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高钾血症的措施有哪些?

题目

控制高钾血症的措施有哪些?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负荷控制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参考答案:1)强制使某些用户调话2)在同一NodeB的不同时隙间进行负荷均衡;3)下行快速负荷功率控制:拒绝移动台来的下行快速功率增加命令;4)上行快速负荷功率控制:减少上行快速功率控制使用的上行目标Eb\N0值;5)减少分组数据流量的吞吐量6)切换到另外一个TD-SCDMA载波7)切换到GSM或其他移动通信系统8)减少实时移动台的比特传输率9)降低基站发射功率,减小基站覆盖,迫使本站内一些UE切换到其他小区。

第2题:

引导进站的运行控制(不含特定引导)的安全控制措施有哪些?


正确答案: 1、引导接车时,司机按压“解锁”键后LKJ解除信号机停车控制功能,若司机误认引导信号或引导手信号,可能造成列车冒进信号事故。
2、进站信号机显示引导信号,但机车信号接收不到半红半黄闪信号时,LKJ无法按引导信号显示控制列车运行。
3、引导接车进车站侧线股道时,若侧线股道号输入时机不当,易造成引导进站超速。

第3题:

论述电气危害的控制措施有哪些。


正确答案:

第4题:

什么叫高钾血症?有哪些原因会引起高钾血症?


正确答案: 血清K+浓度高于5.5mmol/L称为高钾血症。
引起高钾血症的原因有:
①肾脏排K+减少。
②钾摄入过多。
③细胞内K+释放进入细胞外液过多。

第5题:

控制污泥膨胀的永久性控制措施有哪些?


正确答案: 永久性控制措施是指对现有设施进行改造或设计扩建、新建工程时予以充分考虑。使污泥膨胀不发生,或发生污泥膨胀时有预防性设施。常用的永久性措施是在曝气池前设生物选择器。通过选择器对微生物进行选择性培养,即在系统内只有利用菌胶团细菌的增长繁殖,不利于丝状菌的大量繁殖增长。从而避免生物处理系统丝状菌污泥膨胀的发生。选择器有三种,好氧选择器、厌氧选择器、缺氧选择器。
(1)好氧选择器的机理是提供一个溶解氧充足、食料充足的高负荷区,让菌胶团细菌率先抢占有机物,不给丝状菌过度增长的机会。例如在活性污泥法工艺的选择器就是在回流污泥进入曝气池前进行再生性曝气,减少回流污泥中高粘结性物质的含量,使其中微生物进入内源呼吸段,提高菌胶团细菌摄取有机物的能力和与丝状菌生物的竞争能力,从而使丝状菌膨胀和非丝状菌膨胀均能得到抑制。为加强微生物选择器的效果,可以在再曝气过程中投加足量的氮、磷等营养物质,提高污泥的活性。
(2)缺氧选择器控制污泥膨胀的原理是:大部分菌胶团细菌能利用选择器内硝酸盐中化合态氧做氧源,进行生物繁殖,而丝状菌(球衣菌)没有这种功能,因而在选择器内受到抑制,增殖落后于菌胶团菌种,大大降低了丝状菌膨胀发生的可能。
(3)厌氧选择器控制污泥膨胀的原理是:经大部分种类的丝状菌(球衣菌)都是好氧的,在厌氧条件下将受到抑制。而菌胶团细菌有一大部分为兼性菌,在厌氧状态下短时间内进行厌氧代谢,继续增殖。但是厌氧选择器的设置,会导致产生丝状菌中丝硫菌污泥膨胀的可能性,因为菌胶团的厌氧代谢会产生硫化氢,从而为丝状菌的繁殖提供条件。因此,厌氧选择器的水力停留时间不宜过长。在实际运行中,以上述三类方法应根据实际情况优先采取临时控制措施,防止污泥大量流失导致系统的失败。同时还应认真分析化验污泥膨胀产生的原因,从根源入手,采取工艺运行调节手段,控制膨胀的发生。对于污泥膨胀发生次数较多,程度较严重的处理厂,应采取永久性措施及时改造,避免长期超标的现象发生。

第6题:

高钾血症时降低血钾的方法有哪些?


参考答案:Na+,Ca2+对 K+有拮抗效应,可注射 Na+,Ca2+溶液;同时静脉注射葡萄糖和胰岛素可使细胞外钾移入细胞内;阳离 子交换树脂口服或灌肠,或用腹膜透析或血液透析(人工肾)移出体内过多的钾。透析是最有效的排钾措施。

第7题:

控制曝气池污泥膨胀的临时控制措施有哪些?


正确答案: 临时控制措施主要用于控制由于临时原因造成的污泥膨胀,防止污泥流失,导致出水SS超标或污泥的大量流失。临时控制措施包括絮凝剂助沉法和杀菌剂杀菌法两种。絮凝剂助沉法一般用于非丝状菌引起的污泥膨胀,而杀菌法适用丝状菌引起的污泥膨胀。
(1)絮凝剂助沉法是指向发生污泥膨胀的曝气池中投加絮凝剂,增强活性污泥的凝聚性能,使之容易在二沉池实现泥水分离。混凝处理中的絮凝剂一般都可以在此时应用,常用的絮凝剂有聚合氯化铝、聚合氯化铁等无机絮凝剂和聚炳烯酰胺等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絮凝剂可加在曝气池的进口,也可投在曝气池的出口,但投加量不可太多,否则有可能破坏细菌的生物活性降低处理效果。使用絮凝剂时,药剂投加量掺合三氧化二铝为10mg/l左右即可。
(2)杀菌法是指向发生膨胀的曝气池中投加化学药剂,杀死或抑制丝状菌的繁殖。从而达到控制丝状菌污泥膨胀的目的。常用的杀菌剂如液氯、二氧化氯、次氯酸钠、漂白粉、双氧水等都可以使用。实际加氯过程中,应由小剂量到大剂量逐渐进行,并随时观察生物相和测定SVI值,一般加氯是为污泥干固体重的0.3%~0.6%,当发现SVI值低于最大允许值或镜检观察到丝状菌菌丝溶解,应当立即停止加药。投加双氧水(H2O2)对丝状菌有持续的抑制作用,过低不起作用,过高会导致污泥氧化解体。

第8题:

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措施有哪些?


参考答案:答:医院感染的控制措施有: (1)有效的医院感染监测系统。(2)正确的清洗消毒灭菌措施,隔离措施。 (3)严格执行一次性医疗用品、消毒药械的采购管理制度。 (4)加强抗菌药物管理,合理使用抗菌药物。(5)落实医院重点部门的医院感染管理。 (6)做好医院感染控制和管理知识的培训工作。 (7)医疗废物的管理。

第9题:

溶剂损耗主要原因有哪些?控制溶剂损耗的措施有哪些?


正确答案:油厂溶剂损耗通常在0.5~1.5kg/t料,产生这部分损耗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系统正压状态下密封不严,或多种原因造成的设备检修,使溶剂跑、冒、滴、漏。二是由于工艺不合理或工作状态不良或操作不当造成的废水、废气、毛油、及粕中溶剂残留量大幅超标。
控制溶剂损耗的措施:
⑴控制跑、冒、滴、漏
①搞好设备、管道的维护保养,保证系统有良好的密封性能。
②选用质量过关的设备,避免设备频频发生故障导致损耗大量溶剂。
③维持系统的微负压状态。
⑵控制废气排放浓度在0.1%以下
⑶控制粕中溶剂残留量在700ppm以下
⑷控制毛油溶剂残留量在500ppm以下
⑸控制废水溶剂残留量在100ppm以下

第10题:

什么是高钾血症?常见病因有哪些?


正确答案: 高钾血症是指血钾浓度超过5.5mmol/L。
常见病因:
①进入体内的钾过多,如服用含钾药物、大量输入保存期较久的库血等;
②肾排钾功能减退,如急性或慢性肾衰竭、应用保钾利尿药等;
③钾从细胞内移出,如溶血、酸中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