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2月12日,某疾病控制中心及医院报告,某仪表厂陆续有5名工人出现乏力、双下肢沉重感、食欲不振、失眠、多梦,头痛、以额颞部为主,严重时恶心、呕吐,无耳鸣,随后出现手抖,全身疼痛,情绪不稳定。查体:手指震颤(+),舌震颤(+),眼睑震颤(+)。实验室检查:尿汞0.18μmol/L。治疗首选药物。

题目

2005年12月12日,某疾病控制中心及医院报告,某仪表厂陆续有5名工人出现乏力、双下肢沉重感、食欲不振、失眠、多梦,头痛、以额颞部为主,严重时恶心、呕吐,无耳鸣,随后出现手抖,全身疼痛,情绪不稳定。查体:手指震颤(+),舌震颤(+),眼睑震颤(+)。实验室检查:尿汞0.18μmol/L。治疗首选药物。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驱汞治疗首选药物:二巯基丙磺酸钠或二巯丁二钠。
驱汞治疗的三原则--小剂量,间歇用药,长期用药。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2005年12月12日,某疾病控制中心及医院报告,某仪表厂陆续有5名工人出现乏力、双下肢沉重感、食欲不振、失眠、多梦,头痛、以额颞部为主,严重时恶心、呕吐,无耳鸣,随后出现手抖,全身疼痛,情绪不稳定。查体:手指震颤(+),舌震颤(+),眼睑震颤(+)。实验室检查:尿汞0.18μmol/L。问题:1.请你根据上述报告情况,对所接诊病例作出初步判断,并简述诊断依据。2.拟定事故现场调查处理方案。3.指导具体实施。4.中毒患者的处理原则。5.治疗首选药物。


参考答案:1.初步判断:慢性汞中毒。诊断依据:患者均在某仪表厂工作,均出现乏力,双下肢沉重感,食欲不振、失眠、多梦、头痛,以额颞部为主,严重时恶心、呕吐,无耳鸣,随后出现手抖,全身疼痛,情绪不稳定。查体:手指震颤(+),舌震颤(+),眼睑震颤(+)。实验室检查:尿汞0.18μmol/L(尿汞正常值:消化法250nmol/L)。故初步考虑慢性汞中毒。2.事故现场调查方案(1)调查准备:首先核实病例,并了解中毒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发病情况、可能发生原因、已采取措施及事件发展趋势、有无死亡病例,并做好记录。(2)制订调查方案:了解中毒患者的中毒程度、治疗和预后情况,并针对中毒原因提出预防对策,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对现场样本进行检测,对患者血、尿、发等生物样本进行实验室检测;组织专业技术人员、现场调查表、现场气体采样设备、救护车辆等准备现场调查。3.调查方案实施(1)调查人员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核实诊断,确定毒物;对中毒病例进行个案调查;现场采集空气样品,测定事件现场空气中汞浓度。(2)资料分析:对现场卫生学调查资料、中毒患者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测资料进行综合分析,进一步确定引起中毒的毒物和浓度。(3)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加强对工人职业中毒防治知识培训,提高劳动者的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进行工艺改革,用冷汞法取代热汞法进行生产,尽量实行密闭化和自动化生产,并辅设充分的下吸式或侧吸式抽风设备,降低生产环境汞含量。敞开容器的汞液面可用甘油或5%硫化钠液等覆盖,防止汞的蒸发;有金属汞的车间,工作台、地面及墙壁等用光滑和基本不吸附汞的材料,并敷以过氯乙烯涂料,以防止汞的渗透和吸附;并实行严格的清洁卫生制度,如定期冲洗等。清洗液要经除汞处理后才可排放。车间内汞蒸气浓度较高时,可在关闭门窗后熏蒸碘,使汞蒸气与碘蒸气生成难挥发的碘化汞,沉降后再用水清除。(4)制订安全操作法,加强个体防护,如不在车间内饮食、吸烟,工作服不带出车间,工作后清洗两手等。(5)神经系统、肾脏、口腔有疾病者、妊娠与哺乳期的女工都是就业禁忌证。青年未婚女工以不接触汞为宜。中度及重度慢性汞中毒患者应永久脱离汞作业。(6)加强卫生监督措施,对作业场所定期进行劳动卫生学调查和空气中汞含量检测,并作出卫生学评价;对工人进行定期体检;建立职业病报告制度,及时向当地政府主管部门报告疑似病例。4.汞中毒患者的处理原则:患者应脱离汞接触作业;采用二巯基丙磺酸钠驱汞治疗及对症治疗;也可尽快服蛋清、牛奶或豆浆,以使汞与蛋白质结合,保护被腐蚀的胃壁。5.驱汞治疗首选药物:二巯基丙磺酸钠或二巯丁二钠。驱汞治疗的三原则--小剂量,间歇用药,长期用药。

第2题:

某男性工人,31岁,从事温度计厂汞热灌工二年,既往体健,近年余情绪不稳定、急躁、易怒、噩梦。手指细小震颤,尿汞300mmol/L。对该患者治疗首选药物是

A.依地酸二钠钙

B.二巯基丙磺酸钠

C.左旋多巴

D.5-羟色氨酸

E.葡萄糖酸钙


正确答案:B
(答案:B)汞进入机体后主要与含巯基的酶和蛋白质结合。二巯基丙磺酸钠与汞竞争与巯基结合,保护含巯基的酶和蛋白质功能,并达到驱汞效果。

第3题:

患者女性,46岁,某农药厂工人,在生产乐果时,不慎将农药倒在身上而引起急性中毒,出现头晕、乏力、多汗、流涎、瞳孔缩小等症状,随后出现肌束震颤,实验室检查全血胆碱酯酶活性下降。该患者的治疗首选

A、谷胱甘肽

B、肟类复能剂

C、维生素C

D、能量合剂

E、阿托品


参考答案:E

第4题:

某男性丁人,31岁,从事温度计厂汞热灌二r2年,既往体健,近1年情绪不稳定、急躁、易怒、噩梦。手指细小震颤,尿汞300mmol/L。对该患者治疗首选药物是

A、依地酸二钠钙

B、二巯基丙磺酸钠

C、左旋多巴

D、5一羟色氨酸

E、葡萄糖酸钙


参考答案:B

第5题:

关于震颤谵妄,不正确的是

A、突然停饮数小时后开始出现的手、舌或眼睑震颤

B、出现定向力障碍

C、表现为意识模糊

D、有大量的知觉异常

E、全身肌肉粗大震颤


参考答案:A

第6题:

2006年5月18日某疾病控制中心接到医院报告,某金属冶炼厂陆续出现8名工人因头痛、恶心、失眠、记忆力减退、脐周围疼痛而入院就诊。查体:神志清楚,心肺检查未见异常;腹平软,肝脾不大;四肢痛触觉及四肢腱反射未见异常,未引出病理反射,脸颤(+),舌、手指颤(-);实验室检查:尿铅0.15mg/L(双硫腙法),血铅62μg/dl。问题:1.请你根据上述报告情况,对所接诊病例作出初步判断,并简述诊断依据。2.拟定事故现场调查处理方案。3.指导具体实施。4.中毒患者的处理原则。5.治疗首选药物。


参考答案:1.初步判断:慢性铅中毒。诊断依据:患者均在某金属冶炼厂工作,均有头痛、恶心、失眠、记忆力减退、脐周围疼痛等症状。查体:脸颤(+),脐周压痛;实验室检查:尿铅0.15mg/L(双硫腙法),血铅62μg/dl。故初步考虑慢性铅中毒。2.事故现场调查方案(1)调查准备:首先核实病例,并了解中毒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发病情况、可能发生原因、已采取措施及事件发展趋势、有无死亡病例,并做好记录。(2)制订调查方案:了解中毒患者的中毒程度、治疗和预后情况,并针对中毒原因提出预防对策,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对现场样本进行检测,对患者血、尿、发等生物样本进行实验室检测;组织专业技术人员、现场调查表、现场气体、粉尘采样设备、救护车辆等准备现场调查。3.调查方案实施(1)调查人员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核实诊断,确定毒物;对中毒病例进行个案调查;现场采集空气样品,测定事件现场空气中铅浓度。(2)资料分析:对现场卫生学调查资料、中毒患者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测资料进行综合分析,进一步确定引起中毒的毒物和浓度。(3)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加强对工人职业中毒防治知识培训,提高劳动者的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改革生产工艺,提高机械化程度,减少生产过程中的铅烟、铅尘含量;加强通风排毒;做好个人防护,严禁在车间内吸烟、进食,饭前洗手,下班后淋浴;加强卫生监督措施,对作业场所定期进行劳动卫生学调查和空气中铅含量检测,并作出卫生学评价;对工人进行定期体检;建立职业病报告制度,及时向当地政府主管部门报告疑似病例。(4)撰写职业中毒调查报告:包括介绍职业中毒一般情况、现场调查情况、事故原因分析、预防措施和建议。4.铅中毒患者的处理原则:脱离接触铅职业,每半年或一年定期体检,观察血铅水平,保持良好个人生活习惯,不吸烟,禁酒,早期发现铅中毒症状,及时处理。5.驱铅治疗首选药物:依地酸二钠钙,多次驱铅。

第7题:

属于震颤谵妄表现的是()

A.全身肌肉粗大震颤

B.停止饮酒或减少饮酒量后数小时出现

C.自主神经功能亢进

D.手、舌或眼睑震颤

E.负性情绪体验


答案:A

第8题:

2006年5月18日某疾病控制中心接到医院报告,某金属冶炼厂陆续出现8名工人因头痛、恶心、失眠、记忆力减退、脐周围疼痛而入院就诊。查体:神志清楚,心肺检查未见异常;腹平软,肝脾不大;四肢痛触觉及四肢腱反射未见异常,未引出病理反射,脸颤(+),舌、手指颤(-);实验室检查:尿铅0. 15mg/L(双硫腙法),血铅6. 2μmol/L。问题:1.请你根据上述报告情况,对所接诊病例作出初步判断,并简述诊断依据。2.拟定事故现场调查处理方案。3.指导具体实施。4.中毒患者的处理原则。5.治疗首选药物。


参考答案:1.初步判断慢性铅中毒。诊断依据:患者均在某金属冶炼厂工作,均有头痛、恶心、失眠、记忆力减退、脐周围疼痛等症状。查体:脸颤(+),脐周压痛;实验室检查:尿铅0. 15mg/L(双硫腙法),血铅6.2μmol/L。故初步考虑慢性铅中毒。2.事故现场调查方案(1)调查准备:首先核实病例,并了解中毒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发病情况、可能发生原因、已采取措施及事件发展趋势、有无死亡病例,并做好记录。(2)制订调查方案:了解中毒患者的中毒程度、治疗和预后情况,并针对中毒原因提出预防对策,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对现场样本进行检测,对患者血、尿、发等生物样本进行实验室检测;组织专业技术人员、现场调查表、现场气体、粉尘采样设备、救护车辆等准备现场调查。3.调查方案实施(1)调查人员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核实诊断,确定毒物;对中毒病例进行个案调查;现场采集空气样品,测定事件现场空气中铅浓度。(2)资料分析:对现场卫生学调查资料、中毒患者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测资料综合分析,进一步确定引起中毒的毒物和浓度。(3)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加强对工人职业中毒防治知识培训,提高劳动者的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改革生产工艺,提高机械化程度,减少生产过程中的铅烟、铅尘含量;加强通风排毒;做好个人防护,严禁在车间内吸烟、进食,饭前洗手,下班后淋浴;加强卫生监督措施,对作业场所定期进行劳动卫生学调查和空气中铅含量检测,并作出卫生学评价;对工人进行定期体检;建立职业病报告制度,及时向当地政府主管部门报告疑似病例。(4)撰写职业中毒调查报告:包括介绍职业中毒一般情况、现场调查情况、事故原因分析、预防措施和建议。4.处理原则 脱离接触铅职业,每半年或一年定期体检,观察血铅水平,保持良好个人生活习惯,不吸烟,禁酒,早期发现铅中毒症状,及时处理。5.驱铅治疗首选药物 依地酸二钠钙,多次驱铅。

第9题:

某男性工人,31岁,从事温度计厂汞热灌工2年,既往体健,近1年情绪不稳定、急躁、易怒、噩梦。手指细小震颤,尿汞300mmol/L。对该患者治疗首选药物是

A、依地酸二钠钙

B、二巯基丙磺酸钠

C、左旋多巴

D、5一羟色氨酸

E、葡萄糖酸钙


参考答案:B

第10题:

2005年12月12日,某疾病控制中心及医院报告,某仪表厂陆续有5名工人出现乏力,双下肢沉重感,食欲缺乏、失眠、多梦,头痛,以额颞部为主,严重时恶心、呕吐,无耳鸣,随后出现手抖,全身疼痛,情绪不稳定。查体:手指震颤(+),舌震颤(+),眼睑震颤(+)。实验室检查:尿汞0. 18μmol/L。问题:1.请你根据上述报告情况,对所接诊病例作出初步判断,并简述诊断依据。2.拟定事故现场调查处理方案。3.指导具体实施。4.中毒患者的处理原则。5.治疗首选药物。


参考答案:1.初步判断 慢性汞中毒。诊断依据:患者均在某仪表厂工作,均出现乏力,双下肢沉重感,食欲缺乏、失眠、多梦,头痛,以额颞部为主,严重时恶心、呕吐,无耳鸣,随后出现手抖,全身疼痛,情绪不稳定。查体:手指震颤(+),舌震颤(+),眼睑震颤(+)。实验室检查:尿汞0. 18μmol/L(尿汞正常值:消化法250nmol/L)。故初步考虑慢性汞中毒。2.事故现场调查方案.(1)调查准备:首先核实病例,并了解中毒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发病情况、可能发生原因、已采取措施及事件发展趋势、有无死亡病例,并做好记录。(2)制订调查方案:了解中毒患者的中毒程度、治疗和预后情况,并针对中毒原因提出预防对策,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对现场样本进行检测,对患者血、尿、发等生物样本进行实验室检测;组织专业技术人员、现场调查表、现场气体采样设备、救护车辆等准备现场调查。3.调查方案实施(1)调查人员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核实诊断,确定毒物;对中毒病例进行个案调查;现场采集空气样品,测定事件现场空气中汞浓度。(2)资料分析:对现场卫生学调查资料、中毒患者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测资料综合分析,进一步确定引起中毒的毒物和浓度。(3)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加强对工人职业中毒防治知识培训,提高劳动者的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进行工艺改革,用冷汞法取代热汞法进行生产,尽量实行密闭化和自动化生产,并设充分的下吸式或侧吸式抽风设备,降低生产环境汞含量。敞开容器的汞液面可用甘油或5%硫化钠液等覆盖,防止汞的蒸发;有金属汞的车间,工作台、地面及墙壁等用光滑和基本不吸附汞的材料,并敷以过氯乙烯涂料,以防止汞的渗透和吸附;并实行严格的清洁卫生制度,如定期冲洗等。清洗液要除汞处理后才可排放。车间内汞蒸气浓度较高时,可在关闭门窗后熏蒸碘,使汞蒸气与碘蒸气生成难挥发的碘化汞,沉降后再用水清除。(4)制定安全操作法,加强个体防护,如不在车间内饮食、吸烟,工作服不带出车间,工作后清洗两手等。(5)神经系统、肾脏、口腔有病者、妊娠与哺乳期的女工都是就业禁忌证。青年未婚女工以不接触汞为宜。中度及重度慢性汞中毒患者应永久脱离汞作业。(6)加强卫生监督措施,对作业场所定期进行劳动卫生学调查和空气中汞含量检测,并作出卫生学评价;对工人进行定期体检;建立职业病报告制度,及时向当地政府主管部门报告疑似病例。4.处理原则 患者应脱离汞接触作业;采用二巯基丙磺酸钠驱汞治疗及对症治疗;也可尽快服蛋清、牛奶或豆浆,以使汞与蛋白质结合,保护被腐蚀的胃壁。5.驱汞治疗首选药物 二巯基丙磺酸钠或二巯基丁二酸钠。驱汞治疗的三原则——小剂量、间歇用药、长期用药。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