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历摘要:患者男性,42岁,工人,因多饮、多食、多尿、消瘦半年而就诊。 患者半年前,无明显诱因逐渐出现饮食量增加,由原来每天400g逐渐增加至500g以上,最多达700g。而体重逐渐下降,半年内下降达5kg以上,同时出现烦渴多饮、尿量增多、乏力等,曾看过中医,口服中药治疗1个多月无明显好转,未曾进行任何化验检查。病后大小便正常,睡眠可。 既往体健,无药物过敏史。个人史和家族史无特殊情况。 查体:T36℃,P80次/分,R18次/分,BP130/80mmHg。皮肤黏膜未见皮疹,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巩

题目

病历摘要:患者男性,42岁,工人,因多饮、多食、多尿、消瘦半年而就诊。 患者半年前,无明显诱因逐渐出现饮食量增加,由原来每天400g逐渐增加至500g以上,最多达700g。而体重逐渐下降,半年内下降达5kg以上,同时出现烦渴多饮、尿量增多、乏力等,曾看过中医,口服中药治疗1个多月无明显好转,未曾进行任何化验检查。病后大小便正常,睡眠可。 既往体健,无药物过敏史。个人史和家族史无特殊情况。 查体:T36℃,P80次/分,R18次/分,BP130/80mmHg。皮肤黏膜未见皮疹,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巩膜未见黄染,双眼晶状体透明,未见混浊。甲状腺(-),心肺(-),腹平软,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未见水肿,Babinski征(-)。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Hb125g/L,WBC6.5×109/L,N0.65,L0.35,PLT236×109/L;尿常规:尿蛋白(-),尿糖(+++),酮体(-),镜检(-);空腹血糖:11.6mmol/L。 以及诊断依据?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病历摘要:患者男性,42岁,工人,因多饮,多食,多尿,消瘦半年而就诊。患者半年前,无明显诱因逐渐出现饮食量增加,由原来每天400g逐渐增加至500g以上,最多达700g,而体重逐渐下降,半年内下降达5kg以上,同时出现烦渴多饮,尿量增多,乏力等,曾看过中医,口服中药治疗一个多月无明显好转,未曾进行任何化验检查。病后大、小便正常,睡眠可。既往体健,无药物过敏史。个人史和家族史无特殊情况。查体:T 36℃,P 80次/分,R 18次/分,BP 130/80mmHg。皮肤黏膜未见皮疹,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巩膜未见黄染,双眼晶状体透明未见混浊,甲状腺(-)。心肺(-),腹平软,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未见水肿,巴宾斯基征(-)。实验室检查:血常规:Hb 125g/L,WBC 6.5×10/L,N 0.65,L 0.35,PLT 236×10/L;尿常规:尿蛋白(-),尿糖(+++),酮体(-),镜检(-);空腹血糖:11. 6mmol/L。


参考答案:诊断及诊断依据:1.诊断糖尿病2型。2.诊断依据(1)临床出现典型多饮,多食,多尿和身体消瘦的症状,成年发病,起病缓慢,病情进展缓慢。(2)实验室检查:尿糖(+++),空腹血糖11. 6mmol/L。无酮症倾向。

第2题:

病例摘要:男性,40岁,农民,因多食、多饮、消瘦半年,双下肢麻木半个月来诊。
患者半年前无明显诱因逐渐食量增加,由原来每天400g逐渐增至500g以上,最多达750g,而体重逐渐下降,半年内下降达5kg以上,同时出现烦渴多饮,伴尿量增多,曾看过中医,服中药治疗1个多月无好转,未验过血。半个月来出现双下肢麻木,有时呈针刺样疼痛。病后尿便正常,睡眠好。
既往体健,无药物过敏史。个人史和家族史无特殊。
查体:T36C,P80次/分,R18次/分,BP130/80mmHg。
无皮疹,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巩膜无黄染,双眼晶状体透明无混浊,甲状腺(-)。心肺(-),腹平软,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感觉减退,膝腱反射消失,Babinski征(-)。
实验室检查:Hb125g/L,WBC6.5×10/L,N65%,L35%,PLT235×10/L;尿常规:尿蛋白(-),尿糖(+++),镜检(-);空腹血糖(11mmol/L)。


答案:
解析:
1.诊断及诊断依据
(1)诊断本例初步印象是:糖尿病2型伴糖尿病末梢神经炎。
(2)诊断依据
1)病史中有典型糖尿病症状即多食、多饮、多尿和消瘦,而起病缓慢和相对较轻支持2型糖尿病。
2)尿糖(+++),空腹血糖>7.0mmol/L。
3)双下肢麻木,有针刺样疼痛,检查感觉减退,膝腱反射消失,支持糖尿病末梢神经炎诊断。
2.鉴别诊断
(1)糖尿病1型 起病较快,病情重,易出现酮症等。
(2)甲状腺功能亢进有多食、消瘦,但常有怕热,而一般无多饮,甲状腺呈肿大伴血管杂音等容易鉴别。
3.进一步检查
(1)检查血脂,定期监测血糖变化。
(2)24小时尿糖定量。
(3)眼底检查。
(4)肝肾功能检查。
4.治疗原则
(1)一般治疗生活要规律,预防感染等。
(2)饮食治疗。
(3)降血糖药物治疗。

第3题:

病历摘要男性,58岁,烦渴、多饮半年。患者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烦渴、多饮,日饮水量近4000ml,喜冷饮,喜流质,伴多尿,日尿量约2500ml,夜尿3~5次,易感疲乏,无明显易饥,多食,无烦躁易怒、怕热多汗、未予重视。发病以来精神、睡眠无明显变化,大便正常,体重下降2.5kg,既往体健,无高血压、冠心病史,无烟酒嗜好,子女身体健康,其兄患2型糖尿病。查体:T36.5℃,P72次/分,BP130/70mmHg,身高165cm,体重80kg,双肺未触及干湿啰音。心界不大,心率72次/分,律齐,未闻及杂音。腹平软,无压痛,肝脾肋下未触及,移动性浊音(-)。脊柱四肢无异常。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正常,尿常规:尿糖(++),尿酮体(-),随机血糖11.6mmdl/L。肝肾功能、血电解质和二氧化碳结合力正常。


参考答案:评分要点:(总分22分)一、初步诊断及诊断依据(8分)(一)初步诊断2型糖尿病(仅答出“糖尿病”得1.5分)(2分)(二)主要诊断依据1.中年男性,有2型糖尿病家族史。(1分)2.症状:烦渴,多饮伴多尿,夜尿增多,易感疲乏,体重在半年内下降2.5kg。(2分)3.肥胖体型。(1分)4.实验室检查:尿糖(++),随机血糖>11.1mmol/L。(2分)二、鉴别诊断(3分}1.Ⅰ型糖尿病(1.5分)2.肾性糖尿病(0.5分)3.尿崩症(0.5分)4.精神性烦渴(0.5分)三、进一步检查(5分)1.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或答“OGTT”)(1分)2.糖化血红蛋白。(1分)3.胰岛素释放试验、C肽释放试验。(1分)4.血脂、心电图、脑血流图、眼底检查。(2分)四、治疗原则(6分)1.糖尿病健康教育。(1分)2.医学营养治疗(或答“饮食治疗”)(1分)3.体育锻炼(或答“运动治疗”)(1分)4.病情监测。(1分)5.药物治疗,如果2型糖尿病诊断明确,可选择口服药物治疗,首选双胍类药物。(2分)

第4题:

病历摘要:患者,男性,36岁,因“多尿、烦渴,多饮1月”来诊。1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多尿,一日尿量约4000ml,伴多饮,日饮水约3000ml,无其它自觉不适,体重无减轻。既往体健,无类似疾病的家族史。以下哪一种(哪几种)药物可以用于治疗尿崩症?()

  • A、去氨加压素
  • B、垂体后叶素
  • C、氢氯噻嗪
  • D、安体舒通
  • E、氯磺丙脲
  • F、卡马西平

正确答案:A,B,C,E,F

第5题:

病历摘要:女性,67岁,多饮、多食、消瘦10余年,下肢浮肿伴麻木1个月。10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烦渴、多饮,饮水量每日达4000ml,伴尿量增多,主食由6两/日增至1斤/日,体重在6个月内下降5kg。门诊查血糖12.5mmol/L,尿糖(++++),服用降糖药物治疗好转。近1年来逐渐出现视物模糊,眼科检查"轻度白内障,视网膜有新生血管"。1个月来出现双下肢麻木,时有针刺样疼痛,伴下肢浮肿。大便正常,睡眠差。既往7年来有时血压偏高,无药物过敏史,个人史和家族史无特殊。
查体:T36℃,P78次/分,R18次/分,Bp160/100mmHg,无皮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巩膜不黄,双晶体稍混浊,颈软,颈静脉无怒张,心肺无异常。腹平软,肝脾未触及,双下肢可凹性浮肿,感觉减退,膝腱反射消失,Babinski征(-)。
化验:血Hb123g/L,WBC6.5×10/L,N65%,L35%,Plt235×10/L,尿蛋白(+),尿糖(+++),WBC0~3/高倍,血糖13mmol/L,BUN7.0mmol/L。


答案:
解析:
分析参考:(共22分)
1.诊断及诊断依据(8分)
(1)诊断
①2型糖尿病:白内障,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肾病。
②高血压病I期(2级,中危组)。
(2)诊断依据
①2型糖尿病及并发症:有典型糖尿病症状:多饮、多尿、多食、消瘦,起病缓慢,相对较轻。空腹血糖≥7.0mmol/L。糖尿病史10年以上,有白内障。下肢麻木,时有针刺样疼痛,感觉减退,膝腱反射消失,支持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史10余年以上,尿蛋白(+)。
②高血压病(2级,中危组):血压高于正常,无脏器损害客观证据。
2.鉴别诊断(6分)
(1)糖尿病1型。
(2)肾性高血压。
(3)肾病综合征。
3.进一步检查(4分)
(1)24小时尿糖、尿蛋白定量。
(2)糖化血红蛋白及胰岛素和C肽释放试验。
(3)肝肾功能检查,血脂检查。
(4)眼科检查。
(5)B超和超声心动图。
4.治疗原则(4分)
(1)积极治疗糖尿病:控制饮食、调整降糖药、适当运动。
(2)对症治疗:肾脏、神经、眼科等合并症的处理。
(3)控制血压:降压药物,低盐饮食。

第6题:

糖尿病案例:
病例摘要:患者,男性,40岁,农民,因多食、多饮、消瘦半年,双下肢麻木半个月来诊。
患者半年前无明显诱因逐渐食量增加,由原来每天400g逐渐增至500g以上,最多达750g,而体重逐渐下降,半年内下降达5kg以上,同时出现烦渴多饮,伴尿量增多,曾看过中医,服中药治疗1个多月无好转,未验过血。半个月来出现双下肢麻木,有时呈针刺样疼痛。病后二便正常,睡眠好。
既往体健,无药物过敏史。个人史和家族史无特殊。
查体:T 36℃,P 80次/分,R 18次/分,BP 130/80mmHg。
无皮疹,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巩膜无黄染,双眼晶状体透明无混浊,甲状腺(-)。心肺(-),腹平软,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感觉减退,膝腱反射消失,Babinski征(-)。
实验室检查:Hb 125g/L,WBC 6.5×10/L,N 65%,1.35%,PLT 235 ×10/L;尿常规:尿蛋白(-),尿糖(+++),镜检(-).空腹血糖(11mmol/L)。


答案:
解析:
分析步骤:
1.诊断及诊断依据 本例初步印象是:糖尿病2型伴糖尿病末梢神经炎。其诊断依据是:
(1)病史中有典型糖尿病症状即多食、多饮、多尿和消瘦,而起病缓慢和相对较轻支持2型糖尿病。
(2)尿糖(+++),空腹血糖>7.0mmol/L。
(3)双下肢麻木,有针刺样疼痛,检查感觉减退,膝腱反射消失,支持糖尿病末梢神经炎诊断。
2.鉴别诊断
(1)糖尿病1型 起病较快,病情重,易出现酮症等。
(2)甲状腺功能亢进 有多食、消瘦,但常有怕热,而一般无多饮,甲状腺呈肿大血管杂音等容易鉴别。
3.进一步检查
(1)检查血脂,定期监测血糖变化。
(2)24小时尿糖定量。
(3)眼底检查。
(4)肝肾功能检查。
4.治疗原则
(1)一般治疗 生活要规律,预防感染等。
(2)饮食治疗。
(3)降血糖药物治疗。

第7题:

【病例摘要】
患者男性,65岁。
主诉:多饮、多食、消瘦11年,下肢麻木2个月。
病史:患者于1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烦渴、多饮,饮水量每日达4000ml,伴尿量增多,食量增多,体重下降,门诊查血糖12.1mmol/L,尿糖(+ + + +),服用降糖药物治疗好转。近半年来逐渐出现视物模糊,眼科检查"轻度白内障,视网膜有新生血管"。2个月来出现双下肢麻木,时有针刺样疼痛。大便正常,睡眠差。无药物过敏史,无糖尿病家族史。
查体:T36.8℃,P80次/分,R20次/分,BP165/99mmHg;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巩膜无黄染,晶体稍浑浊,颈软,颈静脉无怒张,心肺无异常。腹平软,肝脾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双下肢皮肤浅感觉减退,膝腱反射减弱,Babinski征(-)。
辅助检查:Hb123g/L,WBC6.5×10g/L,N0.65,L0.35,PLT235×10/L,尿蛋白(-),尿糖(+ + +),血糖13mmol/L。


答案:
解析:
分析
1.诊断及诊断依据(8分)
(1)诊断
①2型糖尿病,白内障,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②高血压病(2级,高危组)。
(2)诊断依据
①2型糖尿病及并发症
a.有典型糖尿病症状(多饮、多尿、多食、消瘦),起病缓慢,相对较轻。
b.随机血糖两次均大于正常值。
c.糖尿病病史11年,有白内障。
d.下肢麻木,时有针刺样疼痛,浅感觉减退,膝腱反射减弱,支持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②高血压病(2级,高危组)血压高于正常,无脏器损害的客观证据。
2.鉴别诊断(5分)
①1型糖尿病。
②肾性高血压。
③肾病综合征。
3.进一步检查(4分)
①24h尿糖、尿蛋白定量。
②糖化血红蛋白和胰岛素检查及C-肽释放试验。
③眼底检查。
④超声心动图。
4.治疗原则(3分)
①积极治疗糖尿病控制饮食、调整降糖药、适当运动。
②对症治疗神经、眼科等合并症的处理。
③控制血压降压药物,低盐饮食。

第8题:

糖尿病2型糖尿病肾病

[病例摘要]

女性,67岁,多饮、多食、消瘦十余年,下肢浮肿伴麻木一个月,十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烦渴、多饮,饮水量每日达4000ml,伴尿量增多,主食由6两/日增至1斤/日,体重在6个月内下降5kg,门诊查血糖12.5mmol/L,尿糖(++++),服用降糖药物治疗好转。近一年来逐渐出现视物模糊,眼科检查"轻度白内障,视网膜有新生血管"。一个月来出现双下肢麻木,时有针刺样疼痛,伴下肢浮肿。大便正常,睡眠差。既往7年来有时血压偏高,无药物过敏史,个人史和家族史无特殊。查体:T36℃,P78次/分,R18次/分,Bp160/100mmHg,无皮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巩膜不黄,双晶体稍混浊,颈软,颈静脉无怒张,心肺无异常。腹平软,肝脾未触及,双下肢可凹性浮肿,感觉减退,膝腱反射消失,Babinski征(-)。化验:血Hb123g/L,WBC6.5×10/L,N65%,L35%,plt235×10/L,尿蛋白(+),尿糖(+++),WBC0-3/高倍,血糖13mmol/L,BUN7.0mmol/L


参考答案:一、诊断及诊断依据(8分)(一)诊断1.糖尿病2型:白内障,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肾病2.高血压病Ⅰ期(2级,中危组)(二)诊断依据1.糖尿病2型及并发症:①有典型糖尿病症状:多饮、多尿、多食、消瘦,起病缓慢,相对较轻。②空腹血糖7.0mmol/L。③糖尿病史10年以上,有白内障。④下肢麻木,时有针刺样疼痛,感觉减退,膝腱反射消失,支持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⑤糖尿病史10余年以上,尿蛋白(+)2.高血压病Ⅰ期(2级,中危组):血压高于正常,无脏器损害客观证据二、鉴别诊断(5分)1.糖尿病1型2.肾性高血压3.肾病综合征三、进一步检查(4分)1.24小时尿糖、尿蛋白定量2.糖化血红蛋白及胰岛素和C肽释放试验3.肝肾功能检查,血脂检查4.眼科检查5.B超和超声心动图四、治疗原则(3分)1.积极治疗糖尿病:控制饮食、调整降糖药、适当运动2.对症治疗:肾脏、神经、眼科等合并症的处理3.控制血压:降压药物,低盐饮食病历分析例题-慢性肾盂肾炎急性发作

第9题:

病例摘要:患者,男性,40岁,农民,因多食、多饮、消瘦半年,双下肢麻木半个月来诊。
患者半年前无明显诱因逐渐食量增加,由原来每天400g逐渐增至500g以上,最多达750g,而体重逐渐下降,半年内下降达5kg以上,同时出现烦渴多饮,伴尿量增多,曾看过中医,服中药治疗1个多月无好转,未验过血。半个月来出现双下肢麻木,有时呈针刺样疼痛。病后二便正常,睡眠好。
既往体健,无药物过敏史。个人史和家族史无特殊。
查体:T36℃,P80次/分,R18次/分,BP130/80mmHg。
无皮疹,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巩膜无黄染,双眼晶状体透明无混浊,甲状腺(-)。心肺(-),腹平软,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感觉减退,膝腱反射消失,Babinski征(-)。
实验室检查:。Hb125g/L,wBC6.5×10/L,N65%,L35%,PLT235×10/L;尿常规:尿蛋白(-),尿糖(+++),镜检(-);空腹血糖(11mmol/L)。


答案:
解析:
分析步骤:
1.诊断及诊断依据本例初步印象是:糖尿病2型伴糖尿病末梢神经炎。其诊断依据是:
(1)病史中有典型糖尿病症状即多食、多饮、多尿和消瘦,而起病缓慢和相对较轻支持2型糖尿病。
(2)尿糖(+++),空腹血糖>7.0mmol/L。
(3)双下肢麻木,有针刺样疼痛,检查感觉减退,膝腱反射消失,支持糖尿病末梢神经炎诊断。
2.鉴别诊断
(1)糖尿病1型起病较快,病情重,易出现酮症等。
(2)甲状腺功能亢进有多食、消瘦,但常有怕热,而一般无多饮,甲状腺呈肿大伴血管杂音等容易鉴别。
3.进一步检查
(1)检查血脂,定期监测血糖变化。
(2)24小时尿糖定量。
(3)眼底检查。
(4)肝肾功能检查。
4.治疗原则
(1)一般治疗生活要规律,预防感染等。
(2)饮食治疗。
(3)降血糖药物治疗。

第10题:

女性,67岁,多饮、多食、消瘦十余年,下肢浮肿伴麻木一个月十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烦渴、多饮,饮水量每日达4000ml,伴尿量增多,主食由6两/日增至1斤/日,体重在6个月内下降5kg,门诊查血糖12.5mmol/L,尿糖(++++),服用降糖药物治疗好转。近一年来逐渐出现视物模糊,眼科检查“轻度白内障,视网膜有新生血管”。一个月来出现双下肢麻木,时有针刺样疼痛,伴下肢浮肿。大便正常,睡眠差。既往7年来有时血压偏高,无药物过敏史,个人史和家族史无特殊。查体:T36℃,P78次/分,R18次/分,Bp160/100mmHg,无皮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巩膜不黄,双晶体稍混浊,颈软,颈静脉无怒张,心肺无异常。腹平软,肝脾未触及,双下肢可凹性浮肿,感觉减退,膝腱反射消失,Babinski征(-)。化验:血Hb123g/L,WBC6.5×109/L,N65%,L35%,plt235×109/L,尿蛋白(+),尿糖(+++),WBC0-3/高倍,血糖13mmol/L,BUN7.0mmol/L


正确答案: 一、诊断及诊断依据(8分)
(一)诊断
1.糖尿病2型:白内障,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肾病
2.高血压病I期(2级,中危组)
(二)诊断依据
1.糖尿病2型及并发症:①有典型糖尿病症状:多饮、多尿、多食、消瘦,起病缓慢,相对较轻。②空腹血糖≥7.0mmol/L。③糖尿病史10年以上,有白内障。④下肢麻木,时有针刺样疼痛,感觉减退,膝腱反射消失,支持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⑤糖尿病史10余年以上,尿蛋白(+)
2.高血压病I期(2级,中危组):血压高于正常,无脏器损害客观证据
二、鉴别诊断(5分)
1.糖尿病1型
2.肾性高血压
3.肾病综合征
三、进一步检查(4分)
1.24小时尿糖、尿蛋白定量
2.糖化血红蛋白及胰岛素和C肽释放试验
3.肝肾功能检查,血脂检查
4.眼科检查
5.B超和超声心动图
四、治疗原则(3分)
1.积极治疗糖尿病:控制饮食、调整降糖药、适当运动
2.对症治疗:肾脏、神经、眼科等合并症的处理
3.控制血压:降压药物,低盐饮食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