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老年患者突然出现头痛、呕吐、右肢力弱、言语不能。病前曾有脑外伤

题目

一老年患者突然出现头痛、呕吐、右肢力弱、言语不能。病前曾有脑外伤史。诊断首先考虑()

  • A、硬膜下出血
  • B、脑肿瘤
  • C、脑梗死
  • D、脱髓鞘
  • E、脑出血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55~56题共用题干) 患者,男,65岁。3小时前突然言语不清,右肢无力跌倒。查体:昏迷,瞳孔左:右一6ram : 3mm,BP210/lOOmmHg,右肢肌力0级,右巴宾斯基征阳性。 立即采取的治疗措施是

A.降血压治疗

B.甘露醇快速滴注

C.止血治疗

D.尿激酶治疗

E.抗生素治疗


正确答案:B

第2题:

患者,学生,20岁,2小时前活动时突然出现剧烈头痛和喷射呕吐。查体:神志清,
四肢肌力正常,脑膜刺激征(+)。

哪项护理措施不妥
A.保持大便通畅
B.心理支持
C.保持安静
D.避免精神刺激
E.头痛时可遵医嘱给予哌替啶止痛

答案:E
解析:
1.蛛网膜下腔出血多起病急骤,常由于用力或情绪兴奋等诱因,出现剧烈头痛、呕吐,可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具有特征性的颈项强直等脑膜刺激征。
2.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人出现头痛,可指导病人使用放松技术减轻疼痛,必要时给予脱水、止痛药物,慎用哌替啶。

第3题:

患者男性,60岁。因“右肢乏力伴言语不能2小时”入院。患者近一个月来反复出现右肢乏力、言语不能共3次,每次持续约10分钟后缓解。既往有高血压、糖尿病史。入院查体:神清,右利手,BP180/105mmHg,血糖10mmol/L,双眼左凝,运动性失语,右鼻唇沟浅,伸舌不能,右肢肌力2级,右巴氏征(+)。

患者近一个月来反复出现右肢乏力、言语不能、且每次可自行缓解。可考虑的是

A.脑血栓形成

B.脑栓塞

C.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D.脑出血

E.腔隙性脑梗死


正确答案:C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是指局灶性脑缺血导致的突发短暂性、可逆性神经功能缺损。发作持续数分钟,通常在30分钟内完全恢复。诊断主要依靠病史。

第4题:

患者,男,65岁。3小时前突然言语不清,右肢无力跌倒。查体:昏迷,瞳孔左:右=6mm:3mm,BP210/100mmHg,右肢肌力0级,右巴宾斯基征阳性。

该患者脑CT图像应为
A.起病后即可见高密度异常影
B.起病24~48小时后可见异常高密度影
C.可见脑室扩大
D.起病24~48小时后可见异常低密度影
E.起病后即可见低密度异常影

答案:A
解析:

第5题:


患者男性,60岁。因“右肢乏力伴言语不能2小时”入院。患者近一个月来反复出现右肢乏力、言语不能共3次,每次持续约10分钟后缓解。既往有高血压、糖尿病史。入院查体:神清,右利手,BP 180/105mmHg,血糖10mmol/L,双眼左凝,运动性失语,右鼻唇沟浅,伸舌不能,右肢肌力2级,右巴氏征(+)。

本次因“右肢乏力、伴言语不能2小时”而入院,最可能的诊断是
A.脑血栓形成
B.脑栓塞
C.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D.脑出血
E.腔隙性脑梗死
F.蛛网膜下腔出血

答案:A
解析: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是指局灶性脑缺血导致的突发短暂性:可逆性神经功能缺损。发作持续数分钟,通常在30分钟内完全恢复。诊断主要依靠病史。

第6题:

患者女,48岁。既往有风湿性心脏病病史20年,患者1小时前做家务事突然出现左侧肢体瘫痪不能动,言语不清,伴头痛呕吐。头颅CT未见明显异常,最可能的诊断是()。

A.脑出血

B.脑血栓形成

C.脑栓塞

D.蛛网膜下腔出血

E.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参考答案:C

第7题:


患者男性,60岁。因“右肢乏力伴言语不能2小时”入院。患者近一个月来反复出现右肢乏力、言语不能共3次,每次持续约10分钟后缓解。既往有高血压、糖尿病史。入院查体:神清,右利手,BP 180/105mmHg,血糖10mmol/L,双眼左凝,运动性失语,右鼻唇沟浅,伸舌不能,右肢肌力2级,右巴氏征(+)。

关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治疗措施正确的是
A.控制血压
B.控制血糖
C.抗血小板聚集
D.抗凝治疗
E.降脂治疗
F.抗炎治疗

答案:A,B,C,D,E
解析: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是指局灶性脑缺血导致的突发短暂性:可逆性神经功能缺损。发作持续数分钟,通常在30分钟内完全恢复。诊断主要依靠病史。

第8题:

男性,46岁。高血压病史3年,5小时前讲话中突然头痛、呕吐,言语不清。检查:BP 180/120mmHg,口角左偏,伸舌右偏,右侧上下肢肌力Ⅲ~Ⅳ级,右侧Babinski征(+),颈部有抵抗,应诊断为


正确答案:A
A。根据患者为46岁男性,高血压病史3年,5小时前讲话中突然头痛、呕吐,言语不清。考虑脑出血。根据查体:口角左偏,伸舌右偏,右侧上下肢肌力Ⅲ~Ⅳ级,右侧Babinski征(+),颈部有抵抗。考虑基底节区出血。

第9题:


患者男性,60岁。因“右肢乏力伴言语不能2小时”入院。患者近一个月来反复出现右肢乏力、言语不能共3次,每次持续约10分钟后缓解。既往有高血压、糖尿病史。入院查体:神清,右利手,BP 180/105mmHg,血糖10mmol/L,双眼左凝,运动性失语,右鼻唇沟浅,伸舌不能,右肢肌力2级,右巴氏征(+)。

该患者可能的病变血管是
A.右大脑前动脉
B.右大脑中动脉
C.右大脑后动脉
D.左大脑前动脉
E.左大脑中动脉
F.左大脑后动脉

答案:E
解析: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是指局灶性脑缺血导致的突发短暂性:可逆性神经功能缺损。发作持续数分钟,通常在30分钟内完全恢复。诊断主要依靠病史。

第10题:

患者,男性,60岁。因"右肢乏力伴言语不能2小时"入院。患者近1个月来反复出现右肢乏力、言语不能共3次,每次持续约10分钟后缓解。既往有高血压、糖尿病史。入院查体:神清,右利手,BP180/105mmHg,血糖10mmol/L,双眼左凝,运动性失语,右鼻唇沟浅,伸舌不能,右肢肌力2级,右巴氏征(+)。

此时,为明确诊断,首选检查是
A.头颅MRI
B.SPECT
C.TCD
D.EEG
E.B超
F.腰椎穿刺术

答案:A
解析:
1.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是指局灶性脑缺血导致的突发短暂性、可逆性神经功能缺损。发作持续数分钟,通常在30分钟内完全恢复。诊断主要依靠病史。
2.运动性语言中枢位于优势大脑半球额下回后部,该部位由大脑中动脉供血。患者为右利手,故左侧大脑半球为优势半球,选E。
3.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治疗,首先应针对病因治疗,如控制血压、血糖等,其次是预防性药物治疗,包括:抗血小板聚集、抗凝治疗、应用血管扩张剂、脑保护治疗等。
4.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若超过2小时仍未缓解,通常进展为脑梗死。
6.超早期溶栓治疗对恢复梗死区血流灌注、减轻神经元损伤、挽救缺血半暗带最具意义。
7.脑梗死急性期在血压的控制上因治疗方案不同而异,溶栓者应控制于收缩压≤185mmHg及舒张压≤110mmHg水平,否则易并发脑出血;非溶栓者应控制于收缩压≤220mmHg或舒张压≤120mmHg水平,切忌过度降压使脑灌注压降低,导致脑缺血加剧。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