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析法的比移值Rf为()。

题目

层析法的比移值Rf为()。

  • A、原点到斑点的距离/原点到溶剂的距离
  • B、原点到斑点中心的距离/斑点到溶剂前沿的距离
  • C、原点到溶剂前沿的距离/原点到斑点中心的距离
  • D、原点到斑点中心的距离/原点到溶剂前沿的距离
  • E、原点到溶剂的距离/原点到斑点的距离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在薄层色谱法中,某一物质的样品点距原点的距离为b,从原点到溶剂前沿的距离为a,该物质的比移值(Rf)为

A、b/a

B、a/b

C、a/a

D、b/b

E、1/a


参考答案:A

第2题:

在纸层析法中,选择展开剂的原则是使Rf值落在( )。A、0.050.05C、Rf值<0.85D、Rf

在纸层析法中,选择展开剂的原则是使Rf值落在( )。

A、0.05<Rf值<0.85

B、Rf值>0.05

C、Rf值<0.85

D、Rf值<1.0

E、0.5<Rf值<1.0


参考答案:A

第3题:

采用不同层析方法检识芦丁和槲皮素,芦丁的Rf值大于槲皮素的是

A、聚酰胺层析法,展开剂为正丁醇-醋酸-水

B、聚酰胺层析法,展开剂为80%乙醇

C、纸层析法,展开剂为正丁醇-醋酸-水

D、纸层析法,展开剂为15%的醋酸

E、硅胶层析法,展开剂为氯仿-甲醇


参考答案:BD

第4题:

TLC法中的Rf

A:比移值
B:比旋度
C:吸光度
D:峰面积
E:折光率

答案:A
解析:
薄层色谱法(TLC)中的Rf为比移值,它等于起始线到供试品斑点中心的距离与起始线到溶剂前沿的距离之比值。

第5题:

在纸层析法中,选择展开剂的原则是使Rf值落在( )。

A、Rf值<1.0

B、0.05<Rf值<0.85

C、Rf值<0.85

D、Rf值>0.05

E、0.5<Rf值<1.0


参考答案:B

第6题:

在纸层析法中,选择展开剂的原则是使Rf值落在A.0.05B.Rf值>0.05C.Rf值<0.85D.Rf值<1.0E.0.5

在纸层析法中,选择展开剂的原则是使Rf值落在

A.0.05

B.Rf值>0.05

C.Rf值<0.85

D.Rf值<1.0

E.0.5


正确答案:A
Rf值是指薄层色谱法中原点到斑点中心(origin)的距离与原点到溶剂前沿(solventfront)的距离的比值,是色谱法中表示组分移动位置的一种方法的参数。定义为溶质迁移距离与流动相迁移距离之比。在一定的色谱条件下,特定化合物的Rf值是一个常数,因此有可能根据化合物的Rf值鉴定化合物。

第7题:

在纸层析法中,选择展开剂的原则是使Rf值落在A、0.050.05C、Rf值<0.85D、Rf值<1.0E、0.5

在纸层析法中,选择展开剂的原则是使Rf值落在

A、0.050.05

C、Rf值<0.85

D、Rf值<1.0

E、0.5


参考答案:A

第8题:

在纸层析法中,展开剂应使Rf值在下列哪种情况最好A、0.050.05C、Rf值<0.85D、Rf值<

在纸层析法中,展开剂应使Rf值在下列哪种情况最好

A、0.05<Rf值<0.85

B、Rf值>0.05

C、Rf值<0.85

D、Rf值<1.0

E、0.5<Rf值<1.0


参考答案:A

第9题:

A.百分吸光系数
B.折光率
C.比旋度
D.相对比移值
E.比移值

Rf

答案:E
解析:
1.比旋度是旋光物质的重要物理常数,用[a]tD表示。
2.吸光系数是物质的物理常数,在药品检验中使用百分吸光系数,用El%1cm表示。其物理意义是当吸光物质溶液浓度为1%(1g/100ml),液层厚度为1cm时,在一定条件(波长、溶剂、温度)下的吸光度。
3.比移值(Rf)指从点样基线至展开斑点中心的距离与从基线至展开剂前沿的距离的比值。
4.折光率是液体药物的物理常数,以ntD表示。
5.相对比移值是样品组分与参考物在同一薄层板上,同一展开条件下测定的Rf值之比,用Rst表示。

第10题:

在纸层析法中,展开剂应使Rf值在下列哪种情况最好()

  • A、0.05<Rf值<0.85
  • B、Rf值>0.05
  • C、Rf值<0.85
  • D、Rf值<1.0
  • E、0.5<Rf值<1.0

正确答案:A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