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患者,57岁,患恶性淋巴瘤,使用抗肿瘤药治疗后,发生血尿,确

题目

女性患者,57岁,患恶性淋巴瘤,使用抗肿瘤药治疗后,发生血尿,确认出血性膀胱炎。如何才能减少该药引起的膀胱炎()

  • A、大量饮水
  • B、减小给药剂量
  • C、合并使用维生素B
  • D、合并使用维生素K
  • E、合并使用抗菌药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女性患者,57岁,患恶性淋巴瘤,使用抗肿瘤药治疗后,发生血尿,确认出血性膀胱炎。该患者使用的治疗药物是A、甲氨蝶呤

B、羟基脲

C、环磷酰胺

D、氟尿嘧啶

E、丝裂霉素

如何才能减少该药引起的膀胱炎A、大量饮水

B、减小给药剂量

C、合并使用维生素B

D、合并使用维生素K

E、合并使用抗菌药


参考答案:问题 1 答案:C


问题 2 答案:A

第2题:

患者女性,17岁,学生,患1型糖尿病5年,一直使用胰岛素治疗,近日学校体能测试加大了运动量,患者出现了心悸、出汗、头晕、手抖饥饿感。
该患者用普通胰岛素治疗,护士告诉患者胰岛素在体内达最高有效浓度时容易发生低血糖,请问低血糖多发生在

A.餐后1小时
B.餐后2小时
C.餐后3小时
D.晚餐前
E.黎明前

答案:A
解析:

第3题:

患者女性,32岁,患“肾盂肾炎”服药治疗症状消失后,又继续巩固治疗3天。4周后病人因劳累受凉症状复现。如该患者确诊为“肾盂肾炎”,则一般不具有下述哪种症状A、全身不适、畏寒、发热、头痛乏力

B、尿频、尿急、尿痛

C、尿液混浊

D、血尿

E、大量蛋白尿

关于肾盂肾炎,叙述不正确的是A、致病菌多为大肠杆菌

B、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

C、感染发生在肾盂、肾盏、肾小管、输尿管

D、病人女性多于男性

E、分为急性、慢性,

对患者的治疗哪项是正确的A、尿液细菌检查前,青霉素为首选

B、尿液细菌检查前,磺胺药为首选

C、尿液细菌检查后,选用抗生素

D、使用庆大霉素加维生素C

E、以上都不是


参考答案:问题 1 答案:E


问题 2 答案:B


问题 3 答案:C

第4题:

女性患者,57岁,患恶性淋巴瘤,使用抗肿瘤药治疗后,发生血尿,确认出血性膀胱炎。

该患者使用的治疗药物是A.羟基脲
B.丝裂霉素
C.环磷酰胺
D.甲氨蝶呤
E.氟尿嘧啶

答案:C
解析:

第5题:

某患者,女性,60岁,患2型糖尿病6年,口服降糖药控制血糖不满意,加用皮下注射胰岛素。

患者使用短效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应告知患者发生低血糖反应可能性最大的时间(胰岛素作用高峰时间)是在注射后
A.0.5h
B.1~2h
C.2~4h
D.4~6h
E.6~8h

答案:C
解析:

第6题:

抗肿瘤药一般缺乏特异性,在杀伤肿瘤细胞同时,对正常组织细胞不可避免的产生损害或毒副作用,75%以上化疗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
急性恶心、呕吐发生在

A.应用化疗药后24h内发生
B.应用化疗药后的24~48h内发生
C.应用化疗药后的48~72h内发生
D.应用化疗药后的72h后发生
E.与化疗药无关

答案:A
解析:
考查抗肿瘤药的用药监测。急性恶心、呕吐发生在应用化疗药后24h内;中度恶心、呕吐可选择每天化疗前,联合应用5-HT3受体阻断剂和口服地塞米松12mg。

第7题:

患者,女性,27岁。患慢性咽喉炎。最近上感后咳嗽加剧,痰黏稠,医嘱给予超声雾化吸入治疗。

为患者治疗的首选药物是
A.拟肾上腺素类药
B.沙丁胺醇
C.地西泮
D.α-糜蛋白酶
E.氨茶碱

答案:D
解析:
1.超声雾化吸入治疗时,嘱患者紧闭口唇深吸气。
2.α-糜蛋白酶是黏痰溶解剂,通过作用于痰液中的黏蛋白使其断裂,从而使黏痰变稀薄,易于咳出。

第8题:

患者,女性,23岁。严重车祸后血压下降,脉搏细速,面色苍白。治疗应重点注意()

A.防止急性肾衰竭的发生

B.及时扩充血容量

C.及时使用升压药

D.及时镇痛镇静

E.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答案:B

第9题:

患者服用抗肿瘤药环磷酰胺,护士发药时应注意

A.告诉患者服后不宜饮水
B.使用吸管避免药物和牙齿接触
C.发药前测量患者脉搏
D.告诉患者服后多饮水
E.待患者服下后方可离开

答案:E
解析:

第10题:

某患者,男,65岁,近期出现血尿、水肿等症状,被诊断为膀胱癌。

该首选药物属于
A.氮芥类抗肿瘤药
B.乙撑亚胺类抗肿瘤药
C.拓扑异构酶抑制剂
D.金属配合物抗肿瘤药
E.叶酸拮抗剂

答案:B
解析:
塞替派可直接注射入膀胱,在临床上是治疗膀胱癌的首选药物。脂肪氮芥类药物在体内转变为乙撑亚胺活性中间体而发挥烷基化作用,这促使对乙撑亚胺基团化合物抗癌活性的研究。同样为了降低乙撑亚胺基团的反应性,在氮原子上用吸电子基团取代,以达到降低其毒性的作用。此类药物的典型药物为塞替派和替哌。通过拮抗5-HT受体的止吐药已经成为抗肿瘤治疗中辅助使用的止吐药,主要有昂丹司琼、格拉司琼、托烷司琼、帕洛诺司琼和阿扎司琼等。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