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胸外心脏按压的注意事项。

题目

简述胸外心脏按压的注意事项。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A、人工呼吸

B、清理呼吸道

C、胸外按压心脏

D、开胸按压心脏

E、给氧

呼吸停止的急救措施是( )


正确答案:A

第2题:

简述胸外心脏按压操作方法。


正确答案: 1.救护者体位若在平地上进行,术者采用跪式。若在床上进行,应在患者背部垫以硬板,术者采用站式或脚踏凳。
2.确定按压部位救护者左手的示指和中指沿患者肋弓下缘上移至胸骨下切迹,将右手的中指紧靠在胸骨下切迹处,示指紧靠中指,左手手掌紧靠右手的示指放在患者胸骨上,该处为胸骨中下1/3交界处,即正确的按压部位。
3.操作时,救护者左手放在按压部位,将右手平行重叠在已置于胸骨按压处的左手之背上,手指并拢,只以掌根部位接触患者胸骨,手指不能接触胸臂。
4.操作者两臂位于患者胸骨正上方,双肘关节伸直,利用上身重量垂直下压,对于成人下压深度3~5cm,而后迅即放松,解除压力,让胸廓自行复位。
5.如此有节奏反复进行,按压与放松时间大致为1:2,频率每分钟80~100次。
6.心脏按压必须同时配合人工呼吸。一人单独操作时,可先行口对口人工呼吸2次,再做胸外心脏按压30次。两人操作时,也按30:2进行。

第3题:

简述胸外心脏按压的并发症。


参考答案:常见并发症肋骨骨折、损伤性血,气胸、心脏创伤、胃,肝,脾破裂、栓塞。

第4题:

实行胸外心脏按压时正确的手法是()

  • A、在心前区按压
  • B、在胸外上段按压
  • C、在胸骨中下1/3交界处按压
  • D、在剑突下向心脏方向按压E.按压胸部使心脏受到挤压

正确答案:C

第5题:

简述胸外心脏按压目的。


正确答案:胸外心脏按压是建立人工循环的主要方法,胸外按压时,血流产生的原理主要是基于胸泵机制及心泵机制,通过胸外按压可维持一定的血液流动,配合人工呼吸可为心脏和脑等重要器官提供一定的含氧的血流,为进一步救治创造条件。

第6题:

简述胸外心脏按压。


正确答案: (一)目的
心脏按压是指间接或直接按压心脏以形成暂时的人工循环的急救方法,是现场心肺复苏的重要技术。(二)准备
(1)判断患者意识呼叫患者、轻拍患者肩部,确认患者意识丧失,立即呼救,寻求他人帮助。
(2)判断患者呼吸通过看、听、感觉(看:胸部有无起伏;听:有无呼吸音;感觉:有无气流逸出)三步骤来完成,判断时间为10s,无反应表示呼吸停止,应立即给予人工呼吸。
(3)判断患者颈动脉搏动术者示指和中指指尖触及患者气管正中部(相当于喉结的部位),旁开两指,至胸锁乳突肌前缘凹陷处。判断时间为10s。如无颈动脉搏动,应立即进行胸外按压。
(三)操作步骤
(1)患者仰卧于硬板或平地上。
(2)急救者跪于或立于患者一侧,选择剑突以上3~5cm处,即胸骨中、下1/3的交界处为按压点。
(3)将一手掌根部置于按压点,另一手掌压于前者之上。两手平行重叠且手指交叉互握抬起,使手指离开胸壁。两臂伸直,凭自身重量和肩、臂部肌肉力量通过双臂和双手掌,垂直向胸骨加压,使胸骨下陷4~5cm(5~13岁3cm,婴幼儿2cm),然后立即放松,使胸廓自行恢复原位,但手掌根部不离开胸壁。小儿可仅用一个手掌根部的压力,新生儿可仅用2~3个手指加压即可。
(4)如此反复操作,按压应平稳、有节律地进行,挤压与放松时间应大致相等;按压至最低点处,应有一明显的停顿,放松时定位的手掌根部不要离开胸骨定位点,但应尽量放松,使胸骨不受任何压力。
(5)按压频率一般80~100次/分;小儿90~100次/分,心脏按压与人工呼吸之比为5:1(双人操作)或15:2(单人操作)。
(四)注意事项
(1)按压部位必须准确,过高可伤及大血管;偏离胸骨可引起肋骨骨折;过低可伤及腹部脏器或引起胃内容物反流。
(2)按压压力适当,过重易造成损伤;过轻起不到应有作用。放松时,术者手掌不能离开按压部位,以免造成错位。
(3)按压有效的主要指标:
①按压时能扪及大动脉搏动,收缩压60mmHg;
②患者面色、口唇、指甲及皮肤色泽转红;
③扩大的瞳孔缩小,出现对光反射;
④出现自主呼吸;⑤神志逐渐恢复。
(五)评分要点(15分)
1.急救指征(3分)
2.急救准备(3分)
(1)患者体位①仰卧位;②背垫木板(硬板床)或仰卧于地上;③头偏向一侧;④松解衣领、腰带。(每项为0.5分,共2分)
(2)医师体位①位于患者胸部右侧;②跪式或站式。(每项为0.5分,共1分)
3.操作方法(9分)
(1)胸外按压
①按压部位:胸骨体中下1/3交界处(2分);
②按压方法:掌根重叠,手指不触及胸壁,手臂与胸骨垂直(2分);
③力度适度:胸骨下陷4~5cm(2分);
④按压与放松时间大致相等(2分)。
(2)按压节律
①80~100次/分;
②呼吸与胸外按压比例为2:15。(1分)

第7题:

胸外心脏按压的注意事项。


正确答案: 1.按压部位要准确如果部位太低,可能损伤腹部脏器或引起胃内容物反流;部位太高,可伤及大血管;若部位不在中线,则可能引起肋骨骨折,肋骨与肋软骨脱离等并发症。
2.按压力要均匀适度过轻达不到效果,过重易造成损伤。
3.按压姿势要正确注意肘关节伸直,双肩位于双手的正上方,手指不应加压于患者胸部,在按压间隙的放松期,操作者不加任何压力,但手掌根仍置于胸骨中下半部,不离开胸壁,以免移位。
4.按压期间应密切观察病情,评价按压效果。
5.爱护患者,动作轻柔,待患者病情好转后,转入专科科室进行后续治疗。

第8题:

简述胸外心脏按压的有效指标。


正确答案:(1)能扪及大动脉(股、颈动脉)搏动血压维持在8kPa(60mmHg)以上。(2)口唇、面色、甲床等颜色由发绀转为红润。(3)室颤波由细小变为粗大甚至恢复窦性心律。(4)瞳孔随之缩小有时可有对光反应。(5)呼吸逐渐恢复。(6)昏迷变浅出现反射或挣扎。
(1)能扪及大动脉(股、颈动脉)搏动,血压维持在8kPa(60mmHg)以上。(2)口唇、面色、甲床等颜色由发绀转为红润。(3)室颤波由细小变为粗大,甚至恢复窦性心律。(4)瞳孔随之缩小,有时可有对光反应。(5)呼吸逐渐恢复。(6)昏迷变浅,出现反射或挣扎。

第9题:

如果孩子心脏停跳,要立即实施胸外()。

  • A、心脏按压
  • B、心脏挤压
  • C、胸骨按压
  • D、胸骨挤压

正确答案:A

第10题:

试述胸外心脏按压时的注意事项。


正确答案: (1)按压部位要准确,如部位太低,可能损伤腹部脏器或引起胃内容物反流;部位过高,可伤及大血管;严禁在胸前区、胸骨角、剑突下及左右胸腹部按压。
(2)按压姿势要正确,两臂不得弯曲,肘关节伸直,双肩位于双手的正上方。
(3)按压力要适度,过轻达不到效果,过重容易造成肋骨骨折、血气胸。
(4)心脏按压的同时必须配合人工呼吸,一人单独操作时,可先行口对口人工呼吸2次,再做胸外心脏按压30次。
(5)操作过程中,救护人员替换,可在完成一组按压、通气后的间隙中进行,勿使按压停歇时间超过5~7秒。
(6)有严重的胸廓畸形、广泛性肋骨骨折、血气胸、心脏压塞等不宜用胸外心脏按压法。应迅速开胸行胸内心脏按压。
(7)按压期间应密切观察病情,判断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