源上风设1个参照点,在下风向

题目

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检测,一般在排放源上风设1个参照点,在下风向最多设4个检测点。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现有污染源无组织排放二氧化硫的监控点应在无组织排放源上风向设置(),下风向设置(),这两点浓度差值的限值是()mg/m3

A:监控点,参照点,0.50
B:参照点,监控点,0.15
C:参照点,监控点,0.50
D:监控点,参照点,0.15

答案:C
解析:

第2题:

根据《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技术导则》(HJ/T55-2000),在进行二氧化硫的无组织监测时,应在现有污染源下风向设监控点,同时在排放源上风向设参照点。


正确答案:正确

第3题:

关于风向和风速对大气污染物扩散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污染物排放源的上风向地区基本不会形成大气污染。

B.当其它条件相同时,下风向上的任一点污染物浓度与风速成正比关系。

C.风速愈高,扩散稀释能力愈强,则大气中污染物的浓度也就愈低。

D.污染物排放源的下风向区域的污染程度一般比较严重。


正确答案:ACD

第4题: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规定,要在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和氟化物的无组织排放源的下风向设监控点。同时在排放源上风向设参照点,以监控点同参照点的浓度差值不超过规定限值来限制无组织排放。


正确答案:正确

第5题: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时,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氟化物的监控点设在无组织排放源()浓度最高点,相对应的参照点设在排放源()。

  • A、上风向2~50m下风向2~50m
  • B、下风向2~50m上风向2~50m
  • C、上风向10~50m下风向10~50m
  • D、下风向10~50m上风向10~50m

正确答案:B

第6题:

根据《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技术导则》(HJ/T55-2000),无组织排放监测参照点最好设置在被测无组织排放源的上风向,以排放源为圆心,以距排放源10m和50m为圆弧,与排放源成120°夹角所形成的扇形范围内设置。


正确答案:错误

第7题:

根据《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技术导则》(HJ/T55-2000),在无特殊因素影响的情况下,监控点应设置在被测无组织排放源的下风向,尽可能靠近排放源处。


正确答案:正确

第8题: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时,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氟化物的监控点设在无组织排放源( )浓度最高点,相对应的参照点设在排放源( )。
A. 下风向 2~50m 上风向 2~50m
B. 上风向 2~50m 下风向 2~50m
C. 下风向1O~50m 上风向1O~50m
D. 上风向1O~50 m 下风向1O~50m


答案:A
解析:

第9题:

根据《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技术导则》(HJ/T 55-2000),对于位于主导风向明显区域的新建无组织排放源,可在其下风向布设()个监控浓度点。

  • A、 2
  • B、 3
  • C、 4
  • D、 5

正确答案:A,B,C

第10题:

根据《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技术导则》(HJ/T55-2000),监控点与无组织排放源所形成的夹角应控制在风向变化的标准差范围内。


正确答案:正确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