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双对比造影为何使用低张力药物?

题目

胃肠双对比造影为何使用低张力药物?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请叙述低张双对比大肠造影的造影方法。


正确答案:先肌内注射低张药物山莨菪碱(654-2)10~20mg,10分钟后病人侧卧检查床上,插入肛管,病人取头低臀高15°~20°角的俯卧位,缓慢注入钡剂,待钡剂到达结肠脾曲时停止注药,钡剂用量为200~300ml。然后经肛管注气,驱使钡剂进入横结肠。根据钡向低处流,气向高处升的原理,将病人左侧抬高,使钡剂流人结肠肝曲,再将检查床放平,病人取右侧卧位,然后转成仰卧位,则钡剂及气体即可进入升结肠及回盲部。注气量一般为800~1000ml,结肠即均匀扩张,嘱病人旋转身体几周,使钡剂充分涂布在肠壁上,与气体形成良好的双重对比。

第2题:

怎样进行胃低张双对比造影检查?


正确答案:胃低张双对比造影,主要用于观察胃黏膜的细微病变,如胃小区、胃小沟等,发现常规造影所不能发现的病变,对早期胃癌、糜烂性胃炎、细小溃疡等有特殊的诊断价值。方法是:肌注平滑肌松弛药,如654-210~20mg,待患者感到口干,胃产生低张后,口服钡剂40~50ml(100%~150%W/V),同时口服发泡剂和消泡剂或用吞气法等使胃充气扩张,亦可先使胃充气,再服钡剂。然后取卧位翻转身体2~3次,使钡剂均匀涂布于胃壁上,在透视下观察造影情况。认为满意时,进行多体位摄像,以显示胃前、后壁情况。一般应常规摄取:仰卧位(仰卧左、右前斜位)、俯卧位、立位(必要时加右前斜位),对病变部位应重点摄像。

第3题:

小肠病变应选哪种造影检查

A.食管造影
B.上胃肠造影
C.全胃肠造影
D.十二指肠低张力造影
E.钡灌肠

答案:C
解析:

第4题:

胃肠道双对比造影为何要使用低张药物?简介造影时气体的来源。


正确答案: 双对比造影时,使用低张药物,是为了抑制胃肠道蠕动,减低张力,使胃在充以适量的钡剂与空气后,能充分地扩张,粘膜面展平,以显示出微细的粘膜结构和病变,同时还能减少胃液分泌。
气体来源:
⒈经导管直接注入消化道任何部位双对比造影都可采用经不同导管直接注入空气。如食管、胃双对比造影时将胃管插入至适当位置,十二指肠双对比造影时将十二指肠管插入至降部的上1/3或中部,小肠双对比造影时将B-D管进入至十二指肠空肠曲部位,结肠双对比造影时通过肛管等直接注入空气,达到双对比目的。
⒉发泡剂可将发泡剂制成粉剂、片剂,造影时服入,达到产气目的。用于胃及十二指肠双对比造影检查。
⒊空气吸入通过呼吸道吸入空气用于食管双对比造影。

第5题:

检查十二指肠疾病的首选方法是:()

  • A、超声
  • B、胃内窥镜检查
  • C、单对比法钡餐检查
  • D、低张力双对比十二指肠造影
  • E、CT

正确答案:D

第6题:

胃肠双对比造影检查时钡剂应具备的条件是:()、()、()、()。


正确答案:高浓度;低黏稠度;附着性能好;悬浮性能好

第7题:

胃肠双对比造影检查钡剂应具备的条件中,应除外哪项:()

  • A、高浓度
  • B、低黏稠度
  • C、附着性能好
  • D、悬浮性能好
  • E、高黏稠度

正确答案:E

第8题:

胃肠道双对比造影检查的硫酸钡对比剂应具备哪些条件?


正确答案: 1.硫酸钡含量应在95%以上。
2.硫酸钡颗粒应细小而均匀,一般认为粒径以0.5um~1.0um为宜,但也有人主张,不同粒径对显示胃小区有利。
3.应具备一定黏度,硫酸钡在粘膜附着性好,流动性也好。理想的对比剂能薄薄地附着在胃肠道粘膜表面,多余的钡剂在变换体位时能平稳地在胃肠道内流动,这对小肠、结肠造影尤为重要。因此就需要很好地控制硫酸钡的粘度。根据临床及实验室研究,当钡剂浓度为100%W/V时,粘度为15cps~0cps为宜。
4.应具备一定的悬浮稳定性,硫酸钡浓度为100%W/V时,静置3小时后沉淀率应小于10%。
5.应具备一定的耐酸性,要求钡剂在pH1.5以下的强酸中不凝固。这样,对胃酸高的病人进行造影时,就不会发生絮凝现象。
6.应有不同的浓度,检查部位不同,要求对比剂浓度不一。一般情况下,食管、胃造影的对比剂硫酸钡浓度为160%W/V,小肠为50%~60%W/V,结肠为60%~65%W/V。

第9题:

胃肠道低张力造影常用的药物是:()

  • A、山莨菪碱
  • B、阿托品
  • C、维生素K
  • D、番泻叶
  • E、药用炭

正确答案:A

第10题:

早期结肠癌首选检查方法是()

  • A、全消化道钡餐造影
  • B、纤维结肠镜
  • C、CT
  • D、结肠低张力气钡双对比造影
  • E、超声

正确答案:D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