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年男性,间断性心前区疼痛2个月,与劳累有关,静息心电图未见异常,运动实验提示有ST段下移0.15mV,首先考虑是()。A、心肌病B、高血压冠心病C、肺气肿D、冠心病E、急性心肌梗死

题目

一中年男性,间断性心前区疼痛2个月,与劳累有关,静息心电图未见异常,运动实验提示有ST段下移0.15mV,首先考虑是()。

  • A、心肌病
  • B、高血压冠心病
  • C、肺气肿
  • D、冠心病
  • E、急性心肌梗死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D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患者女性,67岁。突发性心前区疼痛伴后背放射痛10小时,心电图示ST段下移2mm。行心肌运动负荷加静息灌注显像示,可逆性缺损,即再分布。则考虑该患者的诊断为()。

A.扩张型心肌病

B.急性心肌梗死

C.冠心病心肌缺血

D.冠心病心肌梗死伴缺血

E.高血压性心脏病


答案:C

第2题:

138~142 题共用题干

男性,60岁,冠心病心绞痛病史8年,无高血压病史,夜间突发心前区疼痛4小时入院,入院时血压计150/90mmHg,心电图检查提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第 138 题 支持诊断的心电图改变是( )。


正确答案:A

第3题:

患者男,53岁。冠心病病史5年,突然在活动中出现心前区疼痛,伴左肩背部不适。如心电图显示Ⅱ、Ⅲ、AVF导联ST段出现弓背向上抬高,提示心肌梗死的部位是()。

A.前壁

B.下壁

C.前间壁

D.高侧壁

E.局限前壁


正确答案:B

第4题:

一中年男性,间断性心前区疼痛2个月,与劳累有关,静息心电图未见异常,运动实验提示有ST段下移0.15mV,首先考虑是()

A心肌病

B高血压冠心病

C肺气肿

D冠心病

E急性心肌梗死


D

第5题:

男性,65岁。2个月来反复发作胸骨后疼痛,发作与劳累关系不大,常在半夜或凌晨5 时发作。
该患者发作时的心电图表现特征是
A. ST段抬髙 B. ST段下移 lmm
C. ST段下移 lmm D. ST段无变化


答案:A
解析:

第6题:

患者,男性,52岁,近年来劳累时,经常出现心前区疼痛,并向左肩部放射,因病情不缓解,住院治疗。心电图显示左室前壁广泛性心肌缺血。该病人可能存在的疾病是()。

A、高血压病

B、冠心病合并心肌梗死

C、冠心病合并心肌硬化

D、心肌炎


正确答案:B

第7题:

男性,65岁。2个月来反复发作胸骨后疼痛,发作与劳累关系不大,常在半夜或凌晨5时发作。
该患者发作时的心电图表现特征是()

A. ST段抬高
B. ST段下移≤1mm
C. ST段下移>1mm
D. ST段无变化

答案:A
解析:
[考点]变异型心绞痛的诊断和治疗
[分析]该老年患者胸骨后疼痛的发作呈定时性,常在半夜或凌晨发作,而劳累运动或情绪激动等心肌耗氧量增加的情况则较少诱发,符合变异型心绞痛;心电图可见符合冠状动脉分布的相关导联的ST段抬髙, 这是由于正常冠状动脉突然痉挛所致,此型心绞痛患者发生心肌梗死的危险性较大;变异型心绞痛的发病机制是冠状动脉痉挛,所以首选的治疗是钙拮抗剂,抗血小板治疗也可选用,但不是首选,而β受体阻滞剂和硝酸酯类疗效不佳。

第8题:

关于冠心病与急性心肌梗死,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冠心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

B、急性心肌梗死分为非ST段抬高型和ST段抬高型

C、非ST段抬高型也就是Q波心梗

D、急性心肌梗死的病理变化主要为冠状动脉病变和心肌病变


正确答案:C

第9题:

患者,男性,68岁。有高血压病史10年,突发胸部撕裂样疼痛,向后背部放射。查体:血压190/120mmHg,心电图提示,V~V导联ST段抬高。

该患者诊断
A.急性心肌梗死伴主动脉夹层
B.冠心病,心绞痛
C.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
D.冠心病
E.主动脉夹层

答案:A
解析:

第10题:

患者女,52岁,以发作性心前区疼痛6个月就诊。疼痛在活动时发生,持续5~10min缓解,安静时无症状。静息心电图Ⅰ、Ⅱ、aVF、V5~V6导联ST段水平型压低,T波双向。既往糖尿病史5年,高血压史6年,控制不满意。母亲死于脑卒中。提示患者的胸痛可能为冠心病心绞痛的是()

A疼痛在活动时发生,安静时无症状

B心前区疼痛呈发作性,持续5~10min缓解

C静息心电图Ⅰ、Ⅱ、aVF、V5~V6导联ST段水平型压低,T波双向

D母亲死于卒中

E女,52岁

F高血压和糖尿病史


A,B,D,F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