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痛风药的作用机制是()。A、通过抑制尿酸生成B、抑制肾小管对尿酸的再吸收C、促进尿酸排泄D、抑制趋化因子

题目

抗痛风药的作用机制是()。

  • A、通过抑制尿酸生成
  • B、抑制肾小管对尿酸的再吸收
  • C、促进尿酸排泄
  • D、抑制趋化因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女性,48岁,患痛风5年,24h尿酸排泄量47.5mm0l/L(800mg/d1),口服别嘌醇,该药的作用是

A、减少尿酸排泄

B、预防痛风发作

C、抑制尿酸生成

D、减少尿酸析出

E、抑制尿酸生成+减少尿酸排泄


参考答案:C

第2题:

女性,48岁,患痛风5年,24h尿酸排泄量47.5mmol/L(800mg/dL),口服别嘌醇,该药的作用是( )。

A.预防痛风发作
B.抑制尿酸生成
C.减少尿酸排泄
D.抑制尿酸生成+减少尿酸排泄
E.减少尿酸析出

答案:B
解析:
别嘌醇应用的主要作用是抑制尿酸生成,减少血尿酸含量。

第3题:

下列关于丙磺舒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促进尿酸排泄

B.抑制近端肾小管对尿酸盐的重吸收

C.促进尿酸结晶的重新溶解

D.大部分以原型通过肾脏排泄

E.口服易吸收


正确答案:ABCE

第4题:

抗痛风药的作用机制包括( )

A:抑制粒细胞浸润
B:抑制尿酸生成
C:促进尿酸排泄
D:促进尿酸分解
E: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

答案:A,B,C,D
解析:
抗痛风药根据其作用机制分为:(1)抑制粒细胞浸润,选择性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药。(2)抑制尿酸生成药。(3)促进尿酸排泄药。(4)促进尿酸分解药。

第5题:

抗痛风药秋水仙碱的作用机制为

A.抑制尿酸生成
B.促使尿酸排泄
C.促进尿酸分解
D.抑制黄嘌呤氧化酶
E.抑制粒细胞浸润,选择性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答案:E
解析:
考查抗痛风药秋水仙碱的作用机制。秋水仙碱可抑制粒细胞浸润,选择性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第6题:

环氧合酶-2选择性抑制剂的用途是

A.抗炎抗风湿

B.抗溃疡

C.抗痛风

D.抑制尿酸生成

E.促进尿酸排泄


正确答案:A

第7题:

男性,40岁,患痛风10年,24小时尿酸排泄量3.9mmol/L(66mg/dl)口服丙磺舒,其作用是

A.减少尿酸排泄
B.抑制尿酸生成+减少尿酸排泄
C.减少尿酸析出
D.抑制尿酸生成
E.增加尿酸排泄

答案:E
解析:
丙磺舒的作用是增加尿酸排泄。

第8题:

乳酸()。

A、可促进肾小管尿酸分泌

B、可抑制肾小管尿酸分泌

C、可抑制肾小管尿酸重吸收

D、可促进肾小管尿酸重吸收

E、可抑制尿酸合成


答案:D

第9题:

下列关于丙磺舒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促进尿酸排泄
B:抑制近端肾小管对尿酸盐的重吸收
C:促进尿酸结晶的重新溶解
D:大部分以原型通过肾脏排泄
E:口服易吸收

答案:A,B,C,E
解析:
丙磺舒口服后吸收迅速而完全,血浆蛋白结合率65%~90%,主要与白蛋白结合。在肝脏代谢成羧化代谢物及羧基化合物,经肾脏排泄,约有5%~10%的给药量以原形药物由尿液排出。肾功能下降时,丙磺舒的促尿酸排泄作用明显减弱或消失。

第10题:

痛风患者发作间歇期应使用苯溴马隆或者丙磺舒,以阻止肾小管对尿酸盐的重吸收。
属于苯溴马隆的作用机制是

A.促进尿酸排泄
B.抑制尿酸生成
C.抑制粒细胞浸润
D.抑制前列腺素合成
E.促进尿酸结晶分解

答案:A
解析:
苯溴马隆属于促进尿酸排泄药,可阻止肾小管对尿酸盐的重吸收,增加尿酸排出。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