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性,34岁,患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伴房颤。为预防心房附

题目

患者女性,34岁,患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伴房颤。为预防心房附壁血栓和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使用某药抗凝过程中,出现自发性出血倾向。此抗凝药物最可能是()

  • A、阿司匹林
  • B、肝素
  • C、VitK
  • D、华法林
  • E、枸橼酸钾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女性,43岁,患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15年,伴心房颤动1年余,在做家务时突然发生下腹部剧烈绞痛,最可能的诊断为

A.主动脉夹层

B.急性心肌梗死

C.肺动脉栓塞

D.输尿管结石

E.肠系膜动脉栓塞


正确答案:E
对于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的患者,伴有心房颤动时易在左房形成附壁血栓,当患者在做家务时突然栓子脱落栓塞在肠系膜动脉内,引起下腹部剧烈绞痛,首先应考虑肠系膜动脉栓塞的诊断。

第2题:

患者女性,34岁,患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伴房颤。为预防心房附壁血栓和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使用某药抗凝过程中,出现自发性出血倾向。此抗凝药物最可能是A、阿司匹林

B、肝素

C、VitK

D、华法林

E、枸橼酸钾

此出血,应采用的对抗药物是A、硫酸鱼精蛋白

B、维生素K

C、氨甲环酸

D、枸橼酸铁铵

E、甲酰四氢叶素钙


参考答案:问题 1 答案:D


问题 2 答案:B

第3题:

女性,45岁,患风湿性心脏病20年。近1个月来多次突发心悸,心电图证实为心房颤动,持续几分钟至几小时不等,可自行恢复。应诊断为

A.急性心房颤动

B.阵发性心房颤动

C.持续性心房颤动

D.永久性心房颤动

E.特发性心房颤动


参考答案:B

第4题:

患者女性,34岁,患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伴房颤。为预防心房附壁血栓和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使用某药抗凝过程中,出现自发性出血倾向。

此出血,应采用的对抗药物是
A.枸橼酸铁铵
B.甲酰四氢叶素钙
C.硫酸鱼精蛋白
D.维生素K
E.氨甲环酸

答案:D
解析:

第5题:

患者,女性,43岁,患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15年,伴心房颤动1年余,在做家务时突然发生下腹部剧烈绞痛,最可能的诊断为

A.主动脉夹层

B.急性心肌梗死

C.消化性溃疡

D.心绞痛

E.肠系膜动脉栓塞


参考答案:E

第6题:

患者女性,60岁。风湿性心脏病伴二尖瓣狭窄6年,伴心房颤动5年,无明显原因突然出现意识障碍。最可能的原因是

A、发生心室颤动

B、心排血量减少,脑供血不足

C、心房血栓脱落,脑栓塞

D、高凝状态,脑血栓形成

E、发生心房颤动


参考答案:C

第7题:

患者,女,60岁。风湿性心脏病伴二尖瓣狭窄9年,伴心房颤动6年,无明显原因突然出现意识障碍。最可能的原因是

A、发生室颤

B、心排出量减少,脑供血不足

C、心房血栓脱落致脑栓塞

D、高凝状态,脑血栓形成

E、发生房颤


参考答案:C

第8题:

患者,女性,52岁,患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20年,伴心房颤动1年余,在运动时突然发生下腹部剧烈绞痛,最可能的诊断为

A.主动脉夹层

B.急性心肌梗死

C.肺血栓栓塞症

D.急性胰腺炎

E.肠系膜动脉栓塞


参考答案:E

第9题:

患者男性,38岁,患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伴房颤。为预防心房附壁血栓和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口服使用某药抗凝过程中,出现自发性出血倾向。此出血,应采用的对抗药物是

A.硫酸鱼精蛋白
B.维生素K
C.氨甲环酸
D.甲酰四氢叶素钙
E.氨甲环酸

答案:B
解析:
维生素K治疗双香豆素类或水杨酸过量引起的出血。维生素K与这些药物结构相似,可竞争性拮抗其抗凝的作用。

第10题:

患者男性,38岁,患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伴房颤。为预防心房附壁血栓和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口服使用某药抗凝过程中,出现自发性出血倾向。此抗凝药物最可能是

A.阿司匹林
B.肝素
C.华法林
D.低分子量肝素
E.维生素K

答案:C
解析:
华法林主要用于防治血栓性疾病,用途与肝素相似,可以口服,肝素口服无效;

更多相关问题