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卫某,男性,36岁。主诉:前额部疼痛3个月。前额部疼痛以来,每当头痛时伴自觉发冷,并逐渐加重,有时眩晕,脘闷恶心,食欲不振,困乏疲劳。检其病历,曾服"止痛片"等药,效果不佳。检查:舌苔白腻,脉弦缓。其诊断是()A、感冒B、头痛C、眩晕D、胸痹E、呕吐

题目

患者卫某,男性,36岁。主诉:前额部疼痛3个月。前额部疼痛以来,每当头痛时伴自觉发冷,并逐渐加重,有时眩晕,脘闷恶心,食欲不振,困乏疲劳。检其病历,曾服"止痛片"等药,效果不佳。检查:舌苔白腻,脉弦缓。其诊断是()

  • A、感冒
  • B、头痛
  • C、眩晕
  • D、胸痹
  • E、呕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赵某,女,52岁。2010年6月12日就诊。主诉前额部疼痛3个月。前额部疼痛以来,每当头痛时伴自觉发冷,并逐渐加重,偶有眩晕,脘闷恶心,食欲不振,困乏疲劳。检查舌苔白腻,脉濡缓。该例证候分型为A、风寒头痛

B、瘀血头痛

C、肝阳头痛

D、痰浊头痛

E、风湿头痛

该病的治法是A、疏风散寒止痛

B、活血化瘀止痛

C、平肝潜阳止痛

D、祛风胜湿止痛

E、健脾化痰止痛

该病的首选方剂是A、川芎茶调散

B、羌活胜湿汤

C、加味四物汤

D、通窍活血汤

E、半夏白术天麻汤


参考答案:问题 1 答案:E


问题 2 答案:B


问题 3 答案:C

第2题:

患者:男,46岁。半年前开始反复出现头昏头晕,伴有耳鸣,时轻时重,与饮酒和劳累有关。发作时头昏重,自觉房屋旋转,坐立不稳,恶心呕吐,胸脘闷胀。曾诊断为“耳源性眩晕”。查病历中所用方药有有旋覆代赭汤、镇肝熄风汤等,效果不佳。检查:舌苔白腻,脉弦滑。血压正常。
根据上述案例,回答下列问题:
请结合旋覆代赭汤、镇肝熄风汤的功效、主治证,解释为什么对患者疗效不佳?


答案:
解析:
本证患者治疗应化痰祛湿、健脾和胃、息风止眩。应选用半夏白术天麻汤。(1)旋覆代赭汤的功效主要是降逆化痰、益气和胃,治疗胃虚痰阻气逆证,主要表现为胃脘痞闷、按之不痛,嗳气频做,或见纳差、恶心、呕吐等。旋覆代赭汤中药组主要是化痰降逆、益胃气、补中虚,而无息风止眩之品,故疗效不佳。(2)镇肝熄风汤的功效是镇肝熄风,滋阴潜阳,主治类中风,症见头晕目眩,目胀耳鸣,脑部热痛,面色如醉,或肢体渐觉不利,口眼渐形喎斜,甚或眩晕昏扑,昏不知人。镇肝熄风汤中药组主要是滋养肝肾、益阴潜阳、平息肝风之品,而无化痰祛湿、健脾和胃的药物,故疗效不佳。

第3题:

王某,男,37岁。2009年5月12日就诊。主诉:前额部疼痛2个月。近2个月来无明显诱因出现前额部疼痛,头痛时自觉发冷,并逐渐加重,时有眩晕,脘闷恶心,食欲不振,困乏疲劳。曾口服止痛片(具体用药不详),疗效不佳。舌淡苔白腻,脉弦缓。该病人的证候分型是A、痰浊头痛

B、瘀血头痛

C、肝阳头痛

D、风寒头痛

E、风湿头痛

该病的治法为A、活血化瘀止痛

B、平肝潜阳止痛

C、健脾化痰止痛

D、祛风胜湿止痛

E、疏风散寒止痛

该病首选方剂为A、天麻钩藤饮

B、川芎茶调散

C、加味四物汤

D、半夏白术天麻汤

E、通窍活血汤


参考答案:问题 1 答案:A


问题 2 答案:C


问题 3 答案:D

第4题:

患者眩晕,头痛,胸膈痞闷,恶心呕吐,舌苔白腻,脉弦滑。方选()。

  • A、半夏白术天麻汤
  • B、半夏泻心汤
  • C、涤痰汤
  • D、导痰汤
  • E、茯苓丸

正确答案:A

第5题:

患者卫某,男性,36岁。主诉:前额部疼痛3个月。前额部疼痛以来,每当头痛时伴自觉发冷,并逐渐加重,有时眩晕,脘闷恶心,食欲不振,困乏疲劳。检其病历,曾服"止痛片"等药,效果不佳。检查:舌苔白腻,脉弦缓。其治法是()

  • A、疏散风寒止痛
  • B、祛风胜湿止痛
  • C、平肝潜阳止痛
  • D、活血化瘀止痛
  • E、健脾化痰止痛

正确答案:E

第6题:

患者眩晕头痛,胸膈痞闷,恶心呕吐,舌苔白腻,脉弦滑者。治宜选用A.温胆汤B.镇肝息风汤S

患者眩晕头痛,胸膈痞闷,恶心呕吐,舌苔白腻,脉弦滑者。治宜选用

A.温胆汤

B.镇肝息风汤

C.羚角钩藤汤

D.天麻钩藤饮

E.半夏白术天麻汤


正确答案:E
半夏白术天麻汤主治风痰上扰证。眩晕,头痛,胸膈痞闷,恶心呕吐,舌苔白腻,脉弦滑。

第7题:

患者:男,46岁。半年前开始反复出现头昏头晕,伴有耳鸣,时轻时重,与饮酒和劳累有关。发作时头昏重,自觉房屋旋转,坐立不稳,恶心呕吐,胸脘闷胀。曾诊断为“耳源性眩晕”。查病历中所用方药有有旋覆代赭汤、镇肝熄风汤等,效果不佳。检查:舌苔白腻,脉弦滑。血压正常。
根据上述案例,回答下列问题:
中医辨证是什么证型?请阐述辨证分型的依据。


答案:
解析:
(1)中医辨证:眩晕 痰湿中阻证。
(2)辨证依据:患者除头昏头晕等主症外,兼症表现为恶心呕吐、胸闷脘胀、苔白腻、脉弦滑,为痰浊中阻、上蒙清窍、清阳不升之象,故辨证为痰湿中阻证。中焦失于健运,不能正常的运化饮食水谷,痰湿内生。痰湿内盛,土壅而木实,引动肝风,痰湿随肝风上行,蒙蔽清窍,故头昏头晕,自觉房屋旋转,坐立不稳,伴有耳鸣。中焦痰湿,阻滞气机,则恶心呕吐、胸脘闷胀;舌苔白腻、脉弦滑均为痰湿之象。

第8题:

患者卫某,男性,36岁。主诉:前额部疼痛3个月。前额部疼痛以来,每当头痛时伴自觉发冷,并逐渐加重,有时眩晕,脘闷恶心,食欲不振,困乏疲劳。检其病历,曾服"止痛片"等药,效果不佳。检查:舌苔白腻,脉弦缓。其诊断是A、感冒

B、头痛

C、眩晕

D、胸痹

E、呕吐

其辨证分型是A、肝阳头痛

B、风寒头痛

C、风湿头痛

D、瘀血头痛

E、痰浊头痛

其治法是A、疏散风寒止痛

B、祛风胜湿止痛

C、平肝潜阳止痛

D、活血化瘀止痛

E、健脾化痰止痛


参考答案:问题 1 答案:B


问题 2 答案:E


问题 3 答案:E

第9题:

患者卫某,男性,36岁。主诉:前额部疼痛3个月。前额部疼痛以来,每当头痛时伴自觉发冷,并逐渐加重,有时眩晕,脘闷恶心,食欲不振,困乏疲劳。检其病历,曾服"止痛片"等药,效果不佳。检查:舌苔白腻,脉弦缓。其辨证分型是()

  • A、肝阳头痛
  • B、风寒头痛
  • C、风湿头痛
  • D、瘀血头痛
  • E、痰浊头痛

正确答案:E

第10题:

王某,男,37岁。2009年5月12日就诊。主诉:前额部疼痛2个月。近2个月来无明显诱因出现前额部疼痛,头痛时自觉发冷,并逐渐加重,时有眩晕,脘闷恶心,食欲不振,困乏疲劳。曾口服止痛片(具体用药不详),疗效不佳。舌淡苔白腻,脉弦缓。该病首选方剂为()

  • A、天麻钩藤饮
  • B、川芎茶调散
  • C、加味四物汤
  • D、半夏白术天麻汤
  • E、通窍活血汤

正确答案:D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