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女性患者,贫血貌。体检,腹股沟可扪及淋巴结,脾未触及。血常规:血红蛋白60g/L,红细胞2×1012/L,白细胞3×109/L,中性粒细胞0.38,淋巴细胞0.62,未见幼红细胞,血小板50×109/L。骨髓象:巨核细胞全片找到一只,NAP活性增高。你考虑诊断为()A、缺铁性贫血B、再生障碍性贫血C、巨幼红细胞性贫血D、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E、急性白血病

题目

某女性患者,贫血貌。体检,腹股沟可扪及淋巴结,脾未触及。血常规:血红蛋白60g/L,红细胞2×1012/L,白细胞3×109/L,中性粒细胞0.38,淋巴细胞0.62,未见幼红细胞,血小板50×109/L。骨髓象:巨核细胞全片找到一只,NAP活性增高。你考虑诊断为()

  • A、缺铁性贫血
  • B、再生障碍性贫血
  • C、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 D、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E、急性白血病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患者,女性,20岁,头昏乏力,两下肢散在淤斑,肝、脾未触及,血红蛋白45g/L,红细胞1.06×1012/L,白细胞2×109/L,中性30%,淋巴70%,血小板25×1012/L,骨髓增生低下,巨核细胞未见,可能诊断是().

  • A、粒细胞减少症
  • B、再生障碍性贫血
  • C、恶性贫血
  • D、白细胞不增加性白血病
  • E、缺铁性贫血

正确答案:B

第2题:

女性,45岁,贫血1年。肝肋下刚可触及,脾未触及。血红蛋白60g/L,红细胞2.10×1012/L,白细胞3.2×109/L,中性粒细胞38%,淋巴细胞62%,未见幼红细胞,血小板50×109/L。骨髓巨核细胞全片可见1个,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增高,骨髓增生活跃,粒系统及红系统多为晚期阶段,Ham’s试验阴性。该病人最不可能出现下列哪种骨髓象()

  • A、淋巴细胞浆细胞增多
  • B、成熟红细胞形态正常
  • C、组织嗜碱细胞增多
  • D、骨髓中脂肪组织增多
  • E、骨髓细胞内外铁减少

正确答案:E

第3题:

女性,45岁,贫血1年。肝肋下刚可触及,脾未触及。血红蛋白60g/L,红细胞2.10×1012/L,白细胞3.2×109/L,中性粒细胞38%,淋巴细胞62%,未见幼红细胞,血小板50×109/L。骨髓巨核细胞全片可见1个,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增高,骨髓增生活跃,粒系统及红系统多为晚期阶段,Ham试验阴性。

最可能的诊断为

A.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B.慢粒白血病

C.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D.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E.脾功能亢进


正确答案:A
该患者出现全血细胞减少一年,白细胞分类中淋巴细胞比例增高,骨髓虽增生活跃,但巨核细胞明显减少,而且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增高,均提示最可能诊断是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脾不大肯定不是脾功能亢进。Ham试验阴性不支持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而其余两种疾病更不像。再障患者因造血不好,造血原料不能充分利用,所以骨髓细胞内外铁一般应增多而不是减少。治疗上应首选雄性激素配合中医中药,可取得较好疗效,而其余4种均不是首选的最佳治疗。

第4题:

某女性患者,贫血貌。体检,腹股沟可扪及淋巴结,脾未触及。血常规:血红蛋白60g/L,红细胞2×1012/L,白细胞3×109/L,中性粒细胞0.38,淋巴细胞0.62,未见幼红细胞,血小板50×10/L。骨髓象:巨核细胞全片找到一只,NAP活性增高。你考虑诊断为()

  • A、缺铁性贫血
  • B、再生障碍性贫血
  • C、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 D、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E、急性白血病

正确答案:B

第5题:

患者,女性,24岁,贫血貌,查腹股沟可及淋巴结,肝脾未及,血红蛋白60g/L,红细胞总数2×1012/L,白细胞总数3.2×109/L,中性粒0.38,淋巴0.02,未见幼红细胞,血小板50×109/L,骨髓:巨核细胞全片可见一个,中性粒细胞碱磷酸酶积分增高,最可能的诊断是()

  • A、缺铁性贫血
  • B、再生障碍性贫血
  • C、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 D、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E、急性白血病

正确答案:B

第6题:

患者,女性,24岁,贫血貌,查腹股沟可及淋巴结,肝脾未及,血红蛋白60g/L,红细胞总数2×109/L,白细胞总数3.2×109/L,中性粒0.38,淋巴0.02,未见幼红细胞,血小板50×109/L,骨髓:巨核细胞全片可见一个,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增高,最可能的诊断是()

  • A、缺铁性贫血
  • B、再生障碍性贫血
  • C、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 D、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E、急性白血病

正确答案:B

第7题:

女性,45岁,贫血1年。肝肋下刚可触及,脾未触及。血红蛋白60g/L,红细胞2.10×109/L,白细胞3.2×109/L,中性粒细胞38%,淋巴细胞62%,未见幼红细胞,血小板50×109/L。骨髓巨核细胞全片可见1个,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增高,骨髓增生活跃,粒系统及红系统多为晚期阶段,Ham试验阴性。治疗上应首选哪一项措施()

  • A、肾上腺皮质激素
  • B、骨髓移植
  • C、输洗涤红细胞
  • D、脾切除
  • E、雄性激素配合中医中药

正确答案:E

第8题:

女性,45岁,贫血1年。肝肋下刚可触及,脾未触及。血红蛋白60g/L,红细胞2.10×10/L,白细胞3.2×10/L,中性粒细胞38%,淋巴细胞62%,未见幼红细胞,血小板50×10/L。骨髓巨核细胞全片可见1个,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增高,骨髓增生活跃,粒系及红系多为晚期阶段,Ham试验阴性。

最可能的诊断为
A.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B.慢粒白血病
C.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D.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E.脾功能亢进

答案:A
解析:
该患者出现全血细胞减少一年,白细胞分类中淋巴细胞比例增高,骨髓虽增生活跃,但巨核细胞明显减少,而且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增高,均提示最可能诊断是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脾不大肯定不是脾功能亢进。Ham试验阴性不支持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而其余两种疾病更不像。再障患者因造血不好,造血原料不能充分利用,所以骨髓细胞内外铁一般应增多而不是减少。治疗上应首选雄性激素配合中医中药,可取得较好疗效,而其余4种均不是首选的最佳治疗。

第9题:

女性,45岁,贫血1年。肝肋下刚可触及,脾未触及。血红蛋白60g/L,红细胞2.10×1012/L,白细胞3.2×109/L,中性粒细胞38%,淋巴细胞62%,未见幼红细胞,血小板50×109/L。骨髓巨核细胞全片可见1个,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增高,骨髓增生活跃,粒系及红系多为晚期阶段,Ham试验阴性。该病人最不可能出现下列哪种骨髓象()

  • A、淋巴细胞浆细胞增多
  • B、成熟红细胞形态正常
  • C、组织嗜碱细胞增多
  • D、骨髓中脂肪组织增多
  • E、骨髓细胞内外铁减少

正确答案:E

第10题:

男性,20岁,面色苍白、乏力3个月;体格检查:皮肤可见散在性出血点,浅表淋巴结不大,胸骨无压痛,肝脾未触及;红细胞:2.0×1012/L,血红蛋白:60g/L,白细胞3.6×109/L,中性粒细胞0.30,淋巴细胞0.70,血小板30×109/L,网织红细胞0.004,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 A、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 B、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 C、巨幼细胞性贫血
  • D、再生障碍性贫血(普通型)
  • E、再生障碍性贫血(重型)

正确答案:D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